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试验设备用均压罩,包括罩体、与罩体相连接的支架、由罩体向外引出的用于与外部高压端相连接的电极,所述的罩体由可充气软体材料制成,在罩体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均匀涂覆有导电层,当其处于使用状态时,气体充满在所述的罩体内,导电层可充分起到均压的效果;当均压罩处于包装状态时,罩体中的气体被排空且罩体呈折叠状,该充气式均压罩替代了原有金属材料制成的均压罩,不仅节约了有色金属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更重要的是较金属均压罩的储运体积缩小十倍左右,极大地方便了高压试验设备的现场应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试验设备用的均压罩。
技术介绍
在高压试验设备中,需要利用均压罩来消除或减小高电压下场强分布不匀 造成的尖端放电或电晕。如图1所示的现有均压罩,其由罩体1和连接支架2 构成,罩体1由导电良好的铝合金材料制成,使用时安装于高电压端(顶端) 或电压分段的连接部位。均压罩的曲率半径应与电场强度成正比,同时均压 罩的内径必须大于被均压设备的外径,因此在200kV-2000kV的高电压试验设 备中,均压罩的直径都在1 3米,甚至更大,截面环径在0.3 1米。为了达 到均压效果,很多顶部均压罩还采用图1所示的双环叠加结构,而一套设备 往往有若干个均压罩,其体积庞大,占据较大的空间,使用包装极不方便增 加运输成本,影响现场适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节省包装空间 和运输方便的充气式均压罩。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试验设备用均 压罩,包括罩体、与罩体相连接的支架、由罩体向外引出的用于与外部高压端 相连接的电极,所述的罩体由可充气软体材料制成,在所述的罩体内表面和外 表面分别均匀涂覆有导电层,且在该罩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当均压罩处于使用 状态时,气体充满在所述的罩体内形成设计尺寸的均压罩;当均压罩处于包装 状态时,罩体中的气体被排空且罩体呈折叠状。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罩体的内外导电层上还均匀涂覆有绝缘层,从而可防 止使用过程中因闪烙放电引起均压罩表面被烧灼破坏。所述的罩体由高强度尼龙面料制成,高强度尼龙面料韧性好,且能够长时 间保持气密性。所述的支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罩体内圆上下平面上的夹板,在所述的 夹板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以及固定设置有多个吊环,在使用状态下,夹板上的连接孔与被均压的高压输出设备如高压电抗器、高压发生器、高压分压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吊环可用于安装和装卸时起吊之用。在包装状态下,上下夹板即作为包装箱使用。所述的下夹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的罩体的进气口与夹板上的开口位置相对应,且所述的开口通过气阀封堵。所述的每块夹板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脚,便于存放和保护均压罩。 所述的支撑脚的高度大于气阀露出夹板表面的高度,从而避免安装搬运的时候损坏气阓。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 于罩体由可充气软体材料制成,在罩体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均匀涂覆有导电层, 且在该罩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当其处于使用状态时,气体充满在所述的罩体内, 导电层可充分起到均压的效果;当均压罩处于包装状态时,罩体中的气体被排 空且罩体呈折叠状,该充气式均压罩替代了原有金属材料制成的均压罩,不仅 节约了有色金属,更重要的是其包装体积縮小十倍左右,方便储运,节约费用。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均压罩立体结构示意附图2为本技术均压罩在包装状态下的俯视附图3为附图2中A-A方向剖视放大附图4为本技术在使用状态下的俯视附图5为附图4中B-B方向剖视放大附图6为附图5中C处放大剖视其中1、罩体;11、进气口; 12、导电层;13、绝缘层;2、支架;21、夹板;22、连接孔;23、开口; 24、气阀;25、支撑脚;28、吊环; 3、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举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2至图5所示的均压罩,该均压罩为充气式均压罩,其包括在使用状 态下呈环状的罩体1、与罩体1相连接的支架2,罩体1本体由可充气式材料如高强度尼龙面料制成,如图6所示,在形成环状体的面料内外层分别均匀涂敷 导电漆从而形成内外导电层12,为防止使用过程中因闪烙放电引起均压罩表面 的烧灼破坏,在内外导电层12上还分别涂敷一层绝缘环氧树脂形成的绝缘层 13,在罩体1上开设有进气口 11并安装气阀24,通过该气阀24可向罩体1内 充气,也通过该气阓24将罩体1的气体排出,在罩体1上还通过金属制成的气 阀24将内外导电层导通并引出与外部高压端相连接的电极3。支架2包括与罩体1上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的夹板21,且在每块夹板21 上开设有多个螺纹连接孔22以及固定设置有多个吊环28,在使用的时候可通过 夹板21上的吊环28将该均压罩起吊使用,夹板21上的螺纹连接孔22用于与 被均压的高压输出设备如髙压电抗器、高压发生器、高压分压器相连接,在包 装状态下,夹板21可作为包装箱使用。同时在夹板21上还开设有开口 23,罩体1上的进气口 11与夹板21上的开 口 23位置相对应,从而相联通,进气口 11和开口 23通过金属气阀24堵封。 气阀24为自密封气阀,与汽车轮胎气阀相似。在夹板21上还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支撑脚25,且支撑脚25的高度大于气 阓23露出夹板21表面的高度,从而避免在安装搬运的时候损坏气阀。图2和图3所示的为本技术均压罩在包装状态下的示意图,在包装状 态下,罩体l内的气体被排空,罩体1呈折叠状且被夹设在上下夹板21中,此 时,整个均压罩的体积缩小至充气状态下的十分之一,因此占用空间较小,且 在包装的时候,可将该状态下的均压罩置入带拉链的防尘防水材料制成的牛津 布袋中,大大方便了后续的使用。图4和图5所示的为本技术均压罩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在需要使 用时,通过气阀24用配套的气泵将空气充入罩体1内,待空气充满罩体1的气 腔至微正压状态。将充气后的均压罩通过其夹板21上的吊环吊起到被均压的高 压设备上,然后通过螺栓和夹板21上的连接孔22与被均压的高压设备相连接 固定。由于在罩体1上涂敷有导电层12,因此可有效防止电晕,起到均压的作 用。使用后只需放气收缩即可,由于该均压罩替代了现有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均 压罩,因此节省了庞大的包装箱和储运成本。在制造本技术的过程中,如下几个技术要点需要注意1、 罩体1的本体材料选用高强度尼龙面料,按设计的行腔粘接成型;2、 粘缝的气密性和粘接强度要好,能在-10度至50度和阳光暴晒下不开裂,不脱胶,能较长时间保持密封性。(需要时,试验间歇可补气)能耐受腔内气体 热膨胀的压力;3、导电层要均匀覆盖,凡外凸起的粘缝及进气口等部位不能涂敷导电层, 用于交流电场的均压罩为减小涡流作用,涂敷导电层时应留出环隙,使导电层 形成开环。上述仅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凡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作出的 等同或等效变换都应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试验设备用均压罩,包括罩体(1)、与罩体(1)相连接的支架(2)、由罩体(1)向外引出的用于与外部高压端相连接的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1)由可充气软体材料制成,在所述的罩体(1)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均匀涂覆有导电层(12),且在该罩体(1)上开设有进气口(11),当均压罩处于使用状态时,气体充满在所述的罩体(1)内;当均压罩处于包装状态时,罩体(1)中的气体被排空且罩体(1)呈折叠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试验设备用均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 体(1)的内外导电层(12)上还均匀涂覆有绝缘层(13)。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试验设备用均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罩体(1)由髙强度尼龙面料制成。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压试验设备用均压罩,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支架(2)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罩体(1)上表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试验设备用均压罩,包括罩体(1)、与罩体(1)相连接的支架(2)、由罩体(1)向外引出的用于与外部高压端相连接的电极(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1)由可充气软体材料制成,在所述的罩体(1)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均匀涂覆有导电层(12),且在该罩体(1)上开设有进气口(11),当均压罩处于使用状态时,气体充满在所述的罩体(1)内;当均压罩处于包装状态时,罩体(1)中的气体被排空且罩体(1)呈折叠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清华,范明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华电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