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外部发光二极管识别交流电压的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250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外部发光二极管识别交流电压的电路,包括:交流电源取样网络,所述网络的输入端分别与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相连,且与一个参考地相连;发光二极管,包括正、负端,所述负端与所述参考地相连,其正端与电压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作为比较器的参考电压源;电压比较器,包括第一、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交流电源取样网络的输出端相连,第二输入端与发光二极管的正端相连;发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几乎不需增加成本的条件下,集成电路可得到较稳定的参考电压。从而避免采用成本高、设计复杂的能隙基准源为参考电压源,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或其它电器)用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外部发光二极管识别交流电压的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各国市电交流电源的电压不尽一致,常见的有220V和110V。这就需要加热器(或其它电器)用集成电路能够利用一个参考电压源去识别不同的交流电源的电压,并选择相应的算法或设置来进行工作。传统的低成本集成电路一般利用工作电源与串联电阻构成的分压网络产生参考电压源,此参考电压源的电压是与工作电源的电压成比例的电压(如0.5倍工作电源电压)。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要求集成电路工作电源必须比较稳定,否则会造成参考电压不稳,进而导致不能正确识别不同的交流电源的电压。通常改进参考电压源的方法是在集成电路内部设置一个能隙基准源作为参考电压源,使得参考电压免受工作电源的影响。但此种方法的缺点是能隙基准源比较复杂,使得集成电路制造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利用原先集成电路外部已有的状态指示(如加热指示)发光二极管产生参考电压源,即利用发光二极管点亮时的正向导通电压(一般2V左右)作为参考电压,并将参考电压用于自动识别外部交流电源是较高的第一电压(如220V)或是较低的第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外部发光二极管识别交流电压的电路,包括:    交流电源取样网络,所述网络的输入端分别与交流电源的火线和零线相连,且与一个参考地相连;    发光二极管,包括正、负端,所述负端与所述参考地相连,其正端与电压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所述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作为比较器的参考电压源;    电压比较器,包括第一、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交流电源取样网络的输出端相连,第二输入端与发光二极管的正端相连;    发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松谢芳王琦娄冰宋群陈乘
申请(专利权)人:百利通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