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238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9
实施方式的电流检测电路具备:N型的第1晶体管,对输出端子供给第1电流;N型的第2晶体管,与上述第1晶体管一起构成反射镜电路;比较电路,基于上述第2晶体管中流通的电流,输出上述第1电流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这一检测结果;接地检测电路,检测上述输出端子的接地;以及逻辑电路,基于上述比较电路的检测结果和上述接地检测电路的接地检测结果,产生表示上述第1电流是否为过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流检测电路关联申请本申请享受日本以专利申请2019-98774号(申请日:2019年5月27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而包括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电流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以往,在对例如马达、电源电路等供给电流的驱动电路等中,存在为了防止过电流而设置电流检测电路的情况。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在输出晶体管中流通的电流,根据电流值是否超过阈值,检测过电流。然而,存在根据输出端子的接地等的条件而有时无法检测过电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实施方式提供能够可靠地检测过电流的电流检测电路。实施方式的电流检测电路具备:N型的第1晶体管,对输出端子供给第1电流;N型的第2晶体管,与上述第1晶体管一起构成反射镜电路;比较电路,基于上述第2晶体管中流通的电流,输出上述第1电流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这一检测结果;接地检测电路,检测上述输出端子的接地;以及逻辑电路,基于上述比较电路的检测结果和上述接地检测电路的接地检测结果,产生表示上述第1电流是否为过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流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表示电流检测电路的关联技术的电路图。图3是用于说明比较器COMP1的动作的波形图。图4是用于说明课题的时序图。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流检测电路的电路图。另外,图2是表示电流检测电路的关联技术的电路图。本实施方式对进行电流检测的电路追加进行接地检测的电路,基于电流检测结果和接地检测结果,检测过电流。在图1及图2中对同一构成要素附以同一符号,关于同一构成,将重复的说明省略。图1及图2的电流检测电路例如可以是构成高端驱动器的电路。首先,参照图2对电流检测电路的关联技术进行说明。N型MOS晶体管M1是对与输出端子VOUT连接的未图示的负载供给电流ILoad的输出晶体管。晶体管M1为,漏极连接于电源端子VCC1,源极连接于输出端子VOUT,栅极被赋予栅极电压控制电路1的输出。晶体管M1通过栅极电压控制电路1来驱动,将与栅极源极间电压Vgs相应的电流ILoad输出至输出端子VOUT。栅极电压控制电路1从电源端子VCC2被赋予电压而动作,进行控制,以对晶体管M1的栅极供给与连接于输出端子VOUT的负载的变动相应的电压从而流通规定的电流ILoad。为了检测电流ILoad,设置与晶体管M1一起构成反射镜电路的N型MOS晶体管M2。即,晶体管M2为,栅极连接于晶体管M1的栅极,漏极连接于电源端子VCC1。另外,晶体管M2的尺寸是晶体管M1的尺寸的α倍。α是小于1的实数,是非常小的值。因此,如果晶体管M1和晶体管M2的栅极、漏极、源极的电位分别相同,则晶体管M2中流通电流ILoad的α倍的电流。为了使晶体管M1、M2的源极电位相同而采用运算放大器AMP1。运算放大器AMP1为,正极性输入端连接于晶体管M1的源极,负极性输入端连接于晶体管M2的源极。运算放大器AMP1的输出端连接于P型MOS晶体管M3的栅极。晶体管M3为,源极连接于晶体管M2的源极,漏极经由N型MOS晶体管M4的漏极源极通路而连接于基准电位点。运算放大器AMP1控制晶体管M3,以使正极性输入端与负极性输入端为相同电位。由此,电流α×ILoad从晶体管M2的源极向基准电位点流通。晶体管M4的栅极连接于漏极,并且也连接于构成电流反射镜电路的N型MOS晶体管M5的栅极。晶体管M5为,漏极经由P型MOS晶体管M6的漏极源极通路而连接于电源端子VCC3,源极连接于基准电位点。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于漏极,并且也连接于构成电流反射镜电路的P型MOS晶体管M7的栅极。晶体管M7为,源极连接于电源端子VCC3,漏极经由电阻R1而连接于基准电位点。通过基于晶体管M4、M5的电流反射镜电路,晶体管M4的漏极源极通路中流通的电流α×ILoad,也在晶体管M5及晶体管M6的源极漏极通路流通。并且,通过基于晶体管M6、M7的电流反射镜电路,在晶体管M6的源极漏极通路中流通的电流α×ILoad,也在晶体管M7的源极漏极通路及电阻R1流通。在晶体管M4、M5的尺寸是1:1、且晶体管M6、M7的尺寸是1:1的情况下,由电阻值R1的电阻R1引起的电压下降为R1×α×ILoad。通过用比较器COMP1将该电压下降与赋予过电流的阈值的基准电压VREF1进行比较,从而能够进行过电流的检测。比较器COMP1的正极性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1与晶体管M7的漏极的连接点,被赋予基于电阻R1的电压下降的电压。比较器COMP1的负极性输入端经由基准电压源VREF1而连接于基准电位点,被赋予基准电压VREF1。比较器COMP1将比较2个输入而得到的结果作为电流检测信号从输出端输出。比较结果为R1×α×ILoad>VREF1的情况下,为高电平。通过比较结果为高电平,能够检测出ILoad大于VREF1/(R1×α)(过电流)。即,VREF1/(R1×α)是判定电流ILoad是否为过电流的过电流判定阈值。图3是用于说明比较器COMP1的动作的波形图。横轴取电流ILoad,纵轴表示来自比较器COMP1的电流检测信号。关于电流检测信号,在电流ILoad为过电流判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成为低电平(LO),在超过过电流判定阈值时成为高电平(HI)。但是,输出端子VOUT有时会接地。若接地,则晶体管M1的源极为0V,运算放大器AMP1的正极性输入端成为0V。在该状态下,为了正确地检测电流ILoad,需要晶体管M2的源极也设为0V。然而,晶体管M3通过比较小的电压Vsd成为导通,另一方面,用于使晶体管M4导通的电压Vgs比较大。因此,关于晶体管M3的源极电位(晶体管M2的源极电位),通过晶体管M4的Vgs限制最低的电位,不能降低到0V。其结果,晶体管M2的源极中流通的电流不会成为ILoad的α倍,无法正确地检测电流ILoad。图4是用于说明该课题的时序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晶体管的栅极源极间电压设为Vgs,将漏极源极间电压设为Vds,将漏极源极通路中流通的电流设为Ids,将阈值电压设为Vth,将对晶体管所附的符号用括弧括起来,由此表示是哪个晶体管的特性值。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接地时,是在输出端子VOUT发生接地的情况,非接地时是在输出端子VOUT未发生接地的情况。在图4中,横轴表示时间,从上起依次表示ILoad、栅极源极电压Vgs、电阻R的电压下降VR1、COMP1的电流检测信号的时间变化。示出了在非接地时电流ILoad变动的例子。若电流ILoad超过了过电流判定阈值,则比较器COMP1的输出从低电平变化为高电平。在电流ILoad为过电流判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比较器COMP1的输出是低电平。非接地时,电流ILoad超过了过电流判定阈值,则比较器C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检测电路,具备:/nN型的第1晶体管,对输出端子供给第1电流;/nN型的第2晶体管,与上述第1晶体管一起构成反射镜电路;/n比较电路,基于上述第2晶体管中流通的电流,输出上述第1电流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这一检测结果;/n接地检测电路,检测上述输出端子的接地;以及/n逻辑电路,基于上述比较电路的检测结果和上述接地检测电路的接地检测结果,产生表示上述第1电流是否为过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7 JP 2019-0987741.一种电流检测电路,具备:
N型的第1晶体管,对输出端子供给第1电流;
N型的第2晶体管,与上述第1晶体管一起构成反射镜电路;
比较电路,基于上述第2晶体管中流通的电流,输出上述第1电流是否超过规定的阈值这一检测结果;
接地检测电路,检测上述输出端子的接地;以及
逻辑电路,基于上述比较电路的检测结果和上述接地检测电路的接地检测结果,产生表示上述第1电流是否为过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其中,
上述接地检测电路具备:
第3晶体管,通过在上述输出端子发生接地而导通;
第4晶体管,与上述第3晶体管一起构成反射镜电路;以及
接地检测结果输出电路,基于上述第4晶体管中流通的电流,产生上述接地检测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检测电路,其中,
还具备差动放大器,该差动放大器将上述第1晶体管及上述第2晶体管的源极电位设为相同,以使上述第2晶体管中流通与上述第1电流成比例的电流,
上述接地检测电路还具备:
第1二极管,连接于上述第1晶体管与上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柿塚泰弘南一保安田隆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