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生化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0179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D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生化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D型光子晶体光纤,D型光子晶体光纤的一侧为抛磨面,银膜层和石墨烯层依次覆在抛磨面上;D型光子晶体光纤的包层设有多个沿D型光子晶体光纤轴向贯穿其的空气孔,多个空气孔包括多个外层空气孔、多个第一内层空气孔和多个第二内层空气孔,第一内层空气孔和第二内层空气孔均位于外层空气孔的内侧,第二内层空气孔的孔径大于外层空气孔的孔径,外层空气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内层空气孔的孔径。该传感器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体积小、检测范围宽、抗腐蚀能力强、灵敏度高;能够实现折射率1.35~1.40范围内的高灵敏度检测,其最高灵敏度可达5500nm/RIU,折射率精度可达1.81*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D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生化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传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D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生化传感器。
技术介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描述了一个发生在金属和介质界面处,入射光激发金属中传导电子,使其集体震荡的现象。由于SPR效应对折射率变化的检测极度灵敏,所以SPR传感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化检测的研究当中。现有技术中,传统棱镜型的SPR传感器体积庞大,系统复杂,只能在实验室中使用,对外部环境的检测,远距离检测具有局限性。小型化SPR传感器的光纤结构都具有局限性,这些光纤结构不能很好地控制在光纤中能有效激发SPR的那部分光波的模式和它们的光场分布,通常基于这些光纤结构的SPR传感器的SPR激发效率都并不高。光子晶体光纤是一种设计开放性的光纤,可以通过设计它内部的微结构和材料组成来灵活控制光纤中传输的光波模式、光场分布以及光场面积。通过控制能有效激发SPR的那部分光波模式,提高SPR的激发效率,因此,光子晶体光纤就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SPR光波导载体;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传感器灵敏度不高、检测范围窄、工艺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D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生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D型光子晶体光纤(1)、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1)的一侧为抛磨面(11),银膜层(3)和石墨烯层(2)依次覆在所述抛磨面(11)上;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1)的包层设有多个沿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1)轴向贯穿其的空气孔(4),多个所述空气孔(4)包括多个外层空气孔(41)、多个第一内层空气孔(42)和多个第二内层空气孔(43),所述第一内层空气孔(42)和第二内层空气孔(43)均位于所述外层空气孔(41)的内侧,所述第二内层空气孔(43)的孔径大于所述外层空气孔(41)的孔径,所述外层空气孔(4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层空气孔(42)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生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D型光子晶体光纤(1)、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1)的一侧为抛磨面(11),银膜层(3)和石墨烯层(2)依次覆在所述抛磨面(11)上;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1)的包层设有多个沿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1)轴向贯穿其的空气孔(4),多个所述空气孔(4)包括多个外层空气孔(41)、多个第一内层空气孔(42)和多个第二内层空气孔(43),所述第一内层空气孔(42)和第二内层空气孔(43)均位于所述外层空气孔(41)的内侧,所述第二内层空气孔(43)的孔径大于所述外层空气孔(41)的孔径,所述外层空气孔(4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层空气孔(42)的孔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生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型光子晶体光纤(1)的直径为12.65u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D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生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空气孔(4)与其相邻间距最小的所述空气孔(4)之间的距离均为2.3u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D型光子晶体光纤的生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层空气孔(41)、多个所述第一内层空气孔(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澳余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