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两相流水雾枪连接软管及其装配方法
本申请涉及消防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气液两相流水雾枪连接软管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消防要求的提升,气液两相流构成的水雾灭火技术高效的灭火效果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应的设备和产品成为技术研究的重点。气液两相流水雾枪,广泛使用的有背负式水雾枪、推车式水雾枪、车载式水雾枪,尤其是推车式和车载式水雾枪,所使用的软管长度较长,其中推车式软管长度一般为10米,车载式软管长达25米,有的产品中甚至需要定制30米甚至更长。常用的气液两相流水雾枪所使用的软管,一般由两根软管组成,分别通入水和气体,再通过接头分别与枪、储液容器、气瓶连接,通过卡箍或布套把两根软管并列在一起。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气液两相流水雾枪连接软管在收绞时,两根软管之间容易相互扭结,导致占用过多空间;同时在连接软管制作时,加卡箍或布套都比较麻烦,也增加了额外的成本;软管材质通常为橡胶制品,由于需要两根软管,因此无论软管成本还是软管总重量都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 ...
【技术保护点】
1.气液两相流水雾枪连接软管,包括管体和与所述管体连接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与所述管接头连接的密封接头、相互嵌套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n所述第一输送管位于内侧且内部中空形成第一流体通道;/n所述第二输送管位于外侧且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之间的径向间隙形成第二流体通道;/n所述密封接头设有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管接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出口和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出口;/n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其中一者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另一者沿着所述管体的径向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液两相流水雾枪连接软管,包括管体和与所述管体连接的管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与所述管接头连接的密封接头、相互嵌套的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
所述第一输送管位于内侧且内部中空形成第一流体通道;
所述第二输送管位于外侧且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第二输送管之间的径向间隙形成第二流体通道;
所述密封接头设有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连通的第一通孔和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管接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出口和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二出口;
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其中一者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设置,另一者沿着所述管体的径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两相流水雾枪连接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接头包括:
第一固定部,用于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输送管且与所述管接头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第一通孔;
第二固定部,用于密封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管且与所述管接头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两相流水雾枪连接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输送管穿设的台阶孔,所述第一固定部还包括与所述台阶孔配合的旋塞,所述旋塞用于扩张所述第一输送管的管径以夹紧所述第一输送管和所述台阶孔,所述旋塞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两相流水雾枪连接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还设有所述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两相流水雾枪连接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包括用于收容所述密封接头的连接区,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连通至所述连接区内;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区且与所述连接区的内侧壁密封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敏,王立新,陈小英,戴建良,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高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绍兴盛高应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