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消防头盔以及救援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20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8
本申请公开了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消防头盔以及救援设备,其中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气瓶;一级减压阀,一级减压阀用于将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减压至第一压力;中压软管;呼吸减压阀,用于承接并将第一压力的中压气体减压至适合呼吸的第二压力;呼吸咬嘴;呼吸减压阀和呼吸咬嘴组装为咬持组件,咬持组件具有靠近气瓶的收容状态和远离气瓶的开启状态;一级减压阀上设有控制气路开启的截断阀;开启状态下,咬持组件联动开启截断阀。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中压软管以及联动开启的设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产品笨重,适应性低,不便于使用的问题,提升了轻便、易用性以及多场景适应性能,有效保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消防头盔以及救援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消防救援领域,特别是涉及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消防头盔以及救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消防队员和抢险救护人员进行灭火战斗或抢险救援时如果吸入对人体有害的毒气、烟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或者缺氧,将会对消防抢险人员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为防止上述的伤害,目前消防队员和抢险救护人员都根据不同的工况配备了一些相应的防护器材,比方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潜水呼吸器、负压式呼吸器和外供气式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等等。使用人员通过咬嘴用口腔吸入贮存在高压气瓶内的压缩空气,不依赖外界环境气体,并使用同一咬嘴将呼出的气体排出器具的专用呼吸器头外。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03830856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防灾紧急逃生供氧保护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快速制取氧气部分;流量控制及输送联接部分;面罩三部分构成。该系统在使用时,可以提供人生存所需要的洁净氧气,隔离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保护人的呼吸系统和视觉系统。从而避免了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因缺氧或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和/或有毒烟雾粉尘等引起的人员思维及行动迟滞而造成的窒息昏迷或死亡。
[0004]但是,带有面镜、面罩等结构的呼吸装置体积较大,增加了消防人员的负担;现有的救援装置针对当场景救援任务设计,适应性较低;同时专业的救援设备对于未经受专业训练的人员使用要求高,增加了救援难度;因此救援呼吸装置在轻便、易用性以及多场景适应性能上均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包括按照气体流向依次连接的:
[0006]气瓶,用于提供高压气体;
[0007]一级减压阀,安装于所述气瓶,所述一级减压阀用于将所述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减压至第一压力;
[0008]中压软管,用于承接并输送所述第一压力的中压气体;
[0009]呼吸减压阀,用于承接并将所述第一压力的中压气体减压至适合呼吸的第二压力;
[0010]呼吸咬嘴,用于承接并输送所述第二压力的低压气体以供呼吸;
[0011]所述呼吸减压阀和所述呼吸咬嘴组装为咬持组件,所述咬持组件具有靠近所述气瓶的收容状态和远离所述气瓶的开启状态;所述一级减压阀上设有控制气路开启的截断阀;开启状态下,所述咬持组件联动开启所述截断阀。
[0012]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
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3]可选的,所述一级减压阀包括安装于所述气瓶的瓶头上的一级阀体以及安装在所述一级阀体内部的一级减压阀芯、安全阀以及所述截断阀,所述安全阀和所述截断阀相互连通。
[0014]可选的,所述截断阀包括:
[0015]截止阀杆,所述截止阀杆具有截断所述一级减压阀芯和所述一级减压阀的出口的截止状态和相对的开放状态;
[0016]控制插销,用于将所述截止阀杆保持在所述截止状态,所述控制插销通过控制索与所述所述咬持组件联动。
[0017]可选的,所述呼吸减压阀包括:
[0018]二级阀体,与所述呼吸咬嘴连接;
[0019]控制膜片,密封安装于所述二级阀体上,所述控制膜片具有响应于所述呼吸咬嘴的气流状态的触发位置和自然状态下的待机位置;
[0020]二级减压阀芯,受控于所述控制膜片。
[0021]可选的,所述呼吸减压阀还包括排气膜片,所述排气膜片单向密封的安装于所述二级阀体上,相对于所述呼吸咬嘴的气流状态,所述排气膜片与所述控制膜片的响应状态相反。
[0022]可选的,所述二级阀体内设有相互连通的二级减压室和气流通道,所述排气膜片和所述控制膜片分别安装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两侧,所述二级减压室的延伸轴向指向所述控制膜片设置,所述二级减压阀芯安装于所述二级减压室内。
[0023]可选的,所述二级减压阀芯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二级减压室内的二级减压阀杆,铰接于所述二级阀体上的控制摇臂组件,所述控制摇臂组件受所述控制膜片作用以驱动所述二级减压阀杆运动至对应位置。
[0024]可选的,所述呼吸咬嘴包括:
[0025]咬嘴本体,包括提供咬持空间的咬合腔,设置在所述咬合腔内壁上的咬合部以及连通所述咬合腔和气源的供气通道;
[0026]鼻腔封闭组件,包括自所述咬嘴本体延伸的柔性连接臂和设置在所述柔性连接臂的端部的柔性塞,在远离所述咬嘴本体的方向上,所述柔性塞的外径逐渐减小。
[0027]本申请公开了消防头盔,包括头盔以及上述的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所述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的气瓶安装于所述头盔上,所述中压软管绕设与所述头盔,所述咬持组件可拆卸的定位于所述头盔上。
[0028]本申请公开了便携救援设备,包括收容组件以及上述的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所述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收容于所述收容组件内。
[0029]本申请公开了可扩充的救援设备,包括上述的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以及扩充组件,所述扩充组件包括充气桥和扩充气瓶,所述气瓶通过充气桥和所述扩充气瓶连通。
[0030]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中压软管以及联动开启的设置,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产品笨重,适应性低,不便于使用的问题,提升了轻便、易用性以及多场景适应性能,有效保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
[0031]具体的有益技术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具体结构或步骤进一步阐释。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一实施例中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中的一级减压阀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图1中的呼吸减压阀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一实施例中消防头盔示意图;
[0036]图5为图4中的消防头盔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7]图6为一实施例中逃生装置的呼吸咬嘴结构示意图;
[0038]图7为图6中的逃生装置的呼吸咬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9]图8为图6中的逃生装置的呼吸咬嘴的侧面示意图;
[0040]图9为图6中的鼻腔封闭组件结构示意图;
[0041]图10为一实施例中可扩充的救援设备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3]1、咬嘴本体;11、咬合腔;12、咬合部;121、限位壁;13、供气通道;
[0044]2、鼻腔封闭组件;21、柔性连接臂;211、底座;212、适配座;213、连接部;214、调节筋;215、适配角;22、柔性塞;221、形变空腔;
[0045]3、气瓶;
[0046]4、一级减压阀;41、一级阀体;42、一级减压阀芯;43、安全阀;44、截断阀;441、截止阀杆;442、控制插销;443、控制索;
[0047]5、中压软管;
[0048]6、呼吸减压阀;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气体流向依次连接的:气瓶,用于提供高压气体;一级减压阀,安装于所述气瓶,所述一级减压阀用于将所述气瓶内的高压气体减压至第一压力;中压软管,用于承接并输送所述第一压力的中压气体;呼吸减压阀,用于承接并将所述第一压力的中压气体减压至适合呼吸的第二压力;呼吸咬嘴,用于承接并输送所述第二压力的低压气体以供呼吸;所述呼吸减压阀和所述呼吸咬嘴组装为咬持组件,所述咬持组件具有靠近所述气瓶的收容状态和远离所述气瓶的开启状态;所述一级减压阀上设有控制气路开启的截断阀;开启状态下,所述咬持组件联动开启所述截断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减压阀包括安装于所述气瓶的瓶头上的一级阀体以及安装在所述一级阀体内部的一级减压阀芯、安全阀以及所述截断阀,所述安全阀和所述截断阀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阀包括:截止阀杆,所述截止阀杆具有截断所述一级减压阀芯和所述一级减压阀的出口的截止状态和相对的开放状态;控制插销,用于将所述截止阀杆保持在所述截止状态,所述控制插销通过控制索与所述咬持组件联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减压阀包括:二级阀体,与所述呼吸咬嘴连接;控制膜片,密封安装于所述二级阀体上,所述控制膜片具有响应于所述呼吸咬嘴的气流状态的触发位置和自然状态下的待机位置;二级减压阀芯,受控于所述控制膜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式气源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减压阀还包括排气膜片,所述排气膜片单向密封的安装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诗印王立胜陈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高流体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