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单出水和双出水切换功能的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94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单出水和双出水切换功能的水龙头,其中,包括龙头壳体和阀芯,所述龙头壳体包括阀槽、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阀槽的槽底包括与第一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水孔和与第二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水孔,所述阀芯包括阀壳、驱动组件、动阀片、静阀片以及底座,底座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静阀片包括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过水口以及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过水口,动阀片与静阀片紧贴设置并且与静阀片紧贴的一面设有通水凹槽,动阀片还设有与通水凹槽连通的通水缺口,通水凹槽和通水缺口可分别与两个过水口一一对应连通。本案通过一个阀芯可实现单出水和双出水功能,具有结构精巧简洁和组装便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单出水和双出水切换功能的水龙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龙头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单出水和双出水切换功能的水龙头。
技术介绍
双出水龙头是指有两个出水口的水龙头,市场上出现的多种双出水口的龙头主要是通过两个阀芯独立控制龙头壳体上的两个出水口,增加组装成本且结构累赘复杂。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单出水和双出水切换功能的水龙头,通过一个阀芯可实现单出水和双出水功能,具有结构精巧简洁和组装便捷的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单出水和双出水切换功能的水龙头,其中,包括龙头壳体和阀芯,所述龙头壳体包括阀槽、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阀槽的槽底包括与第一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水孔和与第二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水孔,所述阀芯包括阀壳、驱动组件、动阀片、静阀片以及底座,所述阀壳和底座卡接,所述阀壳外周设有进水口,所述底座设有与第一出水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与第二出水孔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静阀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静阀片包括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过水口以及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过水口,所述驱动组件与阀壳转动连接并与动阀片卡接,所述动阀片与静阀片紧贴设置并且与静阀片紧贴的一面设有通水凹槽,所述动阀片还设有与通水凹槽连通的通水缺口,通水凹槽和通水缺口可分别与两个过水口一一对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阀芯为四档阀芯,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三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所述静阀片还包括与第三出水口连通的第三过水口以及与第四出水口连通的第四过水口,所述阀槽的槽底还包括有两个用于密封第三出水口和第四出水口的平整密封部。进一步的,第一出水孔和第二出水孔相邻设置,两个平整密封部相邻设置。进一步的,四个出水口和四个过水口均为一一对应的扇形结构,所述通水缺口由五条直边组成并且其中两个直边与扇形结构的两个半径直边匹配。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阀槽槽底之间以及底座与静阀片之间设有密封圈。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具有单出水和双出水切换功能的水龙头,本案的动阀片设有相连通的通水凹槽和通水缺口,流入通水缺口的水可直接流向通水凹槽,转动动阀片使通水凹槽或者通水缺口与其中一个过水口连通时,水依次经过进水口、通水凹槽或者通水缺口、过水口、出水口以及出水孔,最终从一个出水通道流出,实现单出水功能;转动动阀片使通水凹槽和通水缺口与两个过水一一对应连通时,使得水可从两个出水通道流出,实现双出水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案通过一个阀芯可实现单出水和双出水功能,具有结构精巧简洁和组装便捷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龙头壳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龙头壳体上表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阀芯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阀芯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动阀片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动阀片上表面示意图。图中:手轮-1;龙头壳体-2,第一出水孔-21,第二出水孔-22,定位槽-23,阀槽-24,第一出水通道-25,第二出水通道-26;阀盖-3;阀壳-4,进水口-41;驱动组件-5,阀杆-51;动阀片-6,通水缺口-61,通水凹槽-62,卡接凹槽-63;静阀片-7,第一过水口-71,第二过水口-72,第三过水口-73,第四过水口-74;底座-8,第一出水口-81,第二出水口-82,第三出水口-83,第四出水口-84;密封圈-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7所示,本案提供一种具有单出水和双出水切换功能的水龙头,其中,包括龙头壳体2和阀芯。所述龙头壳体2包括阀槽24、第一出水通道25和第二出水通道26,第一出水通道25和第二出水通道26相互不连通设置。所述阀槽24的槽底包括与第一出水通道25连通的第一出水孔21和与第二出水通道26连通的第二出水孔22。所述阀芯包括阀壳4、驱动组件5、动阀片6、静阀片7以及底座8。所述阀壳4和底座8卡接,所述阀壳4外周设有若干个进水口41,所述底座8设有与第一出水孔21连通的第一出水口81和与第二出水孔22连通的第二出水口82,水从进水口41流入阀芯,经过阀芯调控从第一出水口81或者第二出水口82流出阀芯。所述静阀片7与底座8固定连接,所述静阀片7包括与第一出水口81连通的第一过水口71以及与第二出水口82连通的第二过水口72。所述驱动组件5与阀壳4转动连接并与动阀片6卡接,驱动组件5驱动动阀片6相对静阀片7转动,静阀片7和动阀片6可采用陶瓷制作,降低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具体来讲,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阀杆51和与阀杆51固定连接的拨动定位片,所述动阀片6设有卡接凹槽63,所述拨动定位片设有匹配嵌入卡接凹槽63的卡接凸起。所述动阀片6与静阀片7紧贴设置并且动阀片6与静阀片7紧贴的一面设有通水凹槽62,所述动阀片6还设有与通水凹槽62连通的通水缺口61,通水凹槽62和通水缺口61可分别与两个过水口一一对应连通。本案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动阀片6设有相连通的通水凹槽62和通水缺口61,流入通水缺口61的水可直接流向通水凹槽62,这样,转动动阀片6使通水凹槽62或者通水缺口61与其中一个过水口连通时,水依次经过进水口41、通水凹槽62或者通水缺口61、过水口、出水口以及出水孔,最终从一个出水通道流出,实现单出水功能;转动动阀片6使通水凹槽62和通水缺口61分别与两个过水口一一对应连通,使得水从两个出水通道流出,实现双出水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案通过一个阀芯可实现单出水和双出水功能,具有结构精巧简洁和组装便捷的优点。作为阀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阀芯为本领域常用的四档阀芯,所述底座8还包括第三出水口83和第四出水口84,所述静阀片7还包括与第三出水口83连通的第三过水口73以及与第四出水口84连通的第四过水口74,四个出水口绕底座8的中心等间隔环绕设置。所述阀槽24的槽底还包括有两个用于密封第三出水口83和第四出水口84的平整密封部,即第三出水口83和第四出水口84实际上始终无法出水。平整密封部的水平高度与出水孔的上端水平高度一致,在具体生产中,可先加工出一个平整的槽底,然后在槽底上开设出水孔,加工更便利。这样,本案相对传统四挡阀芯的改进结构主要在于动阀片6,因此在生产本案时,就只要重新生产动阀片6,大大减小改动工作,只要开设动阀片6的生产模具即可实现生产,由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优选的,第一出水孔21和第二出水孔22相邻设置,两个平整密封部相邻设置。本案中,通水凹槽62到通水缺口61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并且阀杆51的单位转动量为一个过水口到另一个过水口的距离。这样,作为本案的一种具体操作可以是,顺时针转动动阀片6,使通水缺口61与第一出水口81连通并且通水凹槽62与第四出水口84连通,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单出水和双出水切换功能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壳体和阀芯,所述龙头壳体包括阀槽、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阀槽的槽底包括与第一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水孔和与第二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水孔,所述阀芯包括阀壳、驱动组件、动阀片、静阀片以及底座,所述阀壳和底座卡接,所述阀壳外周设有进水口,所述底座设有与第一出水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与第二出水孔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静阀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静阀片包括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过水口以及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过水口,所述驱动组件与阀壳转动连接并与动阀片卡接,所述动阀片与静阀片紧贴设置并且与静阀片紧贴的一面设有通水凹槽,所述动阀片还设有与通水凹槽连通的通水缺口,通水凹槽和通水缺口可分别与两个过水口一一对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单出水和双出水切换功能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壳体和阀芯,所述龙头壳体包括阀槽、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所述阀槽的槽底包括与第一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水孔和与第二出水通道连通的第二出水孔,所述阀芯包括阀壳、驱动组件、动阀片、静阀片以及底座,所述阀壳和底座卡接,所述阀壳外周设有进水口,所述底座设有与第一出水孔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与第二出水孔连通的第二出水口,所述静阀片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静阀片包括与第一出水口连通的第一过水口以及与第二出水口连通的第二过水口,所述驱动组件与阀壳转动连接并与动阀片卡接,所述动阀片与静阀片紧贴设置并且与静阀片紧贴的一面设有通水凹槽,所述动阀片还设有与通水凹槽连通的通水缺口,通水凹槽和通水缺口可分别与两个过水口一一对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单出水和双出水切换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哲
申请(专利权)人:瑞普泉州卫浴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