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76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包括阀座、旋转阀盘装置、中心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盘装置包括主动旋转阀盘和从动旋转阀盘;所述阀座正中心设有一个与所述中心轴相配的中心盲孔,所述从动旋转阀盘嵌入于所述主动旋转阀盘中,所述中心轴依次通过所述从动旋转阀盘上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主动旋转阀盘上的第二定位孔将所述从动旋转阀盘和所述主动旋转阀盘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阀盘装置中的所述从动旋转阀盘的密封端面与所述阀座上端面是相接触且吻合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不仅性能优越,而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四通换向阀,尤其是涉及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四通换向阀,普遍采用的是电磁式换向结构,即不通电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阀针在原位;通电时,阀针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克服弹簧的弹力,向另外一个方向移动。但是,这种密封结构存在着很多缺点:两者间的配合存在着一定的间隙,且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是相当精密的。提高零部件的精度,需要投入高精密的加工设备,这无疑会增加很多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包括阀座、旋转阀盘装置、中心轴;所述旋转阀盘装置包括主动旋转阀盘和从动旋转阀盘;所述阀座正中心设有一个与所述中心轴相配的中心盲孔,所述从动旋转阀盘嵌入于所述主动旋转阀盘中,所述中心轴依次通过所述从动旋转阀盘上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主动旋转阀盘上的第二定位孔将所述从动旋转阀盘和所述主动旋转阀盘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阀盘装置中的所述从动旋转阀盘的密封端面与所述阀座上端面是相接触且吻合的。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设置,所述阀座上设有D孔、S孔、C孔、E孔,所述D孔与所述S孔是相对的,所述C孔与所述E孔是相对的。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设置,所述D孔是通孔,所述S孔、所述C孔和所述E孔是台阶孔。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设置,所述D孔上嵌有D管,所述D管的上端面高于所述阀座上端面;所述S孔、C孔、E孔分别嵌入S管、C管、E管。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设置,所述从动旋转阀盘上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外部形成定位圆柱,所述定位圆柱的侧面形成一个密封内槽,所述密封内槽的下面形成与所述阀座上端面相接触且吻合的密封端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设置,所述主动旋转阀盘设有第一开槽和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是相对的;所述第二定位孔位于所述主动旋转阀盘的正中心,所述第二定位孔是通孔。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定位孔的下方形成一个定位圆柱卡槽,所述定位圆柱卡槽的侧面与所述第一开槽是相隔的,与所述第二开槽是相通的。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开槽和所述第二开槽的上端面形成齿轮定位柱,所述齿轮定位柱内部形成与所述第一开槽与所述第二开槽相连通的小排气孔,所述第一开槽的上方形成一个与所述第一开槽相通的大排气孔。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设置,所述齿轮定位柱的数量是2个、或者是2个以上,均匀分布在同一轨迹圆上;所述小排气孔有一个与所述第二开槽相通,所述小排气孔至少有一个与第一开槽相通。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开槽的两侧设有与所述D管相配的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设置,所述密封内槽与所述第二开槽是相配的,所述从动旋转阀盘通过所述定位圆柱嵌入于所述定位圆柱卡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所述主动旋转阀盘和所述从动旋转阀盘是通过注塑的工艺加工而成,这对于降低成本带来有益的效果。同时,所述从动旋转阀盘的密封端面通过研磨或切削加工的方式,使得所述密封端面的平面度得到进一步地提高;所述阀座上端面通过平面磨床的加工,使得所述阀座上端面的平面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当所述D管与所述第一开槽的第一限位槽相接触时,所述D管与所述E管相通(即D管与E管位于高压区域),所述S管与所述C管相通(S管与C管位于低压区域),当流体从所述D管进入,由于所述从动旋转阀盘的密封端面与所述阀座上端面,在高压区域气压的影响下,紧密吻合且所述S管与所述C管在所述密封内槽中,所以流体几乎不会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使得密封良好。同理,当所述D管与所述第一开槽的第二限位槽相接触时,所述D管与所述C管相通(即D管与C管位于高压区域),所述S管与所述E管相通(S管与E管位于低压区域),当流体从所述D管进入,由于所述从动旋转阀盘的密封端面与所述阀座上端面,在高压区域气压的影响下,紧密吻合且所述S管与所述E管在所述密封内槽中,所以流体几乎不会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使得密封良好。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中阀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主动旋转阀盘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中主动旋转阀盘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中从动旋转阀盘示意图。图中,1-阀座,11-阀座上端面,12-中心盲孔,13-D孔,14-S孔,15-C孔,16-E孔,2-主动旋转阀盘,21-第二定位孔,22-小排气孔,23-大排气孔,24-齿轮定位柱;25-第一开槽;26-第二开槽,27-第一限位槽,28-第二限位槽,29-定位圆柱卡槽,3-从动旋转阀盘,31-密封内槽,32-第一定位孔,33-密封端面;34-定位圆柱,4-中心轴,5-D管,6-S管,7-C管,8-E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包括阀座1、旋转阀盘装置、中心轴4。旋转阀盘装置包括主动旋转阀盘2和从动旋转阀盘3。阀座1正中心设有一个与中心轴4相配的中心盲孔12,从动旋转阀盘3嵌入于主动旋转阀盘2中,中心轴4依次通过从动旋转阀盘3上的第一定位孔32、主动旋转阀盘2上的第二定位孔21将从动旋转阀盘3和主动旋转阀盘2连接在一起;旋转阀盘装置中的从动旋转阀盘3的密封端面33与阀座上端面11是相接触且吻合的。结合图2和图3所示,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优化设置。阀座1上设有D孔13、S孔14、C孔15、E孔16,D孔13与S孔14是相对的,C孔15与E孔16是相对的。优选地,D孔13是通孔,S孔14、C孔15和E孔16是台阶孔。优选地,D孔13与D管5焊接在一起,D管5的上端面高于阀座上端面11;S孔13、C孔14、E孔15分别与S管6、C管7、E管8焊接在一起。优选地,阀座上端面11通过平面磨床对阀座上端面作进一步地加工,使得阀座上端面11的平面度在0.015mm以内。结合图6所示,对本技术中的从动旋转阀盘作进一步地说明。优选地,从动旋转阀盘3上的第一定位孔32外部形成定位圆柱34,定位圆柱34的侧面形成一个密封内槽31,密封内槽31的下面形成与阀座上端面11相接触且吻合的密封端面33。优选地,从动旋转阀盘3的密封端面33进一步通过研磨或切削的加工,使得密封端面33的平面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平面度要求在0.015mm以内。结合图4、图5所示,对本技术中的主动旋转阀盘作进一步说明。优选地,主动旋转阀盘2设有第一开槽25和第二开槽26,第一开槽25和第二开槽26是相对的;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包括阀座、旋转阀盘装置、中心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盘装置包括主动旋转阀盘和从动旋转阀盘;所述阀座正中心设有一个与所述中心轴相配的中心盲孔,所述从动旋转阀盘嵌入于所述主动旋转阀盘中,所述中心轴依次通过所述从动旋转阀盘上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主动旋转阀盘上的第二定位孔将所述从动旋转阀盘和所述主动旋转阀盘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阀盘装置中的所述从动旋转阀盘的密封端面与所述阀座的上端面是相接触且吻合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包括阀座、旋转阀盘装置、中心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盘装置包括主动旋转阀盘和从动旋转阀盘;所述阀座正中心设有一个与所述中心轴相配的中心盲孔,所述从动旋转阀盘嵌入于所述主动旋转阀盘中,所述中心轴依次通过所述从动旋转阀盘上的第一定位孔、所述主动旋转阀盘上的第二定位孔将所述从动旋转阀盘和所述主动旋转阀盘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阀盘装置中的所述从动旋转阀盘的密封端面与所述阀座的上端面是相接触且吻合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上设有D孔、S孔、C孔、E孔,所述D孔与所述S孔是相对的,所述C孔与所述E孔是相对的;所述D孔是通孔,所述S孔、所述C孔和所述E孔是台阶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D孔上嵌有D管,所述D管的上端面高于所述阀座的上端面;所述S孔、C孔、E孔分别嵌入S管、C管、E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保持、磁耦合的直动式四通换向阀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旋转阀盘上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外部形成定位圆柱,所述定位圆柱的侧面形成一个密封内槽,所述密封内槽的下面形成与所述阀座上端面相接触且吻合的密封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龙何孝水陈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亿霸电子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