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切换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569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切换阀,包括阀体和电磁组件,所述阀体上设有多个进水接头和多个出水接头,所述多个进水接头和多个出水接头依次交错设置,所述电磁组件包括设于阀体内的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旋转件及用于驱动旋转件在固定座上转动的驱转组件,所述固定座上独立开设有多个介质通道,所述多个介质通道分别与进水接头或出水接头一一对应并连通设置,所述旋转件上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相邻两个介质通道的切换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计介质流经通道实现多条介质进入通道与多条介质流出通道的切换,相比传统的切换阀使用更加方便,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切换阀
本技术涉及切换阀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切换阀。
技术介绍
切换阀在家用电器中应用很广泛。在复杂水路系统中,切换阀起到关键的作用,他可以对不同水路按照指定要求进行切换,满足集成化需求。但是在集成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只有一条进入通道与二条流出通道的切换阀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有技术方案的电动三通阀《专利号出水接头CN201821360629.7》,其陶瓷动阀芯贴靠在陶瓷静阀芯上;电机固定在所述阀盖上且所述电机的转轴部伸入所述阀盖内的转轴部并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陶瓷动阀芯连接,电机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杆驱动所述陶瓷动阀芯做相对于所述陶瓷静阀芯的转动。使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条介质进入通道与二条介质流出通道的切换,但不能实现二条介质进入通道与二条介质流出通道的切换,另外也不能实现三条(及更多条)介质进入通道与三条(及更多条)介质流出通道的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实现二条(及更多条)介质进入通道与二条(及更多条)介质流出通道的电动切换阀。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切换阀,包括阀体和电磁组件,所述阀体上设有多个进水接头和多个出水接头,所述多个进水接头和多个出水接头依次交错设置,所述电磁组件包括设于阀体内的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旋转件及用于驱动旋转件在固定座上转动的驱转组件,所述固定座上独立开设有多个介质通道,所述多个介质通道分别与进水接头或出水接头一一对应并连通设置,所述旋转件上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相邻两个介质通道的切换通道。本技术当旋转件旋转时,旋转件的切换通道和固定座上的介质通道形成转换从而实现介质通道的切换,从而使得同一个出水接头处可排出两种不同的介质,在旋转件旋转的过程中可同时对多个介质通道的连接状态进行调整,本技术通过优化设计介质流经通道实现多条介质进入通道与多条介质流出通道的切换,相比传统的切换阀使用更加方便,具有实用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和旋转件均选用陶瓷材质制成;由于旋转件在固定座上旋转时,旋转件下端面始终与固定座上表面相贴合,在旋转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产生摩擦,传统的塑料材质在长期的磨损过程中,旋转件和固定座之间的间距会变大,从而发生泄漏,而陶瓷材质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在两者间长期的磨损过程中亦可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从而有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介质通道与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供密封圈部分嵌入的密封槽;密封圈的设置使得进水接头与介质通道之间和出水接头与介质通道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提高,介质流通时不易发生泄漏;密封槽则可对对密封圈起到稳定的限位作用,防止密封圈发生位移影响连接处的密封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阀体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驱转组件包括驱转电机和用于连接驱转电机与旋转件的调节杆;通过驱转电机代替电磁线圈组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座外侧壁上至少设有一个凸筋,所述下壳体内壁上设有与凸筋止转配合的凹槽;使得旋转件贴合固定座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不会影响固定座的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上端设有与驱转电机输出轴止转配合的键槽,所述调节杆下端设有止转凸部,所述旋转件上设有与止转凸部插接配合的止转槽;驱转电机工作时,其输出轴转动通过键槽带动调节杆转动,调节杆转动又通过止转凸部和止转槽相配合以带动旋转件的转动,从而实现介质进入通道与介质流出通道的切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上端设有限位凸起,所述上壳体内沿限位凸起的转动路径上依次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限位凸起随着调节杆转动时,限位凸起与第一限位块相抵时为第一工作位置,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块相抵时为第二工作位置,当限位凸起与第一限位块或第二限位块相抵时会产生一个禁止继续转动的反馈,从而实现了切换状态的可控,保证切换工作状态时到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和旋转件之间设有呈压缩状态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抵触于调节杆上,另一端抵触于旋转件上;弹性件始终驱使旋转件朝向固定座动作,从而保证调节过程中,旋转件和固定座之间的贴合度,避免不同的介质发生串流,且旋转片在固定座上贴合转动,起到了防止因污垢堆积而引发的堵塞问题,具有延长切换阀使用寿命的作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通过多个螺钉连接固定,其中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相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阀体密封圈;使得下壳体和上壳体装配后的密封性提高,避免介质泄露,延长切换阀的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和上壳体相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双O型密封圈;双O型密封圈使得调节杆转动时,上壳体与调节杆之间仍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优化设计介质流经通道实现多条介质进入通道与多条介质流出通道的切换,相比传统的切换阀使用更加方便,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中旋转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进水接头;3、出水接头;4、固定座;5、旋转件;6、介质通道;7、切换通道;8、密封圈;9、密封槽;10、下壳体;11、上壳体;12、驱转电机;13、调节杆;14、凸筋;15、凹槽;16、键槽;17、止转凸部;18、止转槽;19、限位凸起;20、第一限位块;21、第二限位块;22、弹性件;23、螺钉;24、阀体密封圈;25、双O型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8所示,一种电动切换阀,包括阀体1和电磁组件,阀体1上设有多个进水接头2和多个出水接头3,多个进水接头2和多个出水接头3依次交错设置,于本实施例中,进水接头2和出水接头3各设置有两个,两个进水接头2如图所示分别分进水接头A和进水接头B,两个出水接头3如图所示分别分出水接头C和出水接头D,电磁组件包括设于阀体1内的固定座4、设于固定座4上的旋转件5及用于驱动旋转件5在固定座4上转动的驱转组件,固定座4上独立开设有多个介质通道6,多个介质通道6分别与进水接头2或出水接头3一一对应并连通设置,旋转件5上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相邻两个介质通道6的切换通道7,于本实施例中,切换通道7设置有两个,切换通道7为旋转件5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凹坑,切换通道7可同时容纳相邻的两个介质通道6,此时两个介质通道6通过切换通道7相连通,本切换阀只有2个状态,当一个切换通道7连通进水接头A和出水接头C的介质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切换阀,包括阀体(1)和电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设有多个进水接头(2)和多个出水接头(3),所述多个进水接头(2)和多个出水接头(3)依次交错设置,所述电磁组件包括设于阀体(1)内的固定座(4)、设于固定座(4)上的旋转件(5)及用于驱动旋转件(5)在固定座(4)上转动的驱转组件,所述固定座(4)上独立开设有多个介质通道(6),所述多个介质通道(6)分别与进水接头(2)或出水接头(3)一一对应并连通设置,所述旋转件(5)上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相邻两个介质通道(6)的切换通道(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切换阀,包括阀体(1)和电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设有多个进水接头(2)和多个出水接头(3),所述多个进水接头(2)和多个出水接头(3)依次交错设置,所述电磁组件包括设于阀体(1)内的固定座(4)、设于固定座(4)上的旋转件(5)及用于驱动旋转件(5)在固定座(4)上转动的驱转组件,所述固定座(4)上独立开设有多个介质通道(6),所述多个介质通道(6)分别与进水接头(2)或出水接头(3)一一对应并连通设置,所述旋转件(5)上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相邻两个介质通道(6)的切换通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和旋转件(5)均选用陶瓷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通道(6)与进水接头(2)和出水接头(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8),所述固定座(4)上设有供密封圈(8)部分嵌入的密封槽(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包括下壳体(10)和上壳体(11),所述驱转组件包括驱转电机(12)和用于连接驱转电机(12)与旋转件(5)的调节杆(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切换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4)外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登陆灿吴晓杭陈鹏华张晶源汤诗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昌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