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煌专利>正文

冲击起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888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冲击起子机,其包含一主轴、一锤块、一输出轴、及多个稳固件。主轴包含凹设形成于外环面的两主轴滑槽。锤块套设于主轴,且能相对于主轴沿轴向移动,且包含两形成于内环面的锤块滑槽及两形成于前侧面的扳动部。输出轴能与主轴同轴心转动,且位于锤块前方,且包含形成于后端的两受力部。多个稳固件环绕抵靠于锤块的外环面,且能相对于锤块滚动,且能相对于锤块滑动。借此,锤块在旋转且同时前后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稳固件于外环面的支撑抵靠,因此能够平顺且稳定地运动而不会产生不规则晃动,故能达到较精准的扭力输出,且减少震动与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击起子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具,尤指一种电动或气动的冲击起子机。
技术介绍
请参考图8及图9,现有技术的电动或气动的冲击起子机包含有一主轴91、一锤块92、两钢珠93、一弹簧94、及一输出轴95。主轴91被驱动装置(图中未示)以电能或气压带动旋转,且其外环面上形成有两主轴滑槽911。锤块92具有一定的质量且套设于主轴91,锤块92的一内环面形成有两锤块滑槽921,且锤块92的一前侧面径向向内形成有两扳动部922。两钢珠93分别设于两主轴滑槽911内,且同时分别设于两锤块滑槽921内。弹簧94套设于主轴91,且一端抵靠于锤块92。输出轴95位于锤块92的前侧,且输出轴95的一后端径向向外突出形成有两受力部951,并且输出轴95的一前端用以连接钻头或十字起子头等组件。锤块92的该前侧面选择性地抵靠于输出轴95的该后端,且锤块92的两扳动部922分别选择性抵靠于输出轴95的两受力部951。借由上述结构,主轴91旋转后能通过钢珠93、主轴滑槽911、及锤块滑槽921带动锤块92旋转并同时使锤块92向后移动压缩弹簧94。当锤块92向后移动至特定位置后,钢珠93与滑槽的结构释放锤块92,此时弹簧94向前推动锤块92,并使锤块92以该前侧面撞击抵靠输出轴95的该后端;并且,因锤块92在被向前推动的同时仍然持续旋转,故锤块92的两扳动部922会分别撞击抵靠输出轴95的两受力部951,并且借由两受力部951带动输出轴95旋转。如此一来,通过锤块92不断地向前撞击转动输出轴95,冲击起子机能在旋转的同时提供向前的冲击力道,借此能使钻孔或锁入螺丝更省力快速。然而,由于锤块92与主轴91之间需保有一定的间隙以利两者快速相对移动,且在现有技术的冲击起子机中并不具有任何的支撑结构支撑于锤块92的外环面,故锤块92在旋转且同时前后移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不规则晃动,因此会造成使用时震动较大且扭力输出精度较差,并且容易使得输出轴95的两受力部951或者是锤块92本身以及锤块92的两扳动部922产生剧烈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冲击起子机,其锤块能够平顺且稳定地运动而不会产生不规则晃动,因此能达到较精准的扭力输出,且有效的制震也能减少锤块与输出轴的相对损耗,并且也能减少操作者在操作时手部感受的震动。为达到上述的创作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冲击起子机,其中包含:相对的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一驱动装置;一主轴,其能被该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且其轴心平行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该主轴包含两主轴滑槽,其凹设形成于该主轴的一外环面;一锤块,其套设于该主轴且能相对于该主轴沿着该第一方向或该第二方向移动;该锤块包含两锤块滑槽,其凹设形成于该锤块的一内环面;两扳动部,其形成于该锤块垂直该第一方向的一面上;一弹性组件,其连接于该锤块,且倾向于使该锤块沿着该第一方向移动;两牵动件,其分别设于该主轴的该两主轴滑槽内,且分别设于该锤块的该两锤块滑槽内;当该主轴旋转时,该两牵动件能借由该两主轴滑槽及该两锤块滑槽带动该锤块相对于该主轴沿着该第二方向移动;一输出轴,其能与该主轴同轴心转动,且于该第一方向上,该输出轴位于该锤块的前方;该输出轴包含两受力部,其形成于该输出轴上较接近该主轴的一端;其中,该锤块选择性地以面向该第一方向的该面抵靠于该输出轴上较接近该主轴的该一端,且该锤块的该两扳动部分别选择性地推抵该输出轴的该两受力部并借此使该输出轴与该主轴同轴心地转动;多个稳固件,其沿着该锤块的周向环绕该锤块排列,且抵靠于该锤块的外环面;各该稳固件能相对于该锤块滚动,且能相对于该锤块滑动;一壳体,其套设于该锤块及该输出轴,且该输出轴位于该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贯穿该壳体;该多个稳固件抵靠该壳体的内壁面。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冲击起子机,其中该壳体包含多个容置槽,其凹设形成于该壳体的内环面;该多个稳固件分别能转动地设于该多个容置槽内。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冲击起子机,其中各该稳固件为一滚针。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冲击起子机,其中各该稳固件为一滚珠。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冲击起子机,其中在垂直于该锤块的转动轴心的截面上,该多个稳固件环绕排列成一六角型。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多个稳固件沿着锤块的周向环绕锤块排列,且抵靠于锤块的外环面,并且各该稳固件能相对于锤块滚动,且能相对于锤块滑动。借此,锤块在旋转且同时前后移动的过程中会受到稳固件于外环面的支撑抵靠,因此能够平顺且稳定地运动而不会产生不规则晃动。如此一来,本技术能达到较精准的扭力输出,且有效的制震也能减少锤块与输出轴的相对损耗,并且也能减少操作者在操作时手部感受的震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组件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8是现有技术的冲击起子机的组件分解图。图9是现有技术的冲击起子机的侧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考图1及图2,本技术的冲击起子机包含相对的一第一方向D1及一第二方向D2、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示)、一主轴10、一锤块20、一弹性组件30、两牵动件40、一输出轴50、多个稳固件60、一壳体70。请进一步参考图3、图4、及图5,主轴10能被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且其轴心平行于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主轴10包含两主轴滑槽11,两主轴滑槽11凹设形成于主轴10的一外环面。锤块20套设于主轴10且能相对于主轴10沿着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移动。锤块20包含两锤块滑槽21及两扳动部22,两锤块滑槽21凹设形成于锤块20的一内环面,两扳动部22形成于锤块20垂直且面向第一方向D1的一面上。弹性组件30连接于锤块20,且倾向于使锤块20沿着第一方向D1移动。具体来说,在第一实施例中弹性组件30为一压缩弹簧,套设于主轴10且一端抵靠于锤块20面向第二方向D2的一面,借此朝向第一方向D1推抵锤块20。请进一步参考图2至图5,两牵动件40分别设于主轴10的两主轴滑槽11内,且分别设于锤块20的两锤块滑槽21内。当主轴10旋转时,两牵动件40能借由两主轴滑槽11及两锤块滑槽21带动锤块20相对于主轴10沿着第二方向D2移动,并借此压缩弹性组件30。当锤块20被牵动件40带动而移动至特定位置时,牵动件40能通过主轴滑槽11或是锤块滑槽21的退避槽等结构释放锤块20,借此弹性组件30能朝向第一方向D1推抵移动锤块20。输出轴50能与主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起子机,其特征在于,包含/n相对的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n一驱动装置;/n一主轴,其能被该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且其轴心平行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该主轴包含/n两主轴滑槽,其凹设形成于该主轴的一外环面;/n一锤块,其套设于该主轴且能相对于该主轴沿着该第一方向或该第二方向移动;该锤块包含/n两锤块滑槽,其凹设形成于该锤块的一内环面;/n两扳动部,其形成于该锤块垂直该第一方向的一面上;/n一弹性组件,其连接于该锤块,且倾向于使该锤块沿着该第一方向移动;/n两牵动件,其分别设于该主轴的该两主轴滑槽内,且分别设于该锤块的该两锤块滑槽内;当该主轴旋转时,该两牵动件能借由该两主轴滑槽及该两锤块滑槽带动该锤块相对于该主轴沿着该第二方向移动;/n一输出轴,其能与该主轴同轴心转动,且于该第一方向上,该输出轴位于该锤块的前方;该输出轴包含/n两受力部,其形成于该输出轴上较接近该主轴的一端;其中,该锤块选择性地以面向该第一方向的该面抵靠于该输出轴上较接近该主轴的该一端,且该锤块的该两扳动部分别选择性地推抵该输出轴的该两受力部并借此使该输出轴与该主轴同轴心地转动;/n多个稳固件,其沿着该锤块的周向环绕该锤块排列,且抵靠于该锤块的外环面;各该稳固件能相对于该锤块滚动,且能相对于该锤块滑动;/n一壳体,其套设于该锤块及该输出轴,且该输出轴位于该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贯穿该壳体;该多个稳固件抵靠该壳体的内壁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起子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相对的一第一方向及一第二方向;
一驱动装置;
一主轴,其能被该驱动装置带动旋转,且其轴心平行于该第一方向及该第二方向;该主轴包含
两主轴滑槽,其凹设形成于该主轴的一外环面;
一锤块,其套设于该主轴且能相对于该主轴沿着该第一方向或该第二方向移动;该锤块包含
两锤块滑槽,其凹设形成于该锤块的一内环面;
两扳动部,其形成于该锤块垂直该第一方向的一面上;
一弹性组件,其连接于该锤块,且倾向于使该锤块沿着该第一方向移动;
两牵动件,其分别设于该主轴的该两主轴滑槽内,且分别设于该锤块的该两锤块滑槽内;当该主轴旋转时,该两牵动件能借由该两主轴滑槽及该两锤块滑槽带动该锤块相对于该主轴沿着该第二方向移动;
一输出轴,其能与该主轴同轴心转动,且于该第一方向上,该输出轴位于该锤块的前方;该输出轴包含
两受力部,其形成于该输出轴上较接近该主轴的一端;其中,该锤块选择性地以面向该第一方向的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煌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