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文丘里管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887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5
一种文丘里管安装结构,包括文丘里管、管壳与堵头;管壳包括管壳本体、负压回油管路、高压燃油管路与低压燃油管路,管壳本体的内部从前往后开设有依次连通的螺纹孔、一号圆孔、二号圆孔、三号圆孔、四号圆孔,负压回油管路与二号圆孔连通,高压燃油管路与一号圆孔连通,低压燃油管路与四号圆孔连通,文丘里管包括依次连接的收缩段、喉部与扩散段,喉部位于二号圆孔内,喉部沿其径向开设有贯穿喉部的通孔,堵头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螺纹段与圆柱段,螺纹段与螺纹孔相连接,圆柱段位于一号圆孔内,圆柱段沿其轴向开设有横向燃油通道,圆柱段沿其径向开设有纵向燃油通道。本设计不仅安装和布置简便,而且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文丘里管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喷油器
,尤其涉及一种文丘里管安装结构,主要适用于降低文丘里管的安装和布置难度。
技术介绍
喷油器是发动机上的关键部件,喷油器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状态;现有喷油器总成上设置有喷油器回油用的回油道,只有将喷油器的回油及时通过回油道排出才能保证喷油器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虽然采用文丘里管产生负压可以将喷油器的回油排出,但是将文丘里管安装布置在有限的管路空间中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和布置困难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安装和布置简便的文丘里管安装结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文丘里管安装结构,包括文丘里管、管壳与堵头;所述管壳包括管壳本体、负压回油管路、高压燃油管路与低压燃油管路,所述管壳本体的前端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孔,管壳本体的内部从前往后开设有依次连通的一号圆孔、二号圆孔、三号圆孔、四号圆孔,一号圆孔与螺纹孔连通,所述负压回油管路的一端与喷油器回油管路连通,负压回油管路的另一端与二号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丘里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文丘里管(1)、管壳(2)与堵头(3);/n所述管壳(2)包括管壳本体(21)、负压回油管路(22)、高压燃油管路(23)与低压燃油管路(24),所述管壳本体(21)的前端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孔(211),管壳本体(21)的内部从前往后开设有依次连通的一号圆孔(212)、二号圆孔(213)、三号圆孔(214)、四号圆孔(215),一号圆孔(212)与螺纹孔(211)连通,所述负压回油管路(22)的一端与喷油器回油管路连通,负压回油管路(22)的另一端与二号圆孔(213)连通,所述高压燃油管路(23)通过一号支管(25)与一号圆孔(212)连通,所述低压燃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丘里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文丘里管(1)、管壳(2)与堵头(3);
所述管壳(2)包括管壳本体(21)、负压回油管路(22)、高压燃油管路(23)与低压燃油管路(24),所述管壳本体(21)的前端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孔(211),管壳本体(21)的内部从前往后开设有依次连通的一号圆孔(212)、二号圆孔(213)、三号圆孔(214)、四号圆孔(215),一号圆孔(212)与螺纹孔(211)连通,所述负压回油管路(22)的一端与喷油器回油管路连通,负压回油管路(22)的另一端与二号圆孔(213)连通,所述高压燃油管路(23)通过一号支管(25)与一号圆孔(212)连通,所述低压燃油管路(24)通过二号支管(26)与四号圆孔(215)连通;
所述文丘里管(1)包括依次连接的收缩段(11)、喉部(12)与扩散段(13),所述收缩段(11)为圆柱形结构,收缩段(11)的外壁与二号圆孔(213)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喉部(12)为圆柱形结构,喉部(12)位于二号圆孔(213)内,喉部(12)的直径小于二号圆孔(213)的直径,喉部(12)沿其径向开设有贯穿喉部(12)的通孔(121),所述扩散段(13)为圆柱形结构,扩散段(13)的外壁与三号圆孔(214)的内壁相贴合;
所述堵头(3)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31)、螺纹段(32)与圆柱段(33),所述头部(31)的端面与管壳本体(21)的前端面相贴合,所述螺纹段(32)与螺纹孔(211)相连接,所述圆柱段(33)位于一号圆孔(212)内,圆柱段(33)的直径小于一号圆孔(212)的直径,圆柱段(33)的端面与收缩段(11)的端面相贴合,圆柱段(33)沿其轴向开设有贯穿圆柱段(33)的横向燃油通道(331),圆柱段(33)沿其径向开设有贯穿圆柱段(33)的纵向燃油通道(3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丘里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段(11)的外壁上开设有一号环形槽(111),一号环形槽(111)内安装有一号O型圈(4),一号O型圈(4)与二号圆孔(213)的内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海王亚强余国强邓基峰贾育恒陈林杜培念周永明肖汉平李书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