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的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86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的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支护体系包括锚杆、混凝土层与钢筋网;锚杆有多个,多个锚杆均匀锚固在围岩中;混凝土层贴设在围岩岩壁上;钢筋网设置在混凝土层内,钢筋网包括两层,分别为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均设置在锚杆露出围岩的悬伸端上,钢筋网的铺展方向平行于围岩壁面设置。通过预应力锚杆、C30聚丙烯纤维湿喷混凝土以及双层钢筋网的配合形成的单层衬砌支护体系,提高了支护体系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得单层衬砌支护体系的强度、耐久性及防水性能达到与复合式衬砌相当的水平,提高了施工效率,满足了工期要求,减少了工程损耗,降低了项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的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洞库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的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地下空间的利用在政治、经济、国防、科研等领域均发挥着巨大作用,中国凭借其地下空间需求之大、地质情况之丰富,相关领域发展迅速。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不仅要具备经济建设的功能,也需要极端情况下的资源储备能力。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地下结构越来越朝着大跨度的方向发展。洞库的圆柱体洞身及双曲面穹顶的特殊形状,以及洞库的较大高度和较大直径的超大断面面积给传统复合型衬砌中的二次衬砌施工带来巨大挑战,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先穹顶再罐体的二衬模筑顺序都具有相当高的施工难度,二衬的施作将导致施工成本上涨、施工工期延长,给项目履约及经济效益带来很大不利因素,且高大模板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增加施工风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的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以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系包括:/n锚杆,所述锚杆有多个,多个所述锚杆均匀锚固在围岩中;/n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贴设在所述围岩岩壁上;/n钢筋网,所述钢筋网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内,所述钢筋网包括两层,分别为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和所述第二钢筋网均设置在所述锚杆露出围岩的悬伸端上,所述钢筋网的铺展方向平行于围岩壁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系包括:
锚杆,所述锚杆有多个,多个所述锚杆均匀锚固在围岩中;
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贴设在所述围岩岩壁上;
钢筋网,所述钢筋网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内,所述钢筋网包括两层,分别为第一钢筋网和第二钢筋网,所述第一钢筋网和所述第二钢筋网均设置在所述锚杆露出围岩的悬伸端上,所述钢筋网的铺展方向平行于围岩壁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地下罐室包括罐体与穹顶;
所述锚杆包括预应力锚杆与中空注浆锚杆,在所述穹顶上设置所述预应力锚杆,在所述罐体上设置所述中空注浆锚杆;
优选地,所述锚杆的直径为Φ25cm;
优选地,所述预应力锚杆设置的预应力为30-60kN;
再优选地,所述预应力锚杆的长度为4.5m,所述中空注浆锚杆的长度为4.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为间距环×纵=1.5m×1.5m梅花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使用C30混凝土,所述混凝土中添加有聚丙烯纤维;
优选地,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的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网与所述第二钢筋网所采用的钢筋尺寸为Φ12mm,所述第一钢筋网与所述第二钢筋网的网格尺寸均为10cm×10cm。


6.一种双曲面穹顶地下罐室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开挖后的地下罐室打设锚杆进行支护,在所述穹顶上设置所述预应力锚杆,在所述罐体上设置所述中空注浆锚杆;
步骤S2,在锚杆露出围岩的悬伸端架设第一钢筋网,在围岩表面喷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江杨杰刘继马凯蒙彭飞苏胜根熊志田郭李良代宋琴赵梦喃戴轶张俊儒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