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油藏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非均质油藏是指存在非均质性特性的油藏,其集中体现为油藏渗透率的差异性。具体来说,在石油成藏过程中,由于充注石油的烃源有机相和成熟度的变异、油藏内部结构上隔层与断层等屏障的存在、储集层孔隙性与渗透性的差异,以及油藏形成后原油的次生变化等因素,无论在纵向上、,还是在横向上,均会使得油藏空间均存在原油成分的浓度梯度与原油物性密度梯度的不均一的情形。也就是说,油藏的非均质性是普遍存在的,而认识非均质性并改善由非均质性带来的一系列制约开发效果的问题已成为油藏开发工程师的工作重点。尤其是低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更是面临单井产量低,产量递减快,注采剖面不均匀,难以建立有效驱替系统等问题。然而,目前尚未有一种能够提高非均质油藏开发效率及产量的有效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可靠且高效地实现对非均质油藏的开发,并能够有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增产的目标非均质油藏区域中的单井控制储量及目标井距,以应用丛式井平台在该目标非均质油藏区域设置多个水平井;/n将各个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均划分为多个子井段,以及,确定各个所述水平井段的储层类型以应用不同的改造方式对属于不同储层类型的水平井段进行储层改造;/n对各个所述子井段分别进行对应的差异化注入和/或采出的控制,并在注入和/或采出的过程中,实时监测对应的各个所述子井段的注入和/或采出的情况以对各个所述子井段分别进行对应的分段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增产的目标非均质油藏区域中的单井控制储量及目标井距,以应用丛式井平台在该目标非均质油藏区域设置多个水平井;
将各个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均划分为多个子井段,以及,确定各个所述水平井段的储层类型以应用不同的改造方式对属于不同储层类型的水平井段进行储层改造;
对各个所述子井段分别进行对应的差异化注入和/或采出的控制,并在注入和/或采出的过程中,实时监测对应的各个所述子井段的注入和/或采出的情况以对各个所述子井段分别进行对应的分段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增产的目标非均质油藏区域中的单井控制储量及目标井距,包括: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待增产的目标非均质油藏区域中的单井控制储量及预测合理井距;
根据预获取的有效井距对所述预测合理井距进行优化,得到对应的目标井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个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均划分为多个子井段,包括:
基于测井曲线特征确定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的多个分段位置;
将各个裸眼封隔器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分段位置上,已将所述水平井的水平井段划分为多个子井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个所述水平井段的储层类型,包括:
根据预获取的水平井段的储层划分标准文件,确定各个所述水平井段的储层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各个所述水平井段的储层类型之后,还包括:
根据各个所述水平井段的储层类型确定对应的储层改造方式,以应用不同的所述改造方式对属于不同储层类型的水平井段进行储层改造,其中,所述储层类型至少包含有两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类型包括:优质储层和非优质储层;
相对应的,所述优质储层对应的储层改造方式为酸化储层改造方式,所述非优质储层对应的储层改造方式为酸压储层改造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个所述子井段分别进行对应的差异化注入和/或采出的控制,包括:
在各个所述子井段上分别设置不同的数量和/或类型的滑套以对各个所述子井段分别进行差异化注入和/或采出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均质油藏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注入和/或采出的过程中,实时监测对应的各个所述子井段的注入和/或采出的情况以对各个所述子井段分别进行对应的分段控制,包括:
在所述水平井中放置沿水平井底部延伸的光纤以在注入和/或采出的过程中,对各个所述子井段的注入和/或采出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对各个所述子井段分别进行对应的分段控制。
9.一种非均质油藏开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井距确定模块,用于获取待增产的目标非均质油藏区域中的单井控制储量及目标井距,以应用丛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新民,王毓才,李保柱,李勇,魏晨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