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分离式排水采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式排水采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气藏开发时间的延长,气藏压力逐渐降低,且气井产水量增加,气体依靠自身能量无法将井底积液携带至地面,而积液聚集会导致井口压力和产气量不断下降,直至无法继续生产;而为了尽可能增加产气量和稳产时间,需要及时将井底积液排除。目前,常用的排水采气方法通常包括泡沫排水采气法、气举排水采气法、潜水泵排水采气法、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法等,但是以上传统的排水采气法均需要停产重复施工,无法实现连续生产。已公开专利CN201910550487.3公开了一种水龙卷涡旋排水采气装置,其在生产管柱的下方设置一个涡旋排水采气装置,通过设置导向叶片,使得进入排水采气装置内的气体产生涡旋,以使得气液混合物中的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运动至靠近生产管柱的罐壁,而气体则位于中心位置,实现了气液两相分离,则在上升过程中,减少了气液两相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了采气过程中的压降。然而该装置在气液混合物上升过程中存在液体沿着管壁上升导致的其与管壁之间发生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液分离式排水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形本体(4);其中,/n筒形本体(4)的底端内壁上设有气液进口结构,其包括由圆形板和环绕圆形板一周的锥形筒体构成的底板(41),且锥形筒体的顶端与圆形板外周一体连接成型,锥形筒体的底端固定在筒形本体(4)的内壁上;其中,圆形板上开设有主进气孔(411),锥形筒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多条副进气孔(412),且各条副进气孔(412)均与主进气孔(411)相连通;/n筒形本体(4)的中部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台,且环形凸台的上端面加工为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第一锥面,环形凸台的下端面加工为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第二锥面,使筒形本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式排水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形本体(4);其中,
筒形本体(4)的底端内壁上设有气液进口结构,其包括由圆形板和环绕圆形板一周的锥形筒体构成的底板(41),且锥形筒体的顶端与圆形板外周一体连接成型,锥形筒体的底端固定在筒形本体(4)的内壁上;其中,圆形板上开设有主进气孔(411),锥形筒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开设有多条副进气孔(412),且各条副进气孔(412)均与主进气孔(411)相连通;
筒形本体(4)的中部内壁上设有环形凸台,且环形凸台的上端面加工为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的第一锥面,环形凸台的下端面加工为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的第二锥面,使筒形本体(4)中部形成由自上而下的第一锥形段(423)、柱形段(422)和第二锥形段(421)构成的加速结构(42);在第一锥面、第二锥面以及柱形段(422)的内壁上还开设有相互贯通的若干条导流槽(44);
筒形本体(4)的上部内壁上固定有多圈呈螺旋状环绕的条形叶片,形成涡旋结构(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式排水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41)的锥形筒体的锥度与第二锥面的锥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式排水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锥形段(423)的第一锥面上开设有多条沿周向均布设置的第一导流槽(441),且每条第一导流槽(441)均沿第一锥面的母线方向开设;在第二锥形段(421)的第二锥面上开设有多条沿周向均布设置的第三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作帆,李楠,王玉善,于相东,樊建鹏,李东林,高秀丽,陈名,迟焱,李尚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