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埋弧焊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9713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埋弧焊接系统,包括用于围绕焊管圆周面设置的移动龙门架,焊管穿设在该移动龙门架中,焊管底部间隔设有用于将焊管沿其轴向移动的输送机构和旋转的举升滚动机构,移动龙门架上设有多维度焊接机构,其位于所述焊管顶部,且可以调节与焊管的间距,所述埋弧焊接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移动龙门架、多维度焊接机构、输送机构及举升滚动机构。设置的移动龙门架、用于将焊管沿其轴向移动的输送机构和旋转的举升滚动机构、多维度焊接机构及控制系统,解决了对大直径管道的螺旋焊缝和丁字形焊缝难于焊接的问题,同时通过控制系统的协调控制,不仅能保证焊接质量,同时也能进行远程控制,改善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埋弧焊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埋弧焊接系统。
技术介绍
天然气管道及大流量流体管道采用钢板卷曲焊接而成,具有较大直径的特点,其焊缝呈螺旋线结构,并且在相邻钢管接壤处具有丁字焊缝结构,由于焊管直径较大,在焊接时需要操作人员采取搭接梯子等方式的高空焊接方式,由于焊缝位置高度的变化,对焊接人员来说不能保证每处焊缝的焊接质量,并且焊接时间长,由于焊缝为螺旋焊缝或丁字形焊缝,在焊接完一段后,需要将焊管进行旋转,对焊接操作人员来说造成安全隐患,对正常生产造成一定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埋弧焊接系统,包括用于围绕焊管圆周面设置的移动龙门架、用于将焊管沿其轴向移动的输送机构和旋转的举升滚动机构、多维度焊接机构及控制系统,解决了对大直径管道的螺旋焊缝和丁字形焊缝难于焊接的问题,同时通过控制系统的协调控制,不仅能保证焊接质量,同时也能进行远程控制,改善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埋弧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围绕焊管圆周面设置的移动龙门架,所述焊管穿设在该移动龙门架中,所述焊管底部间隔设有用于将焊管沿其轴向移动的输送机构和旋转的举升滚动机构,所述移动龙门架上设有多维度焊接机构,其位于所述焊管顶部,且可以调节与焊管的间距,所述埋弧焊接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移动龙门架、多维度焊接机构、输送机构及举升滚动机构。优选的,所述多维度焊接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于移动龙门架上的机头行走横梁所述移动龙门架侧壁设有升降机构,用于调节机头行走横梁的高度,所述机头行走横梁上且朝向所述焊管方向设有多维度焊枪,在该多维度焊枪侧壁设有距离传感器及焊缝识别装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贴合焊管底面的V型辊轮和驱动电机;所述举升滚动机构包括对称且贴合焊管圆周面设置的滚轮和驱动电机,所述滚轮底部设有用于将其举升的举升板,在未举升状态下,所述钢管与V型辊轮表面贴合,反之,钢管与所述滚轮表面贴合且远离V型辊轮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移动龙门架、用于将焊管沿其轴向移动的输送机构和旋转的举升滚动机构、多维度焊接机构及控制系统,解决了对大直径管道的螺旋焊缝和丁字形焊缝难于焊接的问题,同时通过控制系统的协调控制,不仅能保证焊接质量,同时也能进行远程控制,改善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焊接系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举升滚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参照附图1~2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埋弧焊接系统,包括用于围绕焊管1圆周面设置的移动龙门架2,优选的,在地面上设有用于移动龙门架2整体移动的直线导轨21,通过电机控制移动龙门架2整体在该直线导轨21上位移,所述焊管1穿设在该移动龙门架2中,所述焊管1底部间隔设有用于将焊管1沿其轴向移动的输送机构3和旋转的举升滚动机构4,其中输送机构3用于将焊管1输送至移动龙门架2内的焊接位置,举升滚动机构4将输送机构3上的焊管1举升后旋转,便于焊管1圆周面上的焊缝位置外漏,所述移动龙门架2上设有多维度焊接机构5,其位于所述焊管1顶部,且可以调节与焊管1的间距,保证焊接质量,所述埋弧焊接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移动龙门架2、多维度焊接机构5、输送机构3及举升滚动机构4,焊接时,输送机构3用于将焊管1输送至移动龙门架2内的焊接位置,举升滚动机构4将输送机构3上的焊管1举升后旋转,便于焊管1圆周面上的焊缝位置外漏,多维度焊接机构5根据焊缝位置对焊点位置进行调节,控制系统根据焊缝位置,协同对移动龙门架2和多维度焊接机构5的位置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多维度焊接机构5包括水平设置于移动龙门架2上的机头行走横梁51,所述移动龙门架2侧壁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移动龙门架2侧壁设置的立柱(图中未示出),所述机头行走横梁51两侧穿设在所述立柱中,为机头行走横梁51起到竖向定位的作用,在移动龙门架2两侧顶部设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通过钢丝绳将机头行走横梁51整体升起或下降,用于调节机头行走横梁51的高度,所述机头行走横梁51上且朝向所述焊管1方向设有多维度焊枪52(采用多维度光学控制设备控制焊枪垂直或倾斜于焊缝进行焊接操作,由于焊管1表面为圆弧面,且由于其焊缝为螺旋焊缝或丁字焊缝,焊点的坐标点在随时改变,因此采用多维度光学控制设备集成的多维度焊枪52随焊点坐标的变化而改变),在该多维度焊枪52侧壁设有距离传感器53及焊缝识别装置54,距离传感器53实时测量多维度焊枪52距离焊缝的距离,通过控制系统调节机头行走横梁51的高度,进而调节多维度焊枪52的高度,焊缝识别装置54采用摄像头识别系统对焊缝的轨迹进行识别,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行调节。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贴合焊管1底面的V型辊轮31和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其作用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V型辊轮31将焊管输送至移动龙门架2中进行焊接操作。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举升滚动机构4包括对称且贴合焊管1圆周面设置的滚轮41和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滚轮41底部设有用于将其举升的举升板42(优选的举升方式为气动举升),在未举升状态下,所述焊管1与V型辊轮31表面贴合,反之,焊管1与所述滚轮41表面贴合且远离V型辊轮31表面,V型辊轮31将焊管1输送至移动龙门架2中的焊接位置后(优选的在移动龙门架2一侧设置激光传感器进行焊管1到位检测),举升板42通过滚轮41将焊管1进行举升,并脱离V型辊轮31表面,接着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驱动滚轮41带动焊管1转动,同时控制系统协调移动龙门架2、机头行走横梁51及多维度焊枪52对焊点位置进行调节。本技术的原理是:V型辊轮31将焊管1输送至移动龙门架2中的焊接位置后,举升板42通过滚轮41将焊管1进行举升,并脱离V型辊轮31表面,接着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驱动滚轮41带动焊管1转动,同时控制系统协调移动龙门架2、机头行走横梁51及多维度焊枪52对焊点位置进行调节。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埋弧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围绕焊管(1)圆周面设置的移动龙门架(2),所述焊管(1)穿设在该移动龙门架(2)中,所述焊管(1)底部间隔设有用于将焊管(1)沿其轴向移动的输送机构(3)和旋转的举升滚动机构(4),所述移动龙门架(2)上设有多维度焊接机构(5),其位于所述焊管(1)顶部,且可以调节与焊管(1)的间距,所述埋弧焊接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移动龙门架(2)、多维度焊接机构(5)、输送机构(3)及举升滚动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埋弧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围绕焊管(1)圆周面设置的移动龙门架(2),所述焊管(1)穿设在该移动龙门架(2)中,所述焊管(1)底部间隔设有用于将焊管(1)沿其轴向移动的输送机构(3)和旋转的举升滚动机构(4),所述移动龙门架(2)上设有多维度焊接机构(5),其位于所述焊管(1)顶部,且可以调节与焊管(1)的间距,所述埋弧焊接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移动龙门架(2)、多维度焊接机构(5)、输送机构(3)及举升滚动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埋弧焊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维度焊接机构(5)包括水平设置于移动龙门架(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华孙少阳常永乐蒲梦雅陈立涛姜大瑛晁雪艳王佳伟张龙军武梦鸽谢国斌赵静许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