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700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步骤一、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清扫废渣;步骤二、在铣刨后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分多次洒布SB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时起步、终止和接缝的洒布量略大于正常洒布量;步骤三、拌和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并摊铺在SBR改性乳化沥青表面,摊铺时起步摊铺速度略小于正常摊铺速度;步骤四、碾压摊铺后的TPS高粘沥青混合料,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开始碾压,低温状态下不得反复碾压。由于TPS高粘沥青具有优越的粘度特性和粘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TPS高粘沥青面层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克服沥青路面易开裂的缺陷,提高路面承载能力、增强路面安全性和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白改黑,道路建筑用语,是把原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灰白色)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黑色),达到环保、防尘、降噪和增添行车舒适性的效果。相对于原先的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后的道路路面与轮胎之间附着力增强,车辆在处理紧急事件中制动性能大大提高,车辆行驶起来更加安全,更加平稳。当前路面工程“白改黑”沥青路面结构存在易开裂、排水性能差、强度低、破坏后愈合能力差、寿命短等问题。为了克服“白改黑”沥青路面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疲劳性和水稳定性,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因此急需研发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选用SBR改性乳化沥青和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克服沥青路面易开裂的缺陷,提高路面承载能力、增强路面安全性和耐久性。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步骤一、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清扫废渣;步骤二、在铣刨后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分多次洒布SB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时起步、终止和接缝的洒布量略大于正常洒布量;步骤三、拌和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并摊铺在所述SBR改性乳化沥青表面,摊铺时起步摊铺速度略小于正常摊铺速度;步骤四、碾压摊铺后的TPS高粘沥青混合料,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开始碾压,低温状态下不得反复碾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一、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清扫废渣,包括: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用铣刨机进行铣刨,铣刨深度为1.5cm左右;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边角部位采用人工配合小型设备刮除;清扫废渣,洁净度以手探无粘尘为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二的所述SBR改性乳化沥青,采用A-90#基质沥青改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铣刨后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分多次洒布SBR改性乳化沥青,包括:SB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数量确定为0.3~0.6L/㎡,均分成多次喷洒;喷洒的SBR改性乳化沥青形成均匀雾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包括:使用洒布车均匀喷洒SB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车的所有喷嘴轴线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垂直,和/或,所有喷嘴的角度一致;和/或,洒布车的洒布管高度一致;同一区域接受到两个或三个喷嘴喷洒SBR改性乳化沥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SBR改性乳化沥青表面摊铺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包括:TPS高粘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最低为165℃;起步速度控制在1.5m/min左右,正常摊铺速度最快为2.0m/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包括TPS高粘沥青和石料,所述TPS高粘沥青与所述石料比值为4.9±0.5%;所述TPS高粘沥青包括TPS高粘剂和基质沥青,所述TPS高粘剂为所述基质沥青用量的12±0.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石料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13.2mm~16mm规格石料为5±1份,9.5mm~13.2mm规格石料为15±1份,4.75mm~9.5mm规格石料为28.5±1份,2.36mm~4.75mm规格石料为11.5±1份,1.18mm~2.36mm规格石料为7.5±1份,0.6mm~1.18mm规格石料为6±1份,0.3mm~0.6mm规格石料为4±1份,0.15mm~0.3mm规格石料为4±1份,0.075mm~0.15mm规格石料为2.5±1份,小于0.075mm规格石料为6±1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拌和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包括:先将0.075mm以上的石料和TPS高粘剂加入拌和楼进行拌和,拌和时间为15s~18s;再将基质沥青和0.075mm以下的石料加入拌和楼进行拌和,拌和时间为45s~55s。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碾压摊铺后的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包括:开始碾压TPS高粘沥青混合料时,TPS高粘沥青混合料温度至少为155℃;碾压终了时,TPS高粘沥青混合料的表面温度高于9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清扫废渣,还包括:将废渣回收利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TPS高粘沥青具有优越的粘度特性和粘附能力,本专利技术采用TPS高粘沥青AC-13C沥青混凝土面层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克服沥青路面易开裂的缺陷,提高路面承载能力、增强路面安全性和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步骤一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拌和TPS高粘沥青混合料的流程图;图4为石料的级配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包括:步骤一、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清扫废渣;步骤二、在铣刨后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分多次洒布SB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时起步、终止和接缝的洒布量略大于正常洒布量;步骤三、拌和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并摊铺在SBR改性乳化沥青表面,摊铺时起步摊铺速度略小于正常摊铺速度;步骤四、碾压摊铺后的TPS高粘沥青混合料,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开始碾压,低温状态下不得反复碾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铣刨的1.5cm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回收利用,避免铣刨料随意丢弃,造成材料浪费,同时避免对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一、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清扫废渣;/n步骤二、在铣刨后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分多次洒布SB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时起步、终止和接缝的洒布量略大于正常洒布量;/n步骤三、拌和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并摊铺在所述SBR改性乳化沥青表面,摊铺时起步摊铺速度略小于正常摊铺速度;/n步骤四、碾压摊铺后的TPS高粘沥青混合料,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开始碾压,低温状态下不得反复碾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清扫废渣;
步骤二、在铣刨后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分多次洒布SB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时起步、终止和接缝的洒布量略大于正常洒布量;
步骤三、拌和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并摊铺在所述SBR改性乳化沥青表面,摊铺时起步摊铺速度略小于正常摊铺速度;
步骤四、碾压摊铺后的TPS高粘沥青混合料,TPS高粘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状态下开始碾压,低温状态下不得反复碾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铣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并清扫废渣,包括: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用铣刨机进行铣刨,铣刨深度为1.5cm左右;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边角部位采用人工配合小型设备刮除;
清扫废渣,洁净度以手探无粘尘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的所述SBR改性乳化沥青,采用A-90#基质沥青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铣刨后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分多次洒布SBR改性乳化沥青,包括:
SBR改性乳化沥青洒布数量确定为0.3~0.6L/㎡,均分成多次喷洒;
喷洒的SBR改性乳化沥青形成均匀雾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包括:
使用洒布车均匀喷洒SBR改性乳化沥青;
洒布车的所有喷嘴轴线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垂直,和/或,所有喷嘴的角度一致;和/或,洒布车的洒布管高度一致;
同一区域接受到两个或三个喷嘴喷洒SBR改性乳化沥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雄张佩杨尉萍田萌郑冬儿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