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豆杉混纺抑菌汗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683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豆杉混纺抑菌汗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红豆杉混纺抑菌汗布由红豆杉纤维、棉纤维、氨纶混纺而成,按质量分数计,所述面料包括10%~15%红豆杉纤维、75%~85%棉和5%~10%氨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红豆杉混纺抑菌汗布,通过加入棉纤维改善面料的强度、耐摩擦牢度、亲水性能,可以迅速吸收水分,干燥速度快,纤维强度高,吸湿性能强;通过加入氨纶改善面料的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氨纶弹性优异,强度比乳胶丝高2~3倍,线密度也更细,并且更耐化学降解;红豆杉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湿性,经过特定整理后抗菌性极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豆杉混纺抑菌汗布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豆杉混纺抑菌汗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日常生活中非常流行的一款面料,汗布常被用于制作汗衫、背心等。由于贴身穿着,人们对它的舒适性要求固然很高。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面料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和提高。由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这些病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作为贴身衣物,可能是细菌的重要传播源,也可能是阻隔细菌的一道屏障,这就需要这些纺织物具有抗菌功效。目前,大多数抗菌纺织品都采用后整理加工法赋予纺织物抗菌功效,抗菌效果不明显,抗菌效果差,舒适度不高,水洗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红豆杉混纺抑菌汗布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汗布通过面料组成的配比并采用化学整理剂进行功能性整理,无需额外加入化学交联剂,使面料的抑菌功能显著提高,并且柔软性能优异、水洗牢度高、吸湿透气性好、无色变、延伸性能强。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豆杉混纺抑菌汗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汗布采用包括红豆杉纤维、棉纤维和氨纶的混纺纱线织造而成,按质量分数计,所述汗布包括红豆杉纤维10%~15%、棉纤维75%~85%和氨纶5%~10%,其中所述棉纤维的纱线细度为32~40英支,纱线捻系数为325~3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豆杉混纺抑菌汗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汗布采用包括红豆杉纤维、棉纤维和氨纶的混纺纱线织造而成,按质量分数计,所述汗布包括红豆杉纤维10%~15%、棉纤维75%~85%和氨纶5%~10%,其中所述棉纤维的纱线细度为32~40英支,纱线捻系数为325~330。


2.权利要求1所述红豆杉混纺抑菌汗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面料
a、原料准备:按上述含量配比准备红豆杉、棉纤维和氨纶;
b、上机编织:选用筒经30~38英寸、路数3~4路/英寸、针道数1~4的多三角机通过退圈-垫纱-闭口-套圈-弯纱-脱圈-成圈-牵拉过程将纱线编织成纬平针组织坯布;
c、精炼、漂白:将步骤b所得的坯布加入精炼液中进行精炼,控制精炼的温度为90~100℃,精炼时间为45~50min;将经过精炼的坯布加入漂白液中进行漂白,控制漂白的温度为10~45℃,漂白时间为5~15min;
d、染色: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坯布常温入染,升温至65~70℃,保温50~60min,浴比为10:1~20:1;
e、染色后处理:将经步骤d处理后的坯布通过柔软剂进行处理,然后轧制、烘干;
f、平幅烘干整理:将经步骤e处理后的坯布脱水至含水率为25%~35%,在平幅烘干定型机中进行整理,控制温度为150~165℃,车速为15~20m/min;
(2)抗菌整理
将步骤(1)得到的面料在抗菌剂中进行整理1~5min,浴比为5~40:1,处理温度为140~190℃;
(3)拉幅定型整理
将经步骤(2)整理后的面料进行拉幅定型整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豆杉混纺抑菌汗布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辉左华丽王叶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