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顺苏专利>正文

高速立卧铣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680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高速立卧铣头,包括加工头和安装在加工头一侧的控制板,加工头与控制板滑动连接,控制板外壁开设有滑槽,控制板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卡板和右卡板,控制板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盘,滑动盘位于左卡板与右卡板之间,滑动盘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动柱;控制销通过正三角槽或者倒三角槽进行导向从而在限位弧槽内转动,从而通过控制销带动转动盘在滑动盘内转动完成加工头的角度转换,虽然正三角槽与倒三角槽始终受力,但是三角槽的结构简单,相对比齿轮的多齿形状,与齿啮合结构,三角槽限位的使用寿命更高,并且便于维护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立卧铣头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具体是高速立卧铣头。
技术介绍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是制造业的基础,是装备制造业的主要产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对高档的数控机床提出了急迫的大量需求,随着机床的需求增加,对机床部件的需求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铣头是一种典型的需求极大的部件。铣头安装在铣床上并与主轴连接,用于带动铣刀旋转的机床附件之一,是机床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铣头多仅具有一个方向的加工能力,经常需要更换,造成诸多不便,而现实加工中,工件常常面临分别进行立式加工与卧式加工需要,一般的铣头难以满足加工精度与效率的需要。中国专利公开了高速立卧铣头,其公开号为(CN209579015U),该专利技术能够过气缸、推杆、齿轮、齿条、滑块等结构的设置,设备可在立式和卧式两种状态下进行切换,通过气缸进行驱动,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同时齿轮在齿条的作用下转动,对刀轴的角度进行改变,更换起来方便快捷,能够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需要,但是,该专利主要通过自走式齿轮受到齿条的限位在位移的同时转动九十度,从而完成刀轴角度的改变,但是齿轮始终对刀轴进行限位,从而使齿轮始终处于受力状态,因此齿轮部件容易发生磨损,由于齿条通过齿轮具有多个齿的协调配合完成工作,当其中一个齿受损时,都有可能造成齿轮的实际转动角度发生偏差,并且加工时,铁屑如果发生溅射落在齿轮或者齿条上也会加剧齿轮部件的磨损。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高速立卧铣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速立卧铣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速立卧铣头,包括加工头和安装在所述加工头一侧的控制板,所述加工头与所述控制板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板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控制板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卡板和右卡板,所述控制板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盘,所述滑动盘位于所述左卡板与所述右卡板之间,所述滑动盘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动柱,所述滑动盘内部具有转动腔,所述转动腔一侧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腔与所述转动孔相连通,所述转动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转动在所述滑动柱的内壁,所述固定杆一端与所述加工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销,所述滑动盘外壁开设有与所述控制销配合的限位弧槽,所述控制销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弧槽的内壁,所述左卡板与所述右卡板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销的倒三角槽、正三角槽,所述控制板远离所述加工头一侧安装有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盘的一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形状为长方形,所述滑动柱为方柱。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孔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层。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卡板与所述右卡板的侧视形状均呈倒“匚”形,所述左卡板的底面距离所述控制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滑动盘的高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销的端面高于所述左卡板、所述右卡板的侧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弧槽的弧长为四分之一圆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工头的侧面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主要通过限位弧槽的配合完成加工头的旋转,当驱动部件带动滑动盘水平前后位移时,控制销通过正三角槽或者倒三角槽进行导向从而在限位弧槽内转动,从而通过控制销带动转动盘在滑动盘内转动完成加工头的角度转换,虽然正三角槽与倒三角槽始终受力,但是三角槽的结构简单,相对比齿轮的多齿形状,与齿啮合结构,三角槽限位的使用寿命更高,并且便于维护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高速立卧铣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高速立卧铣头中加工头的竖直状态示意图;图3为高速立卧铣头中加工头的水平状态示意图;图4为高速立卧铣头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加工头;2、控制板;21、滑槽;3、左卡板;31、倒三角槽;4、右卡板;41、正三角槽;5、滑动盘;51、限位弧槽;52、转动腔;53、滑动柱;54、转动孔;6、转动盘;61、控制销;62、固定杆;7、驱动部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高速立卧铣头,包括加工头1和安装在加工头1一侧的控制板2,加工头1与控制板2滑动连接,控制板2外壁开设有滑槽21,控制板2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卡板3和右卡板4,控制板2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盘5,滑动盘5位于左卡板3与右卡板4之间,滑动盘5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滑槽21滑动配合的滑动柱53,滑动盘5内部具有转动腔52,转动腔52一侧开设有转动孔54,转动腔52与转动孔54相连通,转动腔5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6,转动盘6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2,固定杆62转动在滑动柱53的内壁,固定杆62一端与加工头1固定连接,转动盘6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销61,滑动盘5外壁开设有与控制销61配合的限位弧槽51,控制销61滑动连接在限位弧槽51的内壁,左卡板3与右卡板4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控制控制销61的倒三角槽31、正三角槽41,控制板2远离加工头1一侧安装有驱动部件7,驱动部件7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滑动盘5的一侧,控制板2位于加工头1的一侧,加工头1一侧通过固定杆62固定连接有转动盘6,转动盘6转动在滑动盘5的转动腔52内,此时驱动部件7推动滑动盘5前后滑动,当滑动盘5滑动至左卡板3时,控制销61与倒三角槽31接触,控制销61受到滑动盘5水平作用的影响以及倒三角槽31斜面的影响,使控制销61沿着限位弧槽51的内壁滑动至上方,从而使转动盘6带动控制销61在转动孔54内转动,从而使控制销61带动加工头1转动九十度处于水平状态,同理当控制销61向正三角槽41内滑动时,控制销61转动九十度处于竖直状态,从而完成加工头1的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切换,进而满足立式或者卧式的加工需求,驱动部件7采用汽缸,虽然正三角槽41与倒三角槽31始终受力,但是三角槽的结构简单,相对比齿轮的多齿形状,与齿啮合结构,三角槽限位的使用寿命更高,并且便于维护清理。在图1和图4中:滑槽21形状为长方形,滑动柱53为方柱,转动孔54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层,由于滑动柱53为矩形,此时滑动柱53无法在长方形的滑槽21内滑动,阻尼层采用橡胶,使固定杆62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无法在转动孔54内发生转动。在图1-4中:左卡板3与右卡板4的侧视形状均呈倒“匚”形,右卡板4、左卡板3的底面距离控制板2的高度大于滑动盘5的高度,控制销61的端面高于左卡板3、右卡板4的侧面,由于滑动盘5需要滑动至右卡板4或者左卡板3底部,因此采用匚形结构的左卡板3或者右卡板4无法对滑动盘5的滑动造成影响,同时不会影响驱动部件7带动滑动盘5的滑动。在图1-3中:限位弧槽51的弧长为四分之一圆弧,固定杆62固定连接在加工头1的侧面顶端,由于加工头1转动九十度即可满足立式与卧式加工的切换,因此采用四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速立卧铣头,包括加工头(1)和安装在所述加工头(1)一侧的控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头(1)与所述控制板(2)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板(2)外壁开设有滑槽(21),所述控制板(2)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卡板(3)和右卡板(4),所述控制板(2)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盘(5),所述滑动盘(5)位于所述左卡板(3)与所述右卡板(4)之间;/n所述滑动盘(5)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21)滑动配合的滑动柱(53),所述滑动盘(5)内部具有转动腔(52),所述转动腔(52)一侧开设有转动孔(54),所述转动腔(52)与所述转动孔(54)相连通,所述转动腔(5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2),所述固定杆(62)转动在所述滑动柱(53)的内壁,所述固定杆(62)一端与所述加工头(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6)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销(61),所述滑动盘(5)外壁开设有与所述控制销(61)配合的限位弧槽(51),所述控制销(61)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弧槽(51)的内壁;/n所述左卡板(3)与所述右卡板(4)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销(61)的倒三角槽(31)、正三角槽(41),所述控制板(2)远离所述加工头(1)一侧安装有驱动部件(7),所述驱动部件(7)输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盘(5)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速立卧铣头,包括加工头(1)和安装在所述加工头(1)一侧的控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头(1)与所述控制板(2)滑动连接,所述控制板(2)外壁开设有滑槽(21),所述控制板(2)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左卡板(3)和右卡板(4),所述控制板(2)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动盘(5),所述滑动盘(5)位于所述左卡板(3)与所述右卡板(4)之间;
所述滑动盘(5)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21)滑动配合的滑动柱(53),所述滑动盘(5)内部具有转动腔(52),所述转动腔(52)一侧开设有转动孔(54),所述转动腔(52)与所述转动孔(54)相连通,所述转动腔(52)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2),所述固定杆(62)转动在所述滑动柱(53)的内壁,所述固定杆(62)一端与所述加工头(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盘(6)外壁固定连接有控制销(61),所述滑动盘(5)外壁开设有与所述控制销(61)配合的限位弧槽(51),所述控制销(61)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弧槽(51)的内壁;
所述左卡板(3)与所述右卡板(4)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销(61)的倒三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苏
申请(专利权)人:张顺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