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67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箱门、控制面板、进风口,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箱门,控制面板位于主体的正面上端,进风口设置在主体的侧端,主体包括晾衣装置、循环风管、进风块,晾衣装置包括导风装置、空槽、进风管、晾衣架、导风块,导风装置包括隔离块、通风槽、导风片、通风孔、出风孔,导风片包括流通槽、通孔、排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圆弧状的导风片对热风进行导向,使得热风能够统一超一个方向进行流动,从而带动晾衣架进行旋转,让悬挂在晾衣架上的衣服能够通过旋转扬起,加大衣服之间的缝隙,让衣服能够更快速进行烘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烘干设备主要有烘干房,但是目前的烘干房使用时需要产生大量的热风,每次产生热风都需要大量的能耗,造成烘干成本较高的情况,所以需要一种节能循环的烘干设备对衣服进行烘干,从而来降低烘干的成本。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在对洗过的衣服进行烘干的时候,由于衣服使用衣架悬挂在烘干箱内,且为了增加烘干数量衣服之间的距离会较为紧密,从而减小气流在衣服之间的流动,导致穿夹在中间的衣服烘干的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箱门、控制面板、进风口,所述主体的前端设置有箱门,所述控制面板位于主体的正面上端,所述进风口设置在主体的侧端,所述主体包括晾衣装置、循环风管、进风块,所述晾衣装置设置在主体的内部顶端,所述循环风管的一端连接于主体的内部底端,则另一端连接于晾衣装置的侧端,所述进风块设置在主体的内部侧端。进一步的,所述晾衣装置包括导风装置、空槽、进风管、晾衣架、导风块,所述导风装置的内部设置有空槽,所述进风管嵌固在导风装置的侧端,且与空槽相连通,所述晾衣架卡合在导风装置中,所述导风块嵌固在导风装置的底部,所述晾衣架为圆环状。进一步的,所述导风装置包括隔离块、通风槽、导风片、通风孔、出风孔,所述隔离块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导风装置的内部底端,所述通风槽位于两两隔离块之间,所述导风片设有十个以上,且环绕于通风槽的侧壁排列,所述通风孔设由十个以上,且位于隔离块中,所述出风孔设有四个,且位于导风装置的底部靠中间的位置,所述导风片为圆弧状。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片包括流通槽、通孔、排风口,所述流通槽设置在导风片的下端面,所述通孔设置有三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流通槽中,所述排风口设置在流通槽的末端,所述通孔为圆锥状。进一步的,所述导风块包括穿透孔、导风槽、旋转叶片、分流孔,所述穿透孔设置在导风块的正中间,所述导风槽设有两个,且位于导风块的顶部两端,所述旋转叶片安装在导风槽中,所述分流孔设有八个,且分别设置在导风槽的底部,所述旋转叶片卡合在导风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孔包括孔体、回流块、出风块,所述孔体的侧端设有十个以上的回流块,所述回流块交叉嵌固在孔体的两侧,所述出风块设置在孔体的底端,所述回流块与孔体之间的夹角为30度。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块包括出风头、凹陷槽、导风体、弧形槽,所述出风头设置在出风块的底端,所述凹陷槽设有三个,且位于出风头的顶端两端,所述导风体位于出风头的正中间,所述弧形槽设置在导风体的两侧,所述弧形槽由中间向两端弯曲。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圆弧状的导风片对热风进行导向,使得热风能够统一超一个方向进行流动,从而带动晾衣架进行旋转,让悬挂在晾衣架上的衣服能够通过旋转扬起,加大衣服之间的缝隙,让衣服能够更快速进行烘干。2.本专利技术利用旋转叶片带动气流呈旋涡状进入到分流孔中,再通过交叉安装在分流孔中的回流块,能够让热风在分流孔中来回进行流动,从而加快热风的流动速度,使得热风能够以更加快的速度喷向衣服的间隙,将衣服全面的进行烘干,避免穿夹在中间的衣服烘干速度较慢。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晾衣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风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导风片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导风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图6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出风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箱门2、控制面板3、进风口4、晾衣装置11、循环风管12、进风块13、导风装置111、空槽112、进风管113、晾衣架114、导风块115、隔离块a1、通风槽a2、导风片a3、通风孔a4、出风孔a5、流通槽a31、通孔a32、排风口a33、穿透孔b1、导风槽b2、旋转叶片b3、分流孔b4、孔体b41、回流块b42、出风块b43、出风头c1、凹陷槽c2、导风体c3、弧形槽c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其结构包括主体1、箱门2、控制面板3、进风口4,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箱门2,所述控制面板3位于主体1的正面上端,所述进风口4设置在主体1的侧端,所述主体1包括晾衣装置11、循环风管12、进风块13,所述晾衣装置11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顶端,所述循环风管12的一端连接于主体1的内部底端,则另一端连接于晾衣装置11的侧端,所述进风块13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侧端。所述晾衣装置11包括导风装置111、空槽112、进风管113、晾衣架114、导风块115,所述导风装置111的内部设置有空槽112,所述进风管113嵌固在导风装置111的侧端,且与空槽112相连通,所述晾衣架114卡合在导风装置111中,所述导风块115嵌固在导风装置111的底部,所述晾衣架114为圆环状,有利于增加衣服的悬挂数量。所述导风装置111包括隔离块a1、通风槽a2、导风片a3、通风孔a4、出风孔a5,所述隔离块a1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导风装置111的内部底端,所述通风槽a2位于两两隔离块a1之间,所述导风片a3设有十个以上,且环绕于通风槽a2的侧壁排列,所述通风孔a4设由十个以上,且位于隔离块a1中,所述出风孔a5设有四个,且位于导风装置111的底部靠中间的位置,所述导风片a3为圆弧状,有利于导风片a3将热风往同一方向进行导向。所述导风片a3包括流通槽a31、通孔a32、排风口a33,所述流通槽a31设置在导风片a3的下端面,所述通孔a32设置有三个以上,且横向排列在流通槽a31中,所述排风口a33设置在流通槽a31的末端,所述通孔a32为圆锥状,有利于将热风导向导风片a3的后端。基于上述实施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打开箱门2将挂在衣架上的衣服挂在晾衣装置11上,然后启动进风块13对主体1的内部进行吹风,对挂在主体1内部的衣服进行烘干,然后通过循环风管12将热风导向晾衣装置11中的导风装置111中,再通过置于通风槽a2中圆弧状的导风片a3对热风进行导向,再利用为圆锥状通孔a32让热风能够流通到导风片a3的后端,使得热风能够保持向一个方向进行流动,从而能够带动晾衣架114进行旋转,使得悬挂在晾衣架114上的衣服能够旋开,增加衣服之间的距离,让衣服更快速的烘干。实施例二:请参阅图6-图8,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如下:所述导风块115包括穿透孔b1、导风槽b2、旋转叶片b3、分流孔b4,所述穿透孔b1设置在导风块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1)、箱门(2)、控制面板(3)、进风口(4),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箱门(2),所述控制面板(3)位于主体(1)的正面上端,所述进风口(4)设置在主体(1)的侧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体(1)包括晾衣装置(11)、循环风管(12)、进风块(13),所述晾衣装置(11)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顶端,所述循环风管(12)的一端连接于主体(1)的内部底端,则另一端连接于晾衣装置(11)的侧端,所述进风块(13)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侧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其结构包括主体(1)、箱门(2)、控制面板(3)、进风口(4),所述主体(1)的前端设置有箱门(2),所述控制面板(3)位于主体(1)的正面上端,所述进风口(4)设置在主体(1)的侧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1)包括晾衣装置(11)、循环风管(12)、进风块(13),所述晾衣装置(11)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顶端,所述循环风管(12)的一端连接于主体(1)的内部底端,则另一端连接于晾衣装置(11)的侧端,所述进风块(13)设置在主体(1)的内部侧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晾衣装置(11)包括导风装置(111)、空槽(112)、进风管(113)、晾衣架(114)、导风块(115),所述导风装置(111)的内部设置有空槽(112),所述进风管(113)嵌固在导风装置(111)的侧端,且与空槽(112)相连通,所述晾衣架(114)卡合在导风装置(111)中,所述导风块(115)嵌固在导风装置(11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循环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111)包括隔离块(a1)、通风槽(a2)、导风片(a3)、通风孔(a4)、出风孔(a5),所述隔离块(a1)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导风装置(111)的内部底端,所述通风槽(a2)位于两两隔离块(a1)之间,所述导风片(a3)设有十个以上,且环绕于通风槽(a2)的侧壁排列,所述通风孔(a4)设由十个以上,且位于隔离块(a1)中,所述出风孔(a5)设有四个,且位于导风装置(111)的底部靠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旋吉机械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