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工件拆卸的改进钻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673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工件拆卸的改进钻模,包括钻模本体,钻模本体的内腔为圆柱状中空结构,钻模本体具有相对的拆卸端面,钻模本体上径向设有钻套,钻套的内部设置内孔,内孔的轴线垂直于钻模本体的轴线;钻模本体的内壁对应于钻套底端设有镂空槽,镂空槽从钻套的底端延伸至钻模本体的拆卸端面,镂空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钻模本体的轴线;工件拆卸方向平行于钻模本体的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进钻模设置镂空槽,使得钻孔后工件上的毛刺不会与钻模本体的内表面产生卡滞,方便操作员将工件从钻模本体中拆卸下来,无需利用推打、敲击等辅助手段,避免了钻模位置跑偏现象;同时,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工件拆卸的改进钻模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钻模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工件拆卸的改进钻模。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领域里,对孔有形位公差要求的工件的钻孔加工通常采用钻模来进行批量加工,钻模(drillingjig)是引导刀具在工件上钻孔或铰孔用的机床夹具。钻模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操作工的技能要求和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在日常使用钻模加工产品的过程中(孔加工在产品的外圆上),经常会发现钻孔加工完成后,工件非常难卸,基本要通过其他辅助手段来卸产品,如推打、敲击等手段。如此一来,增加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有时还会出现钻模位置跑偏的现象。通过操作人员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发现,钻孔后的工件难以从钻模中拆卸下来的原因是:钻孔后,在工件的孔口会出现毛刺(钻头锋利程度决定了毛刺的大小),在拆卸工件的时候,由于毛刺卡滞在工件与钻模内壁的接触处,造成工件难以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方便工件拆卸的改进钻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工件拆卸的改进钻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模本体,所述钻模本体的内腔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钻模本体具有相对的拆卸端面,所述钻模本体上径向设有钻套,所述钻套的内部设置内孔,所述内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钻模本体的轴线;所述钻模本体的内壁对应于所述钻套底端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从所述钻套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钻模本体的拆卸端面,所述镂空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钻模本体的轴线;工件拆卸方向平行于所述钻模本体的轴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工件拆卸的改进钻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模本体,所述钻模本体的内腔为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钻模本体具有相对的拆卸端面,所述钻模本体上径向设有钻套,所述钻套的内部设置内孔,所述内孔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钻模本体的轴线;所述钻模本体的内壁对应于所述钻套底端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从所述钻套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钻模本体的拆卸端面,所述镂空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钻模本体的轴线;工件拆卸方向平行于所述钻模本体的轴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工件拆卸的改进钻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套的截面呈T型,所述钻套具有相对的卡位部和导向部,所述内孔贯通所述卡位部和所述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嵌入所述钻模本体中,所述卡位部卡在所述钻模本体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工件拆卸的改进钻模,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德顺徐友萍潘煜王钧奇刘海泉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锁龙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