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及其纺纱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65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梳理喂入机构、纺纱机构、和成型机构,其中,所述纤维梳理喂入机构包括梳理箱和位于所述梳理箱进料口处的输入罗拉组件;所述纺纱机构包括可自由转动的纺纱管和长丝筒,所述纺纱管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梳理箱的出料口下方,所述长丝筒的长丝从所述纺纱管的进料口进入并穿过;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纺纱管下方的用于牵引纱线的输入罗拉组件和纱线收卷装置。利用纤维梳理喂入机构将纤维丝打散后通过纺纱管的自动将散纤维包缠到长丝上实现自由端的纺纱,结构简单且纺纱效果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及其纺纱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属于自动化纺纱设备

技术介绍
在成纱过程中把部分散纤维包缠在长丝上制成特种结构的纱线,这是一种新型的纺纱方法。现有的纺纱机构通常是采用将短纤维粗纱自牵伸装置输出后引入一空心锭子,锭子上有长丝卷装,长丝自锭子顶端喂入,长丝卷装以锭速回转,因而包缠在短纤维纱上形成包芯纱。但是这种纺纱机构通常是不对短纤维做任何处理,直接将长丝直接包缠在短纤维上形成纱线,最后形成的纱线包缠效果不佳,且柔软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利用纤维梳理喂入机构将纤维丝打散后通过纺纱管的自动将散纤维包缠到长丝上实现自由端的纺纱,结构简单且纺纱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梳理喂入机构、纺纱机构、和成型机构,其中,所述纤维梳理喂入机构包括梳理箱和位于所述梳理箱进料口处的输入罗拉组件;所述纺纱机构包括可自由转动的纺纱管和长丝筒,所述纺纱管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梳理箱的出料口下方,所述长丝筒的长丝从所述纺纱管的进料口进入并穿过;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纺纱管下方的用于牵引纱线的输入罗拉组件和纱线收卷装置。前述的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管进料口处还设置有漏斗状散纤维进料装置,且所述漏斗状散纤维进料装置上的进料孔为螺旋状,所述长丝从进料孔进入所述纺纱管。前述的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管下端的出料口出固定连接有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叶轮。前述的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箱内设置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反向转动的分梳辊。前所述的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丝筒套装在所述纺纱管上。前述的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装置的下方还设置有假捻器。前述的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管上还固定连接有与电机连接的转盘。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梳理箱内的反向转动的分梳辊将喂入的纤维丝打散;(2)将打散后的纤维喂入穿入有长丝的纺纱管中;(3)持续转动纺纱管,将纺纱管内的散纤维包缠在穿过的长丝上;(4)将包缠有散纤维的长丝收卷。前述的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散纤维喂入纺纱管的过程中,通过漏斗状散纤维进料装置进行聚料,并通过纺纱管下方的排风装置使纺纱管内形成负压,便于散纤维喂入纺纱管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纤维梳理喂入机构将纤维丝打散后通过纺纱管的自动将散纤维包缠到长丝上实现自由端的纺纱,结构简单且纺纱效果好;2、通过在纺纱管的进料口设置漏斗状散纤维进料装置,并将其进料孔设置为螺旋状,利用顶部喇叭状开口将纤维梳理喂入机构从出料口处出来的散纤维聚拢到进料孔中,并且由于进料孔为螺旋状,在漏斗状散纤维进料装置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便于散纤维进入到纺纱管中,同时螺旋状进料孔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对通过的散纤维起到一定的加捻作用,便于保证后序纺纱效果;3、通过在纺纱管的底部设置排风装置,使纺纱管内形成负压,便于将纤维梳理喂入机构从出料口处出来的散纤维吸入到纺纱管中,避免因散纤维过轻而到处漂浮到车间内,不仅造成生产环境的污染,而且会造成原材料的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包括纤维梳理喂入机构、纺纱机构20、和成型机构,其中,所述纤维梳理喂入机构包括梳理箱10和位于所述梳理箱10进料口处的输入罗拉组件30;所述纺纱机构20包括可自由转动的纺纱管21和长丝筒23,其中,所述长丝筒23套装在所述纺纱管21上,所述纺纱管21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梳理箱10的出料口下方,所述长丝筒23的长丝从所述纺纱管21的进料口进入并穿过;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纺纱管21下方的用于牵引纱线的输入罗拉组件40和纱线收卷装置50。纤维条通过输入罗拉组件30被送入到梳理箱10中后,利用梳理箱10内的两个相互配合的反向转动的分梳辊将纤维条打散成散纤维,并利用分梳辊高速旋转产生的风压将散纤维从梳理箱10的出料口处排出并进入到纺纱管21中,随着纺纱管21的转动,使散纤维包缠在穿过纺纱管21的长丝上,然后通过罗拉组件40和纱线收卷装置50进行成品的收卷,结构简单且纺纱效果高。其中,纺纱管21上还固定连接有与电机连接的转盘22,通过电机带动转盘22转动进而带动纺纱管21的转动。所述纺纱管21进料口处还设置有漏斗状散纤维进料装置24,且所述漏斗状散纤维进料装置24上的进料孔为螺旋状,所述长丝从进料孔进入所述纺纱管21。利用顶部喇叭状开口将梳理箱10出料口处出来的散纤维聚拢到进料孔中,并且由于进料孔为螺旋状,在漏斗状散纤维进料装置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便于散纤维进入到纺纱管中,同时螺旋状进料孔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对通过的散纤维起到一定的加捻作用,便于保证后序纺纱效果所述纺纱管21下端的出料口出固定连接有排风装置25,在排风装置25转动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补风,使纺纱管内形成负压,便于将纤维梳理喂入机构从出料口处出来的散纤维吸入到纺纱管中,避免因散纤维过轻而到处漂浮到车间内,不仅造成生产环境的污染,而且会造成原材料的损失。并且排风装置25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叶轮,保证排风装置只能从其上部进行补风,保证了进纱效果。所述排风装置25的下方还设置有假捻器26,在散纤维和长丝通过纺纱管21时完成S捻完成包缠,然后通过假捻器26完成Z捻。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利用纤维梳理喂入机构将纤维丝打散后通过纺纱管的自动将散纤维包缠到长丝上实现自由端的纺纱,结构简单且纺纱效果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梳理喂入机构、纺纱机构(20)、和成型机构,其中,/n所述纤维梳理喂入机构包括梳理箱(10)和位于所述梳理箱(10)进料口处的输入罗拉组件(30);/n所述纺纱机构(20)包括可自由转动的纺纱管(21)和长丝筒(23),所述纺纱管(21)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梳理箱(10)的出料口下方,所述长丝筒(23)的长丝从所述纺纱管(21)的进料口进入并穿过;/n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纺纱管(21)下方的用于牵引纱线的输入罗拉组件(40)和纱线收卷装置(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纤维梳理喂入机构、纺纱机构(20)、和成型机构,其中,
所述纤维梳理喂入机构包括梳理箱(10)和位于所述梳理箱(10)进料口处的输入罗拉组件(30);
所述纺纱机构(20)包括可自由转动的纺纱管(21)和长丝筒(23),所述纺纱管(21)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梳理箱(10)的出料口下方,所述长丝筒(23)的长丝从所述纺纱管(21)的进料口进入并穿过;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纺纱管(21)下方的用于牵引纱线的输入罗拉组件(40)和纱线收卷装置(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管(21)进料口处还设置有漏斗状散纤维进料装置(24),且所述漏斗状散纤维进料装置(24)上的进料孔为螺旋状,所述长丝从进料孔进入所述纺纱管(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管(21)下端的出料口出固定连接有排风装置(25),所述排风装置(25)的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叶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由端包缠纺纱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延刚黄中煦黄龙陈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基列德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