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尺寸可控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自组装纤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648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尺寸可控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自组装纤维,属于天然高分子聚合纤维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静电自组装作用在海藻酸钠溶液和聚赖氨酸溶液界面中形成聚合物薄膜,在外力牵引下薄膜在界面中不断聚合形成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环保、方法简单、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海藻酸钠/聚赖氨酸纤维的直径与两种溶液的接触界面面积成正比,其柔韧性好、成丝率高、抗拉伸性强,适用于纺织工业、食品、医疗、抗菌材料和环境吸附材料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尺寸可控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自组装纤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尺寸可控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自组装纤维,属于天然高分子聚合纤维领域。
技术介绍
基于石油和煤产品的合成高分子制造出的各种丝、薄膜、日用品、轮胎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生产总值超过GDP总量的4%,已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主要材料。然而,石油基聚合物产生的塑料因为不可生物降解,其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据统计,海洋垃圾中,由植物纤维素为原料的报纸制品完全生物降解需要6周,而合成高分子塑料等废弃物的生物降解则需要长达450年之久。近几十年来,天然来源的高分子聚合材料由于其来源广泛、机械性能好、生物降解性好、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技术中,天然纤维材料主要通过自组装和静电纺丝等技术来完成。静电作用是指具有阴或阳离子的化合物与阳或阴离子化合物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的过程。目前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形成的一般为含有纳米纤维的凝胶状或块状材料,且大多需要添加许多交联剂(如氯化钙、氯化铝、多异氰酸酯等、戊二醛等)才能实现、机械性能较差。此外,静电纺丝技术对原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藻酸钠/聚赖氨酸自组装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是通过海藻酸钠溶液和聚赖氨酸溶液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进行自组装得到聚合膜,通过外力牵引聚合膜制备得到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藻酸钠/聚赖氨酸自组装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是通过海藻酸钠溶液和聚赖氨酸溶液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进行自组装得到聚合膜,通过外力牵引聚合膜制备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自组装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1~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自组装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赖氨酸溶液的浓度为0.1~50wt%。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自组装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钠溶液和聚赖氨酸溶液的体积比为5:1~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海藻酸钠/聚赖氨酸自组装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力牵引速度为0.5~500厘米/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海藻酸钠/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新黄鑫吴世嘉马朝阳王力陈静钰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