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62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上开设有柱形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容置槽和设置在第一容置槽上方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第一容置槽均呈圆柱状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容置槽直径大于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下端与第一容置槽上端相连通,所述模具主体上可拆卸连接有压环,所述压环呈圆环状设置,并且所述压环外径与第二容置槽直径相同,所述压环外侧壁与第二容置槽侧壁相贴合。当锻压机对坯料进行锻压时,锻压机通过压环对坯料的边缘处进行锻压,能够提升坯料边缘处受到的压强,使得坯料更加容易进入到第二容置槽侧壁与第二容置槽底壁之间的夹角处,从而便于坯料的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锻压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
技术介绍
锻压是锻造和冲压的合称,是利用锻压机的锤头、砧块或者是冲头对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成形加工方法。而在对坯料的锻压中,为了便于坯料锻压成特定的形状和尺寸,通常会使用锻压模具。现有技术中,如说明书附图1所述的一种锻压模具,包括模具体4,模具体4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坯料的放置腔41,放置腔41包括第一凹腔411以及设置在第一凹腔411上方的第二凹腔412,第一凹腔411和第二凹腔412均呈圆柱状设置,并且第一凹腔411上端和第二凹腔412的下端相连通,第二凹腔412的直径大于第一凹腔411的直降,从而使得放置腔41的纵截面为T形。将坯料放置在放置腔41内,使锻压机对坯料进行锻压,坯料首先会在第一凹腔411内成型为一个圆柱,坯料在第一凹腔411内成型后,会继续在第二凹腔412内成型,当坯料锻压完毕后,坯料即可成型为T形台。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坯料在第二凹腔内成型时,由于坯料在锻压机的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所述模具主体(1)上开设有柱形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容置槽(11)和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上方的第二容置槽(12),所述第一容置槽(11)和第一容置槽(11)均呈圆柱状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容置槽(12)直径大于第一容置槽(11),所述第二容置槽(12)下端与第一容置槽(11)上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压环(2),所述压环(2)呈圆环状设置,并且所述压环(2)外径与第二容置槽(12)直径相同,所述压环(2)外侧壁与第二容置槽(12)侧壁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包括模具主体(1),所述模具主体(1)上开设有柱形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容置槽(11)和设置在第一容置槽(11)上方的第二容置槽(12),所述第一容置槽(11)和第一容置槽(11)均呈圆柱状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容置槽(12)直径大于第一容置槽(11),所述第二容置槽(12)下端与第一容置槽(11)上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压环(2),所述压环(2)呈圆环状设置,并且所述压环(2)外径与第二容置槽(12)直径相同,所述压环(2)外侧壁与第二容置槽(12)侧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2)下端呈阶梯状设置,并且所述压环(2)外侧壁的高度大于压环(2)内侧壁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2)内侧壁下端边缘处设置有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环(2)内侧同轴设置有加强环(21),所述加强环(21)外径等于压环(2)内径,所述加强环(21)外侧壁与压环(2)内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环(21)高度与压环(2)内侧壁高度相同,所述加强环(21)内侧壁呈倾斜状设置,并且所述加强环(21)内侧壁下端与加强环(21)外侧壁下端相交并且加强环(21)下端呈尖锥状设置,所述加强环(21)上端面与压环(2)上端相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1)上还设置有压头(3),所述压头(3)上端与锻压机输出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压头(3)包括第一柱体(31)和设置在第一柱体(31)上方的第二柱体(32),所述第一柱体(31)和第二柱体(32)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柱体(31)直径等于压环(2)内径,并且所述第一柱体(31)高度与压环(2)高度相同所述第二柱体(32)直径等于压环(2)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坯料成型的锻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体(31)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滑块(33),多个所述滑块(33)沿第一柱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东盛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