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陶瓷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962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陶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金属陶瓷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刚玉陶瓷细粉10‑44份、铬镍合金纤维1‑40份,刚玉陶瓷骨料粒度在3‑0.1mm且材质是Al2O3≥70%,所述刚玉陶瓷细粉粒度在0.1‑0.001mm且材质是Al2O3≥70%。该金属陶瓷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金属陶瓷件制备过程中使用刚玉陶瓷骨料和刚玉陶瓷细粉,能有效的增加金属陶瓷件整体的耐磨性,同时也能极大程度上的提升金属陶瓷件的表面光泽度,使其具备很好的外观,通过在金属陶瓷件制备过程中使用铬镍合金纤维,能有效增加其自身的抗侵蚀能力和抗热震能力,因为铬合金具有高强度和抗腐蚀性的特性,与镍组组合后更加能够提升其抗侵蚀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陶瓷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陶瓷
,具体为一种金属陶瓷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陶瓷是由陶瓷和粘接金属组成的非均质的复合材料,将陶瓷和粘接金属研磨混合均匀,成型后在不活泼气氛中烧结,就可制得金属陶瓷,金属陶瓷兼有金属和陶瓷的优点,它密度小、硬度高、耐磨和导热性好,不会因为骤冷或骤热而脆裂,实现陶瓷与金属的有效连接可进一步扩大陶瓷的应用范围。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金属陶瓷件多数在硬度及其应用上进行调整,导致了金属陶瓷件的耐磨性、抗侵蚀能力和抗热震性能上能力不足的问题,会影响到陶瓷金属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故而提出一种金属陶瓷件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陶瓷件及其制备方法,具备耐磨性、抗侵蚀能力和抗热震性能好等优点,解决了陶瓷金属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耐磨性、抗侵蚀能力和抗热震性能好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陶瓷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刚玉陶瓷细粉10-44份、铬镍合金纤维1-40份。优选的,刚玉陶瓷骨料30份、刚玉陶瓷细粉30份、铬镍合金纤维40份。优选的,刚玉陶瓷骨料55份、刚玉陶瓷细粉44份、铬镍合金纤维1份。优选的,刚玉陶瓷骨料粒度在3-0.1mm且材质是Al2O3≥70%,所述刚玉陶瓷细粉粒度在0.1-0.001mm且材质是Al2O3≥70%。优选的,铬镍合金纤维的纤维长度为1-100mm,材质是Cr≥1%、Ni≥1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陶瓷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放入陶瓷磨粉机内进行粉碎,直至将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粉碎至粒度在3-0.1mm这个区间值内留作备用,同时将刚玉陶瓷细粉10-44份放入陶瓷磨粉机粉碎至粒度在0.1-0.001mm这个区间值内留作备用,同时取纤维长度为1-100mm的铬镍合金纤维1-40份原料留作备用;2)将上述步骤中准备好的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粉碎后材料、刚玉陶瓷细粉10-44份粉碎后材料和铬镍合金纤维1-40份原料按照具体配比进行材料的称重,然后将称重后所得到的具体重量的刚玉陶瓷骨料、刚玉陶瓷细粉和铬镍合金纤维放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工作,混合搅拌时间控制在20-40min之间,才能保证混合的均匀,最终得到混合后的粉末混合材料,留作备用;3)将上述步骤得到的粉末混合材料转移至压力成型机内施加压力得到压坯,压坯成型的压力为10-30MPa,保压时间为1-3分钟;4)将上述步骤得到的压坯放置进烧结炉内进行烧结,烧结时在1000℃~1600℃下保温1小时~3小时,冷却后出炉得到最终的成品。(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陶瓷件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金属陶瓷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金属陶瓷件制备过程中使用刚玉陶瓷骨料和刚玉陶瓷细粉,能有效的增加金属陶瓷件整体的耐磨性,同时也能极大程度上的提升金属陶瓷件的表面光泽度,使其具备很好的外观。2、该金属陶瓷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金属陶瓷件制备过程中使用铬镍合金纤维,能有效增加其自身的抗侵蚀能力和抗热震能力,因为铬合金具有高强度和抗腐蚀性的特性,与镍组组合后更加能够提升其抗侵蚀的能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金属陶瓷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刚玉陶瓷骨料30份、刚玉陶瓷细粉30份、铬镍合金纤维40份。一种金属陶瓷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放入陶瓷磨粉机内进行粉碎,直至将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粉碎至粒度在3-0.1mm这个区间值内留作备用,同时将刚玉陶瓷细粉10-44份放入陶瓷磨粉机粉碎至粒度在0.1-0.001mm这个区间值内留作备用,同时取纤维长度为1-100mm的铬镍合金纤维1-40份原料留作备用,刚玉陶瓷骨料和刚玉陶瓷细粉,能有效的增加金属陶瓷件整体的耐磨性,同时也能极大程度上的提升金属陶瓷件的表面光泽度,使其具备很好的外观;2)将上述步骤中准备好的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粉碎后材料、刚玉陶瓷细粉10-44份粉碎后材料和铬镍合金纤维1-40份原料按照具体配比进行材料的称重,然后将称重后所得到的具体重量的刚玉陶瓷骨料、刚玉陶瓷细粉和铬镍合金纤维放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工作,混合搅拌时间控制在20-40min之间,才能保证混合的均匀,最终得到混合后的粉末混合材料,留作备用,铬镍合金纤维,能有效增加其自身的抗侵蚀能力和抗热震能力,因为铬合金具有高强度和抗腐蚀性的特性,与镍组组合后更加能够提升其抗侵蚀的能力;3)将上述步骤得到的粉末混合材料转移至压力成型机内施加压力得到压坯,压坯成型的压力为10-30MPa,保压时间为1-3分钟;4)将上述步骤得到的压坯放置进烧结炉内进行烧结,烧结时在1000℃~1600℃下保温1小时~3小时,冷却后出炉得到最终的成品。实施例二:一种金属陶瓷件,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刚玉陶瓷骨料55份、刚玉陶瓷细粉44份、铬镍合金纤维1份。一种金属陶瓷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放入陶瓷磨粉机内进行粉碎,直至将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粉碎至粒度在3-0.1mm这个区间值内留作备用,同时将刚玉陶瓷细粉10-44份放入陶瓷磨粉机粉碎至粒度在0.1-0.001mm这个区间值内留作备用,同时取纤维长度为1-100mm的铬镍合金纤维1-40份原料留作备用,刚玉陶瓷骨料和刚玉陶瓷细粉,能有效的增加金属陶瓷件整体的耐磨性,同时也能极大程度上的提升金属陶瓷件的表面光泽度,使其具备很好的外观;2)将上述步骤中准备好的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粉碎后材料、刚玉陶瓷细粉10-44份粉碎后材料和铬镍合金纤维1-40份原料按照具体配比进行材料的称重,然后将称重后所得到的具体重量的刚玉陶瓷骨料、刚玉陶瓷细粉和铬镍合金纤维放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混合工作,混合搅拌时间控制在20-40min之间,才能保证混合的均匀,最终得到混合后的粉末混合材料,留作备用,铬镍合金纤维,能有效增加其自身的抗侵蚀能力和抗热震能力,因为铬合金具有高强度和抗腐蚀性的特性,与镍组组合后更加能够提升其抗侵蚀的能力;3)将上述步骤得到的粉末混合材料转移至压力成型机内施加压力得到压坯,压坯成型的压力为10-30MPa,保压时间为1-3分钟;4)将上述步骤得到的压坯放置进烧结炉内进行烧结,烧结时在1000℃~1600℃下保温1小时~3小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陶瓷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刚玉陶瓷细粉10-44份、铬镍合金纤维1-4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陶瓷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刚玉陶瓷细粉10-44份、铬镍合金纤维1-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陶瓷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玉陶瓷骨料30份、刚玉陶瓷细粉30份、铬镍合金纤维4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陶瓷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玉陶瓷骨料55份、刚玉陶瓷细粉44份、铬镍合金纤维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陶瓷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刚玉陶瓷骨料粒度在3-0.1mm且材质是Al2O3≥70%,所述刚玉陶瓷细粉粒度在0.1-0.001mm且材质是Al2O3≥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陶瓷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铬镍合金纤维的纤维长度为1-100mm,材质是Cr≥1%、Ni≥10%。


6.一种金属陶瓷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刚玉陶瓷骨料10-5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利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