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炼
,特别涉及一种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
技术介绍
高炉闷炉是指高炉长期停产又不需要更换或修理,是高炉配套热风炉的一种状态,闷炉就是热风炉停止燃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高炉闷炉期间炉缸区域没有风量入炉,焦炭燃烧基本停止,不能持续给炉缸区域提供热量。同时,在高炉闷炉期间,出于保护冷却设备和炉缸耐材、以及防止安全事故的需要,不能同步停止炉缸区域的冷却,虽然可以采取降低炉缸区域的冷却水量的措施,但是仍然会导致炉缸区域的部分热量流失,造成炉缸区域焦炭和滞留渣铁温度大幅下降。当高炉闷炉后进行高炉送风时,新生成的渣铁流入炉缸,但由于炉缸区域焦炭和滞留渣铁温度过低,会大量吸收新生成渣铁的热量,导致新生成渣铁的温度下降,使得新生成渣铁的流动性变差而不能实现流动。并且,在温度下降过程中又会结成新的渣壳,使得新生成的渣铁无法全部排出,逐步堆积在炉缸内,导致高炉炉缸孔隙率变小,高炉不接受风量,从而使得高炉送风恢复时间变长,恢复期间焦比和燃料比消耗升高。因此,开发一种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保证高炉闷炉期间炉缸热量储备充足,以降低高炉送风恢复时间、恢复期间焦比和燃料比,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在高炉开炉送风前设定时间开铁口;2)将氧枪埋入铁口; >3)将铁口封堵;4)接通氧枪的风管和氧管,向氧枪内通入空气和氧气;5)高炉送风后,增加空气和氧气的通入量;6)当氧枪的头部熔损堵塞后,停止通入空气;7)当氧枪烧损后,停止通入氧气,拔出氧枪,堵上铁口。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1)在高炉开炉送风前设定时间开铁口,包括:在高炉开炉送风前24小时,用直径100mm的变径钻头钻铁口,钻至见焦炭,然后用氧气烧铁口至铁口前端烧出空间,以获取直径100mm的铁口。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2)将氧枪埋入铁口,包括:在氧枪插入铁口前,从氧枪上距氧枪头部端面2500mm处的位置开始至距氧枪头部端面500mm处的位置,用14#铅丝在氧枪上分别缠绕5圈,且每相邻的两圈铅丝的间隔为500mm,从氧枪上距氧枪头部端面2500mm处的位置开始至距氧枪头部端面500mm处的位置,用5mm石棉绳在氧枪上分别缠绕5段,且每相邻的两个石棉绳缠绕段的头部间隔为500mm,每个石棉绳缠绕段的长度大于等于500mm,用有水炮泥包裹氧枪及其上缠绕的石棉绳,在有水炮泥外用塑料袋进行固定,将氧枪头部倾斜向下插入铁口孔道深度设定距离处,且使氧枪头部与炉缸内的红焦炭留有空隙。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3)将铁口封堵,包括:利用木棍将铁口从里到外用水泥填实,在铁口的外侧四周用水泥覆盖封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水泥填实深度大于等于200mm。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通入氧枪的空气和氧气的压力比为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4)和步骤5)中,在向氧枪内通入空气和氧气时,控制氧枪内的空气的实时压力大于等于氧气的实时压力。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4)和步骤5)中,在向氧枪内通入空气和氧气时,控制氧枪内的空气压力和氧气压力均大于高炉炉内压力。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在高炉送风后,依次增加空气和氧气的通入量,且控制通入氧枪后的空气和氧气的压力比为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的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能够在高炉闷炉后期对炉缸进行加热,能够弥补高炉闷炉期间炉缸区域热损失,保证高炉闷炉期间炉缸热量储备充足,降低高炉送风恢复时间、恢复期间焦比和燃料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氧枪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高炉开炉送风前设定时间开铁口;2)将氧枪埋入铁口;3)将铁口封堵;4)接通氧枪的风管和氧管,向氧枪内通入空气和氧气;5)高炉送风后,增加空气和氧气的通入量;6)当氧枪的头部熔损堵塞后,停止通入空气;7)当氧枪烧损后,停止通入氧气,拔出氧枪,堵上铁口。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的步骤及原理进行具体说明。具体地,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步骤1)在高炉开炉送风前设定时间开铁口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在高炉开炉送风前24小时,用直径100mm的变径钻头钻铁口,钻至见焦炭,然后用氧气烧铁口至铁口前端烧出空间,以获取直径100mm的铁口。其中,将铁口直径设置为100mm,能够方便氧枪插入和密封煤气。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步骤2)将氧枪埋入铁口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在氧枪插入铁口前,从氧枪上距氧枪头部端面2500mm处的位置开始至距氧枪头部端面500mm处的位置,用14#铅丝在氧枪上分别缠绕5圈,且每相邻的两圈铅丝的间隔为500mm,从氧枪上距氧枪头部端面2500mm处的位置开始至距氧枪头部端面500mm处的位置,用5mm石棉绳在氧枪上分别缠绕5段,且每相邻的两个石棉绳缠绕段的头部间隔为500mm,每个石棉绳缠绕段的长度大于等于500mm,用有水炮泥包裹氧枪及其上缠绕的石棉绳,在有水炮泥外用塑料袋进行固定,将氧枪头部倾斜向下插入铁口孔道深度设定距离处,且使氧枪头部与炉缸内的红焦炭留有空隙。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在利用有水炮泥包裹氧枪前,先使用铅丝和石棉绳对氧枪进行缠绕,能够提高有水炮泥对氧枪的包覆性,避免有水炮泥脱落,有效提高煤气密封性。同时,在使用铅丝和石棉绳对氧枪进行缠绕时,先在氧枪上缠绕铅丝,而后在氧枪上缠绕石棉绳,并使每个石棉绳缠绕段两端均覆盖铅丝,能够增加外部缠绕的石棉绳与氧枪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在氧枪插入铁口时外部缠绕的石棉绳脱落,从而防止有水炮泥脱落。此外,在有水炮泥外用塑料袋进行固定,能够防止有水炮泥过早脱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在高炉开炉送风前设定时间开铁口;/n2)将氧枪埋入铁口;/n3)将铁口封堵;/n4)接通氧枪的风管和氧管,向氧枪内通入空气和氧气;/n5)高炉送风后,增加空气和氧气的通入量;/n6)当氧枪的头部熔损堵塞后,停止通入空气;/n7)当氧枪烧损后,停止通入氧气,拔出氧枪,堵上铁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在高炉开炉送风前设定时间开铁口;
2)将氧枪埋入铁口;
3)将铁口封堵;
4)接通氧枪的风管和氧管,向氧枪内通入空气和氧气;
5)高炉送风后,增加空气和氧气的通入量;
6)当氧枪的头部熔损堵塞后,停止通入空气;
7)当氧枪烧损后,停止通入氧气,拔出氧枪,堵上铁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在高炉开炉送风前设定时间开铁口,包括:
在高炉开炉送风前24小时,用直径100mm的变径钻头钻铁口,钻至见焦炭,然后用氧气烧铁口至铁口前端烧出空间,以获取直径100mm的铁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炉闷炉期间加热炉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将氧枪埋入铁口,包括:
在氧枪插入铁口前,从氧枪上距氧枪头部端面2500mm处的位置开始至距氧枪头部端面500mm处的位置,用14#铅丝在氧枪上分别缠绕5圈,且每相邻的两圈铅丝的间隔为500mm,从氧枪上距氧枪头部端面2500mm处的位置开始至距氧枪头部端面500mm处的位置,用5mm石棉绳在氧枪上分别缠绕5段,且每相邻的两个石棉绳缠绕段的头部间隔为500mm,每个石棉绳缠绕段的长度大于等于500mm,用有水炮泥包裹氧枪及其上缠绕的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虎拴,巩黎伟,赵新民,陈树文,郑伟,宋建忠,刘太林,陈国安,胡志鸿,王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