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955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废渣收集装置,所述废渣收集装置下方设置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与钢渣仓连接,钢渣仓底部设置卸料口,钢渣仓的卸料口下方设置第二皮带输送机,第二皮带输送机与水泥生料调配库连通;所述废渣收集装置包括渣斗,渣斗上方对应设置刮板输送机和水浴式出渣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垃圾电站废渣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主要方式为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焚烧处理由于可以实现最大的减量、热能利用和占用很小的土地,焚烧处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垃圾焚烧电站的灰渣处理系统特点有:灰渣含有害物质,排量少、排放点分散等。垃圾焚烧电站的锅炉和急冷塔会产生废渣,由于废渣中含有重金属,目前对于废渣的处理方式都是采用固化后填埋方式,专利技术人发现,这种处理废渣的方式需要加入大量其他物质,将废渣中所含的重金属化合成稳定的物质,防止重金属的溶出,这种方式无法大比例减容,需要巨大的填埋空间,随着电厂运行时间的增加,处理成本随之大幅上升。而且,若对废渣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该装置可以将废渣由锅炉和急冷塔收集后,输送至钢渣仓储存,而后通过钢渣仓下方的输送机运送至水泥生料调配库,进而将废渣和水泥制造原料进行有机结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废渣收集装置,所述废渣收集装置下方设置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与钢渣仓连接,钢渣仓底部设置卸料口,钢渣仓的卸料口下方设置第二皮带输送机,第二皮带输送机与水泥生料调配库连通;所述废渣收集装置包括渣斗,渣斗上方对应设置刮板输送机和水浴式出渣机。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刮板输送机位于急冷塔的灰渣出口下方。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刮板输送机倾斜设置。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水浴式出渣机对应设置于锅炉底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渣斗底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电动棒条阀。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和钢渣仓之间设置斗式提升机。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与斗式提升机连接,所述钢渣仓顶部设置进料口,进料口设置于斗式提升机的出料端下方。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卸料口处设置手动插板阀和电动双向插板阀。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钢渣仓顶部设置仓顶布袋除尘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钢渣仓顶部设置料位计。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废渣处理系统,将废渣由锅炉和急冷塔收集后,输送至钢渣仓储存,而后通过钢渣仓下方的输送机运送至水泥生料调配库,进而将废渣和水泥制造原料进行有机结合,生成其他建材等,既可以大大减少炉渣填埋场的配套库容,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技术的废渣处理系统,可将各锅炉和急冷塔产生的废渣集中收集,而后在钢渣仓顶部进行布袋除尘,不会因废渣处理产生的灰尘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废渣处理系统示意图;图中:1刮板输送机,2水浴式出渣机,3渣斗,4第二皮带输送机,5电动棒条阀,6第一皮带输送机,7斗式提升机,8钢渣仓,9仓顶布袋除尘器,10电动双向插板阀,11料位计,12手动插板阀。为显示各部位位置而夸大了互相间间距或尺寸,示意图仅作示意使用。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本技术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为了方便叙述,本技术中如果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解释部分:本技术中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连接,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本技术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废渣收集装置,每一废渣收集装置对应接收一锅炉的废渣,废渣收集装置下方设置第一皮带输送机6,第一皮带输送机6与斗式提升机7连接,斗式提升机7的出料端下方设置钢渣仓8。废渣收集装置包括渣斗3,渣斗3上方对应设置刮板输送机1、水浴式出渣机2。每一锅炉的废渣均由一渣斗进行储存,本实施例中设置三个锅炉,如图1中虚线方框内即对应一个锅炉的废渣收集装置,三个锅炉的废渣收集装置如图1中右侧并排设置。刮板输送机1位于急冷塔的灰渣出口下方,将急冷塔灰渣经刮板输送机1输送至渣斗3;本实施例中,刮板输送机1倾斜设置。水浴式出渣机2对应设置于锅炉底部,锅炉底渣经由排渣口进入水浴式出渣机,在水浴式出渣机中将底渣冷却,冷却后的锅炉底渣由水浴式出渣机的出口进入渣斗3。渣斗3设置于第一皮带输送机6上方,渣斗3底部设置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电动棒条阀5,可以控制渣斗出渣的量。本实施例的钢渣仓容积为200立方米。钢渣仓8顶部设置进料口,进料口设置于斗式提升机的出料端下方,各渣斗收集的废渣经由第一皮带输送机、斗式提升机7输送至钢渣仓8储存。钢渣仓8底部设置卸料口,卸料口处设置手动插板阀12和电动双向插板阀10,可以控制出渣与否以及出渣的量;钢渣仓8的卸料口下方设置第二皮带输送机4,第二皮带输送机与水泥生料调配库连通,将废渣运输至水泥生料调配库,作为配料综合利用。水泥生料调配库可为储仓结构形式。钢渣仓8顶部设置仓顶布袋除尘器9,气体经由仓顶布袋除尘器过滤净化后排放至大气。仓顶布袋除尘器采用已知布袋除尘器即可。钢渣仓8顶部设置料位计11,可以检测其内储存废渣的容量。本实施例的废渣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如下:各个锅炉底渣经排渣口排出,直接进入位于炉底的水浴式出渣机2中。在水浴式出渣机中,热渣与冷却水充分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多个废渣收集装置,所述废渣收集装置下方设置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与钢渣仓连接,钢渣仓底部设置卸料口,钢渣仓的卸料口下方设置第二皮带输送机,第二皮带输送机与水泥生料调配库连通;所述废渣收集装置包括渣斗,渣斗上方对应设置刮板输送机和水浴式出渣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多个废渣收集装置,所述废渣收集装置下方设置第一皮带输送机,所述第一皮带输送机与钢渣仓连接,钢渣仓底部设置卸料口,钢渣仓的卸料口下方设置第二皮带输送机,第二皮带输送机与水泥生料调配库连通;所述废渣收集装置包括渣斗,渣斗上方对应设置刮板输送机和水浴式出渣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刮板输送机位于急冷塔的灰渣出口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刮板输送机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浴式出渣机对应设置于锅炉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电站废渣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然江山傅钧刘冰盖东飞李美惠栾昕王潇晨李景文孙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