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不锈钢炒锅的纳米级涂层
本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电器
,具体涉及用于不锈钢炒锅的纳米级涂层。
技术介绍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在进行实物烹饪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有明火加热、电磁感应加热、微波加热、红外光波加热等,不同的加热方式带给食物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例如,炒锅主要用作煎或炒食物,但也可以用作蒸、炖、炸等其他不同的烹饪方法。而炒锅在烹饪结束后,其内腔残留的油脂和污物清洁麻烦,尤其在局部位置出现高温碳化,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体验感较差。市场上的炒锅常采用不锈钢材质,一方面是因为食品级不锈钢外观给人以健康安全的启示,另一方面不锈钢的高耐蚀性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因此,针对不锈钢内腔的易清洁性被作为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在不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应用场景中,不锈钢表面的易清洁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利用氟化学不沾原理很容易实现,如在售的3M公司的ECC-8010;但在直接与食品接触的领域,同时有高温环境和水蒸汽存在的苛刻条件下,现有涂层不太适用,无法长期承受高温和水蒸汽同时存在的环境的破坏。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不锈钢炒锅的纳米级涂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成分:醋酸正丁酯40-55份、乙酸丁酸纤维素10-20份、质量浓度为20-35%的聚硅氮烷溶液10-20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1-6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5-2份、热塑性丙烯酸酯1-6份、纳米氧化铝溶胶5-1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不锈钢炒锅的纳米级涂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成分:醋酸正丁酯40-55份、乙酸丁酸纤维素10-20份、质量浓度为20-35%的聚硅氮烷溶液10-20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1-6份、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5-2份、热塑性丙烯酸酯1-6份、纳米氧化铝溶胶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级涂层,其特征在于,用于不锈钢炒锅的纳米级涂层,原料包括以下按质量份数计的成分:醋酸正丁酯45-50份、乙酸丁酸纤维素16-20份、质量浓度为25-35%的聚硅氮烷溶液13-27份、聚醚改性聚硅氧烷2.5-4份、3-氨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战,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