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滑冰成了越来越多人喜爱的运动,并且人们对滑冰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冬天。而传统的真冰冰场缺点明显,比如:基础设施要求严格,需要大功率配电;需要氟利昂等制冷剂和大功率的制冷设备,对环境污染严重;施工成本高,维护成本高。相反,仿真冰冰场却有着非常多的优点:无有毒有害气体,可以回收利用;成本低,易施工,易维修;有着与高质量真冰相似的感觉;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仿真冰材料优势明显,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其滑动摩擦系数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目前已有的仿真冰大多数是聚乙烯或其他聚酯树脂合成,C、H、O结构本身摩擦系数就高,聚乙烯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聚氨酯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8,聚脲的滑动摩擦系数更是高达1,这与高质量真冰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减少补强剂的使用可以稍微降低材料的滑动摩擦系数,但是会对其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仿真冰材料。鉴于此,目前亟待找出一种低滑动摩擦系数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环氧树脂进行氟化改性,制备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适用于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冰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降低仿真冰材料的滑动摩擦系数,本专利技术设计对环氧树脂进行氟化改性,以降低仿真冰材料的滑动摩擦系数。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氟化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催化剂、交联剂、补强剂搅拌均匀后进行浇注并固化成型,制备得到邵A硬度为70-90的仿真冰材料;通过氟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进一步参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氟化层,进而降低材料表面的滑动摩擦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氟化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催化剂、交联剂、补强剂搅拌均匀后进行浇注并固化成型,制备得到邵A硬度为70-90的仿真冰材料;通过氟化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进一步参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氟化层,进而降低材料表面的滑动摩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原料:氟化环氧树脂、环氧树脂、催化剂、交联剂、补强剂。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环氧树脂通过氟硅烷和环氧树脂的反应制备,所述氟硅烷为氨基二甲基五氟苯基硅烷、羧基化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一种或复配;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复配。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通过一种氟化环氧树脂的制备装置,在装有回流冷凝管、搅拌器、温度计和通氮气装置的瓶中,加入摩尔比1∶1:至1∶2的氟硅烷和环氧树脂,于150℃搅拌反应2-3h,然后加入催化剂升温至180℃搅拌反应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分离提纯后,即得产物。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氟化环氧树脂型仿真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一种氟化环氧树脂的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两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杆(26),所述支撑杆(26)的顶部设置有瓶身(8),所述底座(1)顶部的一侧设置有水仓(4),所述水仓(4)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输入端与水仓(4)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水泵(5)的输出端设置有冷却管(20),且冷却管(20)缠绕在瓶身(8)的外侧,且冷却管(20)远离水泵(5)的一端与水仓(4)的内部相互连接,所述瓶身(8)底部远离水仓(4)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22),一组所述支撑杆(26)靠近出料口(2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23),所述安装板(23)的内部套设有提纯漏斗(24),所述底座(1)底部远离水仓(4)的一侧设置有收集槽(25),且收集槽(25)位于提纯漏斗(24)正下方,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设置有转动杆(14),且转动杆(14)延伸至瓶身(8)的内部,所述转动杆(14)外侧的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勇,董娟,郑东艳,
申请(专利权)人:万体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