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路性能测试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耳蜗电极极阵联 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耳蜗是目前仿生学科技含量最高的一种电子装置,主要用于帮助配戴 助听器效果不好或者根本无效的极重度、全聋患者。人工耳蜗它将声波转换成 微弱的电流信号,并将此电流信号传到内耳(耳蜗)中,电极刺激耳蜗里面不 同位置的听神经纤维,听神经纤维受到电流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将神经 冲动传到大脑,在大脑中形成听觉。在整个人工耳蜗系统中,体内植入装置是最关键的部分,言语处理器只有 通过它才能刺激听神经纤维,实现听觉的恢复。人工耳蜗中的电极极阵联是直 接刺激听觉神经,它的电气性能直接影响到人工耳蜗植入装置的效果,因此在 生产过程中,对电极极阵联的检验,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电极极阵联本身具 有直径、测试点间距小、柔软怕挤压等特点,所以对极阵联的电极测试比较困 难。而现有的电极极阵联测试装置,它采用弹簧探针对电极进行测试,探针弹 力大、探针头部不适合极阵联的圆柱面接触,而且测试点间距较大,装置结构 复杂,不便操作和维护,很不安全,生产成本也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耳蜗电极极阵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3)、弹针座(1)、(7)、弹针(5)、(6),弹针座(1)为纵向设有数个平行针槽(12)的矩形块,矩形块的一角设有与针槽(12)垂直相交的通槽(13);弹针座(7)为一矩形块,其顶面设有滑槽(16)、侧面固接调节板(8),滑槽(16)内设有数个平行针槽(14)的滑块(10);弹针座(1)、(7)两两相对由螺钉(2)固定设置在底板(3)上;弹针(5)、(6)为数个且平行两排设置在针槽(12)、(14)内,其一端与底板(3)焊接;底板(3)下固接排插座(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敏,王澄,孙增军,贺光明,张伟,徐世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