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36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铲车移动连接流化槽,所述流化槽为两端封闭的V形槽或U形槽,在底部和侧面设置有带孔的喷射水管,喷射水管穿过流化槽的端面与供水管道连接,流化槽的出浆口通过渣浆泵、管道与压滤机的入口连接,压滤机的出渣口与皮带输送机对接,压滤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流化槽、渣浆泵、管道、压滤机、皮带输送机,使粉状废弃渣流态化,经渣浆泵输送、压滤机压滤后,泥饼皮带输送至堆场,压滤水入蓄水池重新循环利用,取消了粉状废弃渣用汽车外运的环节,避免路面二次污染,节省了清扫、运输费用,并且结构简单,能耗低,易操作,粉状废弃渣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状废弃物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冶金工业长流程大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状废弃渣。如选矿的尾沙、高炉沉淀池水渣、转炉污泥等。这些粉状废弃渣通常用汽车运送至指定堆场集中处理。在转运过程中,干的、湿的粉状废弃渣不可避免的会洒落在马路上,造成路面污渍、扬尘,清扫困难。随着国家对环境整治的深入,环保要求的日渐提高,对粉状废弃渣的运输处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做法必须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与现有设施组合,引入流化槽、渣浆泵、压滤机、皮带输送机,避免粉状废弃渣用汽车外运,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处理效果好,避免粉状废弃渣二次污染的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包括铲车、流化槽、管道、渣浆泵、压滤机、皮带输送机、蓄水池,其特征在于,铲车移动连接流化槽,所述流化槽为两端封闭的V形槽或U形槽,在底部和侧面设置有带孔的喷射水管,喷射水管穿过流化槽的端面与供水管道连接,流化槽的出浆口通过渣浆泵、管道与压滤机的入口连接,压滤机的出渣口与皮带输送机对接,压滤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连接。优选的,所述喷射水管终端封闭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喷孔。优选的,所述底部喷射水管沿管身长度方向至少三排喷孔,喷孔朝上,沿管身弧面扇形间隔分布。优选的,所述底部喷射水管沿水平方向呈2°~4°倾斜角布置。为了防止障碍物堵塞出浆口和浆液流畅,所述流化槽内设置有筛网。进一步的,所述筛网网孔为40mm~60mm。为了防止筛网腐蚀,提高使用寿命,所述筛网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为了便于观察和操作,所述流化槽的外侧支架上设置有安全通道。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流化槽充水:开启供水管道上的阀门,通过底部和侧面设置的喷射水管向呈V形或U形的流化槽内连续供水,供水压力为0.4MPa~0.6MPa;S2,流化粉状废弃渣:用铲车铲取粉状废弃渣,投入流化槽,流态化,渣水混合比为30~60:100;S3,启动渣浆泵:将流态化渣水混合物通过管道抽送到压滤机的入口;S4,启动压滤机、皮带输送机:压滤后的泥饼从压滤机的出渣口落入皮带输送机送至堆场,同时压滤水通过管道流入蓄水池。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流化槽、渣浆泵、管道、压滤机、皮带输送机,使粉状废弃渣流态化,经渣浆泵输送、压滤机压滤后,泥饼皮带输送至堆场,压滤水入蓄水池重新循环利用,取消了粉状废弃渣用汽车外运的环节,避免路面二次污染,节省了清扫、运输费用,并且结构简单,能耗低,易操作,粉状废弃渣处理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俯视图。图2是图1中流化槽结构左视图。图3是图2中流化槽结构右视图。图中:1、铲车;2、流化槽;201、供水管道;202、喷射水管;203、筛网;204、喷孔;3、阀门;4、管道;5、渣浆泵;6、压滤机;7、皮带输送机;8、蓄水池;9、堆场;10、支架;11、安全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3,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包括铲车1、流化槽2、管道4、渣浆泵5、压滤机6、皮带输送机7、蓄水池8,其特征在于,铲车1移动连接流化槽2,所述流化槽2为两端封闭的V形槽或U形槽,在底部和侧面设置有带孔的喷射水管202,喷射水管202穿过流化槽2的端面与供水管道201连接,流化槽2的出浆口通过渣浆泵5、管道4与压滤机6的入口连接,压滤机6的出渣口与皮带输送机7对接,压滤机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4与蓄水池8连接。所述喷射水管202终端封闭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喷孔204。所述底部喷射水管202沿管身长度方向至少三排喷孔204,喷孔204朝上,沿管身弧面扇形间隔分布。所述底部喷射水管202沿水平方向呈2°~4°倾斜角布置。所述流化槽2内设置有筛网203。所述筛网203网孔为40mm~60mm。所述筛网203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流化槽2的外侧支架10上设置有安全通道11。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流化槽2充水:开启供水管道201上的阀门3,通过底部和侧面设置的喷射水管202向呈V形或U形的流化槽2内连续供水,供水压力为0.4MPa~0.6MPa;S2,流化粉状废弃渣:用铲车1铲取粉状废弃渣,投入流化槽2,流态化,渣水混合比为30~60:100;S3,启动渣浆泵5:将流态化渣水混合物通过管道4抽送到压滤机6的入口;S4,启动压滤机6、皮带输送机7:压滤后的泥饼从压滤机6的出渣口落入皮带输送机7送至堆场9,同时压滤水通过管道4流入蓄水池8。如图1所示,用铲车1铲取粉状废弃渣,移动至流化槽2投入。流化槽2采用两端封闭的V形槽(详见图3)或U形槽,用钢板制成,通过角钢或圆钢支架10固定(详见图2、图3),里面安装有焊管或无缝钢管制成的喷射水管202,喷射水管202穿过流化槽2的一端面与供水管道201连接,开启供水管道201上的阀门3,通过喷射水管202向流化槽2内连续供水,供水压力为0.4MPa~0.6MPa。在流化槽2内的两个侧面安装有带孔的喷射水管202,侧面喷射水管202沿管身长度方向钻有喷孔204,喷孔204朝下方,最佳为三至五排喷孔204,终端封闭面钻有喷孔204,最佳为三至五个喷孔204(详见图2、图3),以便供水快速稀释投入的粉状废弃渣。在流化槽2的底部安装有带孔的喷射水管202,底部喷射水管202沿管身长度方向钻有喷孔204,喷孔204朝上,最佳为三至五排喷孔204,沿管身弧面扇形间隔分布,终端封闭面钻有喷孔204,最佳为三至八个喷孔204(详见图2、图3),以便喷射水搅动,快速流态化粉状废弃渣,使渣水混合比为30~60:100。在流化槽2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出浆口,出浆口焊接有管道4,再连接渣浆泵5,与压滤机6的入口连接。底部喷射水管202沿水平方向呈θ角为2°~4°倾斜布置(详见图2),以便渣水混合物向出浆口方向流动。启动渣浆泵5,可以将流态化渣水混合物通过管道4抽送到压滤机6的入口。为了防止杂物堵塞出浆口和浆液流畅,在流化槽2内底部喷射水管202上方安装有网孔为40mm~60mm的筛网203,以阻挡障碍物,保持下部流畅。筛网203最好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以提高筛网203的抗腐蚀能力。在压滤机6的出渣口下设置皮带输送机7,使压滤后的泥饼从压滤机6的出渣口落入皮带输送机7上,送至堆场9处理。在压滤机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4与蓄水池8连接,使压滤水通过管道4流入蓄水池8,循环利用。在流化槽2的外侧支架10上安装有钢结构安全通道11,以便日常观察和操作(详见图2、图3)。图2是图1中流化槽2结构左视图,图2中显示流化槽2通过支架10固定,上面焊接有安全通道11,从剖开面可以看到里面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包括铲车、流化槽、管道、渣浆泵、压滤机、皮带输送机、蓄水池,其特征在于,铲车移动连接流化槽,所述流化槽为两端封闭的V形槽或U形槽,在底部和侧面设置有带孔的喷射水管,喷射水管穿过流化槽的端面与供水管道连接,流化槽的出浆口通过渣浆泵、管道与压滤机的入口连接,压滤机的出渣口与皮带输送机对接,压滤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包括铲车、流化槽、管道、渣浆泵、压滤机、皮带输送机、蓄水池,其特征在于,铲车移动连接流化槽,所述流化槽为两端封闭的V形槽或U形槽,在底部和侧面设置有带孔的喷射水管,喷射水管穿过流化槽的端面与供水管道连接,流化槽的出浆口通过渣浆泵、管道与压滤机的入口连接,压滤机的出渣口与皮带输送机对接,压滤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蓄水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水管终端封闭面设置有至少三个喷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喷射水管沿管身长度方向至少三排喷孔,喷孔朝上,沿管身弧面扇形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喷射水管沿水平方向呈2°~4°倾斜角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状废弃渣流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槽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新敏欧阳文华周敏崔鸿根刘俊良刘富平王加文曾祥泉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