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处置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36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处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泵送至污泥调理罐进行搅拌调理得到预处理污泥;将预处理污泥泵入薄膜压滤机挤压脱水得到泥饼;将泥饼输送至低温干化设备进行干化处理;滤饼进入气化熔融炉气化熔融得到熔融渣和第一预处理烟气,熔融渣通过水淬后排出,第一预处理烟气通过旋风除尘器净化后经过空气预热器和余热锅炉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第一预处理烟气进入气体混合器,并向气体混合器内投加臭氧以进行混合氧化反应,得到第二预处理烟气;将第二预处理烟气送入喷淋吸收塔,并通过碱液以吸收第二预处理烟气中的氮硫氧化物,从而脱硫脱硝。将喷淋吸收塔排出的第二预处理烟气通过袋式除尘器净化后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处置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处置工艺。
技术介绍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最终产物,其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为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污泥处理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污泥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污水处理行业的一个瓶颈,同时也是各地方政府面临的难题,因此,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已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国外现有的污泥处理方法通常经过填埋法、堆肥法、干化法、到焚烧法这样一个过程。然而,在我国较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为将污泥脱水至含水量达到60%以下后填埋,这种方法不仅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存在污染泄露风险。堆肥法也会造成土壤或水体污染。目前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为干化结合焚烧的方法,然而,现有的污泥焚烧由于焚烧温度低,极易产生“世纪之毒”,即“二噁英”,常规的烟气处理设施无法有效去除“二噁英”。此外,污泥焚烧产生的飞灰属于危废,且废渣存在重金属析出风险。现有的污泥处理工艺复杂多样,但是没有一种能够彻底解决污泥污染的全流程工艺,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污泥深度脱水需要借助热源干化或者添加石灰等增固剂,从而导致污泥处理成本高,废水废气处理难度大,且添加石灰等增固剂,变相地增加了污泥产量,同时增加后续工艺难度和负荷。对于尾气处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还原法(SNCR)适用于特定温度(850℃-1050℃)和工作场所下的脱硝方式,其造价高,还原法对炉膛燃烧影响较大,对燃烧腔部件存在腐蚀,且存在氨逃逸而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此外,现有的污泥焚烧处理方法无法处理含水率达到96-99wt%的污泥,且对原料的热值要求高,能耗大,成本高,工艺复杂,控制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于专利技术一种污泥从含水率产生源头-污泥浓缩池开始,最终能够实现将污泥完全无害化、资源化、产品化的污泥处置工艺。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泥处置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泵送至污泥调理罐,并向所述污泥调理罐内添加无机调理剂,进行搅拌调理得到预处理污泥;将所述预处理污泥泵入薄膜压滤机进行挤压脱水,从而得到泥饼;将所述泥饼输送至低温干化设备进行干化处理;干化处理后的所述滤饼进入气化熔融炉,并经过气化熔融得到熔融渣和第一预处理烟气,所述熔融渣通过水淬后排出,所述第一预处理烟气通过旋风除尘器净化后依次进入空气预热器和余热锅炉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所述第一预处理烟气进入气体混合器,并向所述气体混合器内投加臭氧以进行混合氧化反应,得到第二预处理烟气;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烟气送入喷淋吸收塔,并通过所述喷淋吸收塔喷射碱液以吸收所述第二预处理烟气中的氮硫氧化物,从而完成第二预处理烟气的脱硫脱硝。将所述喷淋吸收塔排出的第二预处理烟气通过袋式除尘器净化后排放。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机调理剂为聚合氯化铝或聚合氯化铁,且所述聚合氯化铝或所述聚合氯化铁的添加量为绝干污泥的5-20wt%,且搅拌调理反应时间为15-30min。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薄膜压滤机进行挤压脱水的挤压压力处于1.4-2Mpa的范围内,且挤压时间为30-60min。在一个实施例中,经过挤压脱水后得到的所述泥饼的厚度为0.5-1.5cm,且所述泥饼的含水率为55-60wt%。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泥饼在所述低温干化设备内的干化温度为50-80℃,所述低温干化设备内的氧含量不大于12%,粉尘浓度小于60g/m3,且所述泥饼干化后的含水率不大于30wt%。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温干化设备的干化热源采用所述气化熔融炉产生废热加热的热水,且所述热水的温度为85-9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饼在所述气化熔融炉内依次经过干燥、气化、燃烧处理,以使滤饼中的有机质完全气化并氧化燃烧而得到所述熔融渣,对所述滤饼进行燃烧处理的温度为1200-130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处理烟气在进入所述旋风除尘器前进入飞灰熔融室以完全分解二噁英,并向所述飞灰熔融室内通入经过所述空气预热器预热的空气以使所述第一预处理烟气燃烧完全。在一个实施例中,向所述气体混合器内投加臭氧的投加量为1-3g/Nm3第一预处理烟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吸收塔喷射的所述碱液与所述第二预处理烟气的液气比为2-10L/m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之处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处置工艺能够直接处理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是实现污泥从产生到“零污染”资源化的全流程工艺。预处理污泥采用薄膜压滤机并通过隔膜挤压的这种成型方式避免了使用如石灰等增固剂,并充分地利用机械脱水这种低能耗的脱水方式,降低泥饼含水率,节省后续干化的能耗和规模,从而降低整个工艺的能耗和投资。并且低温干化设备的干化热源利用气化熔融炉产生废热加热的热水,避免了使用外部热源,从而显著降低了能耗,简化污泥处置工艺,有利于节约成本。污泥在气化熔融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污染物,污泥处置工艺采用臭氧作为氧化剂,能够充分氧化污泥熔融尾气中低价氮氧化物,并且通过碱液吸收酸性气体,多次进行净化处理,整个处理工艺无二次污染风险,有效避免了污染环境。此外,该污泥处置工艺使用的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控制难度低,运行维护成本低,有效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处置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介绍。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污泥处置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首先,将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泵送至污泥调理罐,以对污泥进行搅拌调理。根据本专利技术,该污泥处置工艺能够直接处理泥浓缩池内的污泥。污泥浓缩池内的污泥可以通过潜污泵或自吸离心泵提升,从而泵送至污泥调理罐。污泥泵送至污泥调理罐后,向污泥调理罐内添加无机调理剂,无机调理剂可以采用聚合氯化铝或聚合氯化铁。聚合氯化铝或聚合氯化铁的添加量为绝干污泥的5-20wt%。聚合氯化铝或聚合氯化铁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等作用,能够改变污泥的脱水性能,并且,采用无极调理剂能够有效避免常规PAM有机调理剂对压滤机滤布的堵塞,从而保证压滤机处理效率。添加完无机调理剂后,通过污泥调理罐对污泥调理罐内的污泥进行搅拌调理。搅拌调理反应时间为15-30min。由此,得到预处理污泥。之后,将预处理污泥泵入薄膜压滤机以进行挤压脱水。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离心渣浆泵将预处理污泥泵送至薄膜压滤机。由此,完成一次挤压脱水。离心渣浆泵的扬程为处于60-70m的范围内,优选为70m。离心渣浆泵的进料曲线与过滤曲线拟合,前期薄膜压滤机腔室是空的,离心渣浆泵扬程低,流量大。预处理污泥的进泥时间为5-15min。进泥结束后,通过薄膜压滤机对预处理污泥进行隔膜挤压。具体为,采用隔膜挤压泵泵入压滤机挤压水。隔膜挤压泵的扬程为处于160-200m的范围内。薄膜压滤机进行挤压脱水的挤压压力为处于1.4-2Mpa的范围内,并且挤压时间为处于30-50min的范围内。预处理污泥经过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处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将污泥浓缩池内的的污泥泵送至污泥调理罐,并向所述污泥调理罐内添加无机调理剂,进行搅拌调理得到预处理污泥;/n将所述预处理污泥泵入薄膜压滤机进行挤压脱水,从而得到泥饼;/n将所述泥饼输送至低温干化设备进行干化处理;/n干化处理后的所述滤饼进入气化熔融炉,并经过气化熔融得到熔融渣和第一预处理烟气,所述熔融渣通过水淬后排出,所述第一预处理烟气通过旋风除尘器净化后依次进入空气预热器和余热锅炉进行降温;/n降温后的所述第一预处理烟气进入气体混合器,并向所述气体混合器内投加臭氧以进行混合氧化反应,得到第二预处理烟气;/n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烟气送入喷淋吸收塔,并通过所述喷淋吸收塔喷射碱液以吸收所述第二预处理烟气中的氮硫氧化物,从而完成第二预处理烟气的脱硫脱硝。/n将所述喷淋吸收塔排出的第二预处理烟气通过袋式除尘器净化后排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处置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污泥浓缩池内的的污泥泵送至污泥调理罐,并向所述污泥调理罐内添加无机调理剂,进行搅拌调理得到预处理污泥;
将所述预处理污泥泵入薄膜压滤机进行挤压脱水,从而得到泥饼;
将所述泥饼输送至低温干化设备进行干化处理;
干化处理后的所述滤饼进入气化熔融炉,并经过气化熔融得到熔融渣和第一预处理烟气,所述熔融渣通过水淬后排出,所述第一预处理烟气通过旋风除尘器净化后依次进入空气预热器和余热锅炉进行降温;
降温后的所述第一预处理烟气进入气体混合器,并向所述气体混合器内投加臭氧以进行混合氧化反应,得到第二预处理烟气;
将所述第二预处理烟气送入喷淋吸收塔,并通过所述喷淋吸收塔喷射碱液以吸收所述第二预处理烟气中的氮硫氧化物,从而完成第二预处理烟气的脱硫脱硝。
将所述喷淋吸收塔排出的第二预处理烟气通过袋式除尘器净化后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调理剂为聚合氯化铝或聚合氯化铁,所述聚合氯化铝或所述聚合氯化铁的添加量为绝干污泥的5-20wt%,且搅拌调理反应时间为15-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压滤机进行挤压脱水的挤压压力处于1.4-2Mpa的范围内,且挤压时间为30-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污泥处置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陈传好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