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宇欣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藻类辅助处理技术的黑臭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361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藻类辅助处理技术的黑臭水处理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塔体的内部设有沉淀腔、生物腔、过滤腔和消毒腔,生物腔的顶端通过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分别贯通连接过滤腔和消毒腔,所述沉淀腔通过连通管贯通连接过滤腔,沉淀腔的一端贯通连接进水管,消毒腔的一端贯通连接出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个处理过程用到的沉淀腔、过滤腔、生物腔和消毒腔集中设置在塔体内,使得整个处理工艺集约在一起,能大幅降低设备投资数量,且整个处理装置所占用空间主要为塔体所占用的空间,厂房投资面积大幅降低,能进一步降低整个装置的推广使用成本,有利于整个装置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藻类辅助处理技术的黑臭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基于藻类辅助处理技术的黑臭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所谓黑臭是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黑臭状态是水体的一个极端状态,其本身的特点也与其他状态有很大不同,其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质,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已经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微藻生长过程需要大量吸收氮(N)、磷(P)等营养元素,可直接降低二/三级出水中N、P等污染物的含量。通过固定二氧化碳(CO2)、产生氧气(O2)、提高pH等间接作用,微藻还能创造出有效去除水中残留有机物和病原性微生物的环境条件,此外,微藻也具有吸附重金属和去除有机污染物等物质的功能。目前对黑臭水的处理多利用多种处理设备组成污水处理系统,利用污水处理系统对黑臭水进行分级处理,黑臭水处理质量较好。但是,这种处理方式需要建设大量的设备,设备投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藻类辅助处理技术的黑臭水处理装置,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2),其特征在于,塔体(1)的内部设有沉淀腔(3)、生物腔(8)、过滤腔(6)和消毒腔(10),所述过滤腔(6)和消毒腔(10)并列设在生物腔(8)和沉淀腔(3)的上方,过滤腔(6)设在消毒腔(10)的左侧,所述沉淀腔(3)设在生物腔(8)和过滤腔(6)以及消毒腔(10)的下方,所述生物腔(8)设在沉淀腔(3)和消毒腔(10)之间,生物腔(8)的顶端通过第一连通孔(7)和第二连通孔(9)分别贯通连接过滤腔(6)和消毒腔(10),所述沉淀腔(3)通过连通管(4)贯通连接过滤腔(6),沉淀腔(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藻类辅助处理技术的黑臭水处理装置,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2),其特征在于,塔体(1)的内部设有沉淀腔(3)、生物腔(8)、过滤腔(6)和消毒腔(10),所述过滤腔(6)和消毒腔(10)并列设在生物腔(8)和沉淀腔(3)的上方,过滤腔(6)设在消毒腔(10)的左侧,所述沉淀腔(3)设在生物腔(8)和过滤腔(6)以及消毒腔(10)的下方,所述生物腔(8)设在沉淀腔(3)和消毒腔(10)之间,生物腔(8)的顶端通过第一连通孔(7)和第二连通孔(9)分别贯通连接过滤腔(6)和消毒腔(10),所述沉淀腔(3)通过连通管(4)贯通连接过滤腔(6),沉淀腔(3)的一端贯通连接进水管(12),所述连通管(4)上安装有水泵(5),所述消毒腔(10)的一端贯通连接出水管(11);
所述过滤腔(6)是顶端敞口型结构,过滤腔(6)的顶端开口套设有密封盖(18),密封盖(18)的底端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吊杆(19),所有的所述吊杆(19)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与过滤腔(6)相配合的过滤组件(20);
所述生物腔(8)的底壁固定安装有光源(26),生物腔(8)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杆(22),两个所述固定杆(2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光催化剂附着网(25)、微藻载板(24)和光导介质(23);所述消毒腔(10)内设有紫外消毒灯(27);
所述进水管(12)上安装有药剂添加筒(13),所述沉淀腔(3)内腔上部设有絮凝搅拌机构(14);所述沉淀腔(3)的底端贯通连接排污管(15),所述排污管(15)的底端套设有密封塞(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藻类辅助处理技术的黑臭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18)的顶端左右对称设有扶手(21),所述扶手(21)是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藻类辅助处理技术的黑臭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3)的底壁固定连接有与排污管(15)相配合的导流斗(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藻类辅助处理技术的黑臭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6)是圆柱腔,所述过滤组件(20)包括第一内撑架(201)、第二内撑架(202)和第三内撑架(203),所述第一内撑架(201)、第二内撑架(202)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欣
申请(专利权)人:陈宇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