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环境治理用曝氧浮岛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治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水面环境治理用曝氧浮岛。
技术介绍
由于河流截污工程浩大,涉及面广,包括大量管网铺设、污水厂建设、人员动迁、河流周边生态修复、工厂企业排污控制等,其巨额的工程投资、漫长的工期与复杂的工程实施,使众多的河流主管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无力承担,而进展缓慢。目前常采用生态浮岛对河道进行污水处理,其能为生物生长提供生长空间,水生植物和水中的微生物协同作用,形成立体处理效果,提高处理效率,可以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经济效益高。一些浮岛装置仅通过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的话,净化效果缓慢,所以一些浮岛装置会增加相应的曝氧装置,通过曝氧装置持续对水体进行曝氧,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提高朱提含氧量,加强水体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水体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但是相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河道内植物也容易缠绕或依附于浮岛装置生长,不但影响浮岛上植物的净化效果,也对装置曝氧范围与效果造成负面影响。专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面环境治理用曝氧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板(1),浮板(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泵(3),气泵(3)的四周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布的种植槽(2),种植槽(2)的中心设置有贯穿浮板(1)主体的通孔,气泵(3)的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导气管(4),导气管(4)的底部连接有曝气机构(5),曝气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防缠绕机构(11);/n所述曝气机构(5)包括匀气板(6)、曝气轮(7)与侧板(8),匀气板(5)固定连接在导气管(4)的底端,导气管(4)的尾端结构呈T形,探入匀气板(6)结构的底部,T形结构的两端通过轴承(9)转动连接有两曝气轮(7),两端曝气轮(7)内均设置有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环境治理用曝氧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板(1),浮板(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气泵(3),气泵(3)的四周设置有若干阵列排布的种植槽(2),种植槽(2)的中心设置有贯穿浮板(1)主体的通孔,气泵(3)的底部连接有向下延伸的导气管(4),导气管(4)的底部连接有曝气机构(5),曝气机构(5)的一侧设置有防缠绕机构(11);
所述曝气机构(5)包括匀气板(6)、曝气轮(7)与侧板(8),匀气板(5)固定连接在导气管(4)的底端,导气管(4)的尾端结构呈T形,探入匀气板(6)结构的底部,T形结构的两端通过轴承(9)转动连接有两曝气轮(7),两端曝气轮(7)内均设置有连接在导气管(4)上的侧板(8);
防缠绕机构(11)包括安装架(12)、驱动轮(13)、剪切链条(16)与剪切套(17),安装架(12)设置在导气管(4)上位于浮板(1)下侧与主动轮(10)上侧的位置,安装架(12)内设置有驱动轮(13),上下两驱动轮(13)的外侧套有剪切链条(16),剪切链条(16)的外延设置有齿牙结构,匀气板(6)上设置有相应的通槽供剪切链条(16)通过,底部驱动轮(13)通过第一传动轮(14)、第二传动轮(15)与下侧的主动轮(10)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环境治理用曝氧浮岛,其特征在于:匀气板(6)由顶端的碟形结构与蝶形结构底端连接的桶状结构两部分结构组成,碟形结构的上下表面均为弧面,底端圆筒结构为金属材质,进行防锈蚀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环境治理用曝氧浮岛,其特征在于:曝气轮(7)包括轮体(701)、齿圈(702)、桨叶(703)与切割齿(704),轮体(701)呈碗状结构,大口径一侧朝外,小口径一侧朝内,通过轴承(9)套装在导气管(4)的外壁,可沿导气管(4)自由进行轴向转动,轮体(701)靠近导气管(4)一侧的端头位置设置有齿圈(702),齿圈(702)为伞齿圈,轮体(...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