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及构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933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及建设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氧化塘、垂直表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水平表流湿地、输配水装置和湿地植物,所述输配水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氧化塘、垂直表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水平表流湿地,所述湿地植物根据湿地类型进行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人工湿地类型与河流特征水位相适应,有效延长湿地使用寿命并保证湿地净化效果,有效减少湿地堵塞并保障湿地结构安全。人工湿地植物配置与河流特征水位相适应,在保障湿地净化效果、景观效果的同时,不影响河流行洪排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及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湿地构建
,特别是涉及一种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及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水资源短缺及人口众多是我国基本国情,在人口聚集的城市区域尤为突出。由于生产生活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城市河流天然径流普遍较低甚至断流,极大影响了人民群众对于休憩、景观、亲水的体验。为缓解河流水量不足,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普遍作为补给水源排入河流。由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与河流水质需执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存在差距,利用人工湿地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净化成为常见做法。利用河流坡岸构建人工湿地具有天然优势,坡岸空间可缓解城市用地紧张,坡岸高差则利于水体自流而节约动能。如利用河岸渗滤的再生水补给河道系统和方法,通过构建不同基质层深度净化再生水;构建生态岸带净化结构及带有该结构的河道净化系统,充分利用河道内生态空间进行人工湿地构建。但是河道坡岸空间与城市一般用地存在差异,核心在于河道承担着行洪排涝功能。现有河道坡岸湿地构建技术均未考虑洪涝水的影响,为湿地后续运行管理带来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若湿地类型选择不当,洪涝水携带的泥沙易造成湿地堵塞、容积降低、使用寿命减少;2)若湿地结构设计不当,受洪涝水持续冲刷易导致容积降低、湿地损毁;3)若湿地植物类型配置不当,将影响河流行洪排涝、湿地净化效果、湿地景观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及构建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人工湿地系统的构建充分科学利用河流坡岸空间,根据不同特征水位进行湿地类型选择、湿地结构设计以及湿地植物配置,实现水质净化、景观构建、生态修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塘、垂直表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水平表流湿地、输配水装置和湿地植物,所述氧化塘、垂直表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水平表流湿地通过所述输配水装置依次连接,所述湿地植物配置于所述氧化塘、垂直表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水平表流湿地内部。优选的,所述氧化塘包括深水区和浅水区,所述深水区和所述浅水区配置不同的沉水植物,所述氧化塘内还能配置浮叶植物、挺水植物。优选的,所述垂直表流湿地包括垂直表流湿地外结构和垂直表流湿地内结构,所述垂直表流湿地外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构筑,所述垂直表流湿地内结构从上至下依次铺设基质层、布水层、集水层,所述垂直表流湿地配置浮叶植物、挺水植物。优选的,所述垂直潜流湿地包括垂直潜流湿地外结构和垂直潜流湿地内结构,所述垂直潜流湿地外结构采用石笼、浆砌石构筑,所述垂直潜流湿地内结构上至下依次铺设土壤层、基质层、布水层、集水层,所述垂直潜流湿地配置挺水植物。优选的,所述水平表流湿地深度不超过0.5m,所述水平表流湿地配置湿生草本植物及沉水植物。优选的,所述输配水装置采用排水管。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历年降水量和河流坡岸信息划分洪水位,所述洪水位包括二十年一遇洪水位、十年一遇洪水位、五年一遇洪水位;根据所述洪水位选择湿地类型,所述湿地类型包括所述氧化塘、垂直表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水平表流湿地;根据选择的所述湿地类型,构建湿地并配置湿地植物。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1)人工湿地类型与河流特征水位相适应,可有效延长湿地使用寿命并保证湿地净化效果。水平表流湿地为近自然型湿地,洪涝水冲刷、淤积对湿地性能及机构影响较小;垂直潜流湿地顶层为土壤层,保护基质层不被洪涝水的泥沙淤积堵塞;垂直表流湿地处于较高水位,受洪涝水影响概率较小。2)人工湿地结构与河流特征水位相适应,可有效减少湿地堵塞并保障湿地结构安全。水平表流湿地水流方向与河流一致,湿地结构不易受洪水冲毁;垂直潜流湿地外结构采用石笼、浆砌石构筑方式,具备抗洪水冲刷能力;垂直表流湿地外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构筑方式,且深度较小,抗洪水冲刷能力强。3)人工湿地植物配置与河流特征水位相适应,在保障湿地净化效果、景观效果的同时,不影响河流行洪排涝。水平表流湿地植物侧重生态效果;垂直潜流湿地植物侧重净化效果;垂直表流湿地植物侧重景观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氧化塘,2为垂直表流湿地,3为垂直潜流湿地,4为水平表流湿地,5为输配水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氧化塘1、垂直表流湿地2、垂直潜流湿地3、水平表流湿地4、输配水装置5和湿地植物,其中,氧化塘1承担均质均量、颗粒物净化功能;垂直表流湿地2和垂直潜流湿地3承担各类污染物主要净化功能;水平表流湿地4承担污染物辅助净化及生态修复功能;整个流程好氧、厌氧条件交替,对脱氮除磷有较好效果。氧化塘1、垂直表流湿地2、垂直潜流湿地3、水平表流湿地4通过输配水装置5依次连接,本实施例中,输配水装置5采用排水管。本专利技术人工净化湿地系统依托河流坡岸构建,其构建特点在于湿地类型、湿地结构及湿地植物均与河流特征水位相适应。在构建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前,根据当地历史降水情况及坡岸高度、斜度等信息分别确定洪水位,所述洪水位包括五年一遇洪水位、十年一遇洪水位和二十年一遇洪水位。根据确定的不同洪水位构建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匹配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低于五年一遇洪水位,构建水平表流湿地4。根据五年一遇洪水位与常水位高差,可设置多阶水平表流湿地4,最高一阶湿地将五年一遇洪水位作为水位控制线。水平表流湿地4位于湿地系统的底部区域,与河流生态系统毗邻,为近自然型湿地,生态性是水平表流湿地构建的第一原则:底部为对自然河床进行适当开挖,不需要做任何工程处理;深度不超过0.5m;内部种植耐周期性水淹的湿生草本植物及沉水植物,优先采用当地土著物种。位于五年一遇洪水位与十年一遇洪水位之间,构建垂直潜流湿地3。根据十年一遇洪水位与五年一遇洪水位的具体高差,可设置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塘(1)、垂直表流湿地(2)、垂直潜流湿地(3)、水平表流湿地(4)、输配水装置(5)和湿地植物,所述氧化塘(1)、垂直表流湿地(2)、垂直潜流湿地(3)、水平表流湿地(4)通过所述输配水装置(5)依次连接,所述湿地植物配置于所述氧化塘(1)、垂直表流湿地(2)、垂直潜流湿地(3)、水平表流湿地(4)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塘(1)、垂直表流湿地(2)、垂直潜流湿地(3)、水平表流湿地(4)、输配水装置(5)和湿地植物,所述氧化塘(1)、垂直表流湿地(2)、垂直潜流湿地(3)、水平表流湿地(4)通过所述输配水装置(5)依次连接,所述湿地植物配置于所述氧化塘(1)、垂直表流湿地(2)、垂直潜流湿地(3)、水平表流湿地(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塘(1)包括深水区和浅水区,所述深水区和所述浅水区配置不同的沉水植物,所述氧化塘(1)内还能配置浮叶植物、挺水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河流水位相适应的坡岸型人工净化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表流湿地(2)包括垂直表流湿地外结构和垂直表流湿地内结构,所述垂直表流湿地外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构筑,所述垂直表流湿地(2)内结构从上至下依次铺设基质层、布水层、集水层,所述垂直表流湿地(2)配置浮叶植物、挺水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明刘平尤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