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导电剂材料是电池组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电化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在电极材料中添加适量的导电剂可以显著的增强材料的电子导电性,还可以构筑材料颗粒与颗粒之间的接触位点。目前,常用的主要是导电炭黑,但是导电炭黑的颗粒状结构导致颗粒与颗粒之间都是点接触,不能形成有效的长程导电网络。碳纳米管是具有一维线性结构的碳纳米材料,具备优异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能。近年来,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碳纳米管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也呈现出爆发式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将碳纳米管与石墨烯混合制备多级碳纳米材料(如中国专利CN110021745A)、将碳纳米管与聚合物高分子混合(如中国专利CN107325421A)、将碳纳米管与金属氧化物物混合(如中国专利CN106024412A)、将碳纳米管与金属硫化物混合(如中国专利CN108615620A)等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但是,碳纳米管的制备工艺复杂,对设备的要求高。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环点,所述纳米碳环点包括碳纳米环和碳纳米点中的一种或两种,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环点的质量比为1:100~1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环点,所述纳米碳环点包括碳纳米环和碳纳米点中的一种或两种,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环点的质量比为1:100~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外径为10~100nm,管壁厚度为5~20nm,长度为0.1~1000um;所述纳米碳环点的直径为2~50nm。
3.一种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源和杂原子源混合,加水溶解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产物中的溶剂蒸发,得到有机量子点前驱体;
其中,所述杂原子源为含-NH2或-C=S或-C-S键的水溶性化合物;
S2:将S1所得有机量子点前驱体与金属盐混合,然后进行烧结,经过酸洗、干燥,得到含有碳纳米管和纳米碳环点的碳材料;
其中,所述有机量子点前驱体与金属盐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30:1~1:10。
4.一种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碳源、杂原子源和金属盐混合,加水溶解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产物中的溶剂蒸发,得到金属有机量子点前驱体;
其中,所述杂原子源为含-NH2或-C=S或-C-S键的水溶性化合物;
所述碳源与金属盐中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30:1~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接喜,李广超,李新海,颜果春,王志兴,郭华军,戴雨晴,胡启阳,彭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