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929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安装在排液罐与水封池之间利用循环水产生负压的负压排液装置,所述负压排液装置通过排液管道和出水管分别与排液罐和水封池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利用循环水产生负压,使排液罐内的液体顺利地排至水封池中,保证原有重力排液优点的前提下,增强了排液罐的排液效果,且可使排液罐与水封池高差降低,从而减少相关基建投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选矿过滤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选矿工程常用的过滤工艺一般具有主过滤装置、真空系统、气液分离以及排液系统组成。在水环真空泵之前安装排液系统,防止水环真空泵吸入气水混合物,从而依靠重力的叫做重力排液罐,重力排液罐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其缺点是受结构原理影响,往往排液罐与水封池需要至少10m的高差,以排除抽真空时意外带出来的水分同时不形成倒流。而对于实际工程中,如果没有合适的条件,为满足10m高差所要增加的成本往往是巨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矿过滤排液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排液罐与水封池所需的高差大,且会存在排液不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选矿过滤排液方法。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包括排液罐和低于排液罐的水封池,所述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排液罐与水封池之间,利用循环水产生负压的负压排液装置,所述负压排液装置通过排液管道和出水管分别与排液罐和水封池连接。优选地,所述负压排液装置包括:主动涡轮、从动涡轮、以及循环水管道,其中,所述主动涡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管道连接;所述从动涡轮与所述主动涡轮通过齿轮轴连接;所述从动涡轮的进水口与排液管道连接,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液罐与所述水封池的高差为3m~10m。优选地,所述排液罐为重力排液罐;所述主动涡轮和从动涡轮均为水力涡轮,包括进水管、腔室和出水管。优选地,所述负压排液装置还包括:联轴箱,所述齿轮轴位于所述联轴箱的内部。其中,所述齿轮轴包括轴和齿轮。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两根齿轮轴通过齿轮连接主动涡轮和从动涡轮并完成换向。优选地,所述负压排液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主动涡轮和所述从动涡轮位于所述箱体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选矿过滤排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负压排液装置利用循环水产生负压,带动排液罐内的液体排至水封池中。优选地,所述负压排液装置利用循环水产生负压,带动排液罐内的液体排至水封池中的步骤中,包括:循环管道内的循环水进行循环;所述循环水驱动主动涡轮转动;所述主动涡轮通过齿轮轴带动从动涡轮转动,使排液管道内形成负压,从而带动排液罐内的液体排至水封池中。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平台上布置过滤机组;与所述过滤机组同平台布置排液罐;在位于所述排液罐下方3m~10m处,布置水封池。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排液罐的平台高度,调整水封池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及方法可在不耗电,不增加过多控制阀门的情况下,利用循环水产生负压,使排液罐内的液体顺利地排至水封池中,保证原有重力排液优点的前提下,增强了排液罐的排液效果,使排液罐与水封池高差降低,从而减少相关基建投资。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1、产生一定的真空度,节省了排液罐安装高度;2、水力驱动,避免了电机工作可能出现的电流过载现象;3、水力驱动,使用循环水管道,剩余压力节约能源;4、操作简单,没有繁琐的阀门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选矿过滤排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选矿过滤排液系统中联轴箱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选矿过滤排液系统中联轴箱内部齿轮相互咬合的示意图。图1-图3中,1-主动涡轮、2-从动涡轮、3-联轴箱、4-排液罐、5-水封池、6-循环水管道,11-第一转轴,12第一齿轮,21-第二转轴,22-第二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选矿过滤排液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包括:排液罐4、水封池5、以及安装在排液罐4与水封池5之间的负压排液装置。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负压排液装置利用循环水产生负压使排液罐4内的液体顺利地排至水封池5中,保证原有重力排液优点的前提下,增强了排液罐4的排液效果,且可使排液罐4与水封池5高差降低,从而减少相关基建投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排液罐4为重力排液罐4。所述排液罐4与所述水封池5的高差可以降低至3m~10m。更优选地,排液罐4与水封池5的高差可以为3m~5m。具体高差的选择可参考各地的海拔高度和大气压力。例如,在海拔为0时,涡轮形成真空度最大可达7m,则排液罐4与水封池5的高差仅需3m的安全高差;当海拔高度升高时,由于大气压减少,真空度下降,则排液罐4与水封池5的高差可以在5m的安全高差;可见,本专利技术选矿过滤排液系统使排液罐与水封池的高差显著降低。如图1所示,所述负压排液装置包括:主动涡轮1、从动涡轮2、以及循环水管道6。其中,所述主动涡轮1和从动涡轮2均为水力涡轮,包括与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管、腔室、以及与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该系统采用两台水力涡轮,其中一台进出水管接循环水;另一台进水管接排液罐4排液管道,出水管插入水封池5中。所述主动涡轮1的上方设置有进水口,侧面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的进水管和出水口的出水管接循环水,即所述主动涡轮1与循环水管道6连接,形成闭式循环,为主动涡轮1提供动力。其中,此处循环水对主动涡轮1提供了动力。可以采用选矿厂循环水泵站供应的水,这样可以避免还需单独为涡轮设置动力水的问题。所述从动涡轮2与主动涡轮1通过齿轮轴连接。所述齿轮轴包括钢质转轴和齿轮。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了两根齿轮轴,如图3所示齿轮轴上的齿轮相互咬合,连接主动涡轮1和从动涡轮2,并完成换向。进一步地,为了避免齿轮轴损坏,如图2所示,在齿轮轴的外部还设置有联轴箱3;另一目的是为了让主动涡轮1与从动涡轮2采用相同形式涡轮,利于使用时维修更换。本专利技术选矿过滤排液系统采用两台水力涡轮(即主动涡轮1和从动涡轮2),两台水力涡轮使用齿轮轴相连,使轴承联轴,同步运转,在循环水的水力作用下,主动涡轮1旋转带动从动涡轮2旋转,使排液管道内形成负压,进而带动排液罐4内液体排出至水封池5内。本专利技术采用可行的方法,保证原有重力排液优点的前提下,增强重力排液系统,使排液罐4与水封池5高差降低,从而降低了相关基建投资。所述从动涡轮2的侧面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排液管道连接;所述从动涡轮2的下方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插入水封池5中,从而负压排液装置被连在排液罐4和水封池5之间。结合图2和图3对负压产生过程进行描述:第二转轴21的一端与从动涡轮2连接,另一端安装第二齿轮22;第一转轴11的一端与主动涡轮1连接,另一端安装第一齿轮12。主动涡轮1和从动涡轮2内部均含有叶片,且第一齿轮12与第二齿轮22啮合,如图3所示。在循环水流的冲击下,主动涡轮1内的叶片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1和第一齿轮12转动,从而驱动第二齿轮22转动,并带动第二转轴21与从动涡轮2内的叶片转动,进而使得排液管道内产生负压。进一步地,所述负压排液装置还包括箱体,所述主动涡轮1、从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包括排液罐和低于排液罐的水封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排液罐与水封池之间,利用循环水产生负压的负压排液装置,所述负压排液装置通过排液管道和出水管分别与排液罐和水封池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包括排液罐和低于排液罐的水封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排液罐与水封池之间,利用循环水产生负压的负压排液装置,所述负压排液装置通过排液管道和出水管分别与排液罐和水封池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排液装置包括:主动涡轮、从动涡轮、以及循环水管道,其中,
所述主动涡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管道连接;
所述从动涡轮与所述主动涡轮通过齿轮轴连接;
所述从动涡轮的进水口与排液管道连接,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罐与所述水封池的高差为3m~10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罐为重力排液罐;所述主动涡轮和从动涡轮均为水力涡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矿过滤排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排液装置还包括:联轴箱,所述齿轮轴位于所述联轴箱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选矿过滤排液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靖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