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河道疏浚底泥透水砖制造搅拌设备,其结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开口的放置内腔,所述放置内腔两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装卡内腔,所述筒体下侧设置有开口的底部开口连接腔,所述底部开口连接腔与所述放置内腔连通设置,所述装卡内腔和放置内腔内设置用于盛放搅拌原材料的搅拌连接装置,所述筒体上侧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放置内腔内提供原材料的装纳倾倒装置,此设备采用了所述搅拌连接装置和装纳倾倒装置的设计,使设备能够进行不间断的加工作业,一方面便于将原材料倾倒并且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另一方面将提供设备的联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疏浚底泥透水砖制造搅拌设备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制造设备
,具体是河道疏浚底泥透水砖制造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现有的建筑材料搅拌设备效率较为低下,并且大多数采用电机驱动搅拌叶进行转动,这就使电机受到力矩较为大,并且存在泄漏问题而污染到电机。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搅拌设备公开了[申请号:201910925946.1],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对结构相同的支架,一对所述支架上设有外部搅拌结构,所述外部搅拌结构上设有内部搅拌结构,所述底座上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连接于外部搅拌结构,所述底座上设有锁紧结构;所述外部搅拌结构主要包括:第一转轴、一对结构相同的凸轮、第一伺服电机以及搅拌罐;所述第一转轴插装于一对所述支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混凝土搅拌装置内的混凝土可左右流动,搅拌方向多样化,并且同时设有内部搅拌结构,进行多位置搅拌,使搅拌更均匀,不易滚动成块,搅拌效率高,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有多个保护结构,运行可靠。上述方案,尚未实现针对材料进行高效的搅拌,并且对驱动搅拌叶的结构力矩承受能力较弱,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等优点的设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的河道疏浚底泥透水砖制造搅拌设备,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开口的放置内腔,所述放置内腔两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装卡内腔,所述筒体下侧设置有开口的底部开口连接腔,所述底部开口连接腔与所述放置内腔连通设置,所述装卡内腔和放置内腔内设置用于盛放搅拌原材料的搅拌连接装置,所述筒体上侧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放置内腔内提供原材料的装纳倾倒装置,从而利用上述装置实现了高效的搅拌功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连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装纳桶,所述装纳桶两侧端面设置有配合面,所述装纳桶之间设置有将两侧的所述装纳桶固定配合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装纳桶内设置有开口的容腔,所述容腔内转动的设置有搅动叶,从而利用上述组件实现了所述容腔内的材料高效搅拌。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连接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装纳桶外表面的固定环块,所述固定环块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固定环块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装纳桶端面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固设有中间导杆,所述中间导杆穿过所述固定环块并与所述固定环块固定,两侧的所述固定环块之间固设有外螺纹杆,所述筒体外表面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外螺纹杆进行移动并且使所述搅动叶进行转动的联动配合结构,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设备便于添加原料的同时能够充分搅拌原料。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联动配合结构包括与所述筒体两侧端面固定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对称设置,所述外螺纹杆滑动的穿过所述安装板,其中一侧的所述安装板一侧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外螺纹杆进行移动的驱动结构,所述筒体下侧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搅动叶转动的底部配合结构,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所述搅动叶的转动及所述装纳桶和外螺纹杆的滑移。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驱动结构包括固设于所述安装板端面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下侧设置有对称的支撑固定板,所述支撑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端面固定,所述支撑固定板一侧设置有动力锥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动力锥齿轮动力连接设置,所述动力锥齿轮一侧啮合设置有旋动锥齿轮,所述旋动锥齿轮与所述安装板转动配合连接,所述外螺纹杆穿过所述旋动锥齿轮并与所述旋动锥齿轮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利用上述结构实现了所述装纳桶在所述装卡内腔内滑移。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部配合结构包括与所述固定环块下端面转动配合连接的底部齿轮,所述底部齿轮与所述搅动叶动力连接设置,所述筒体下端面固设有底部齿条,所述底部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底部开口连接腔之间的距离,所述底部齿条与所述底部齿轮啮合设置,从而利用所述装纳桶间接带动所述底部齿轮在所述底部齿条一侧转动,进而使所述搅动叶在所述容腔内搅动原材料。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纳倾倒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筒体上端面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对称设置,所述支撑轴上端面固设有上侧箱体,所述上侧箱体内设置有下落阀,从而利用所述上侧箱体和下落阀将原材料向下倾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此设备采用了所述搅拌连接装置和装纳倾倒装置的设计,使设备能够进行不间断的加工作业,一方面便于将原材料倾倒并且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另一方面将提供设备的联动可靠性。上述优点具体表现为:1.采用了所述搅拌连接装置的设计,使所述驱动电机能够在所述动力锥齿轮和旋动锥齿轮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外螺纹杆在所述安装板内同时滑移,并且在所述固定环块、中间导杆、连接板和装纳桶的作用下,可以使两侧的所述容腔都能够运动到所述装卡内腔内并且由于所述上侧箱体下方,以便于所述装纳倾倒装置内的原材料投放进入到所述容腔内。2.采用了所述底部开口连接腔、筒体、底部齿条、底部齿轮、搅动叶和容腔的设计,使所述装纳桶和外螺纹杆在所述筒体内滑移时,能够利用所述搅动叶将所述容腔内的原材料进行充分的搅拌,由于采用对称的所述装纳桶设计,使两侧的搅拌进行效率更高,并且能够分别控制所述装纳桶内的原材料倾倒时间及数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图1中设备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图1中设备的正向示意图;图中,上侧箱体11、支撑轴12、放置内腔13、筒体14、驱动电机15、安装板16、支撑固定板17、旋动锥齿轮18、动力锥齿轮19、外螺纹杆21、装卡内腔22、配合面23、装纳桶24、连接板25、中间导杆26、固定环块27、搅动叶28、容腔29、底部齿轮33、底部齿条34、底部开口连接腔35、下落阀41、搅拌连接装置90和装纳倾倒装置9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技术的河道疏浚底泥透水砖制造搅拌设备,包括筒体14,筒体14内设置有开口的放置内腔13,放置内腔13两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装卡内腔22,筒体14下侧设置有开口的底部开口连接腔35,底部开口连接腔35与放置内腔13连通设置,装卡内腔22和放置内腔13内设置用于盛放搅拌原材料的搅拌连接装置90,筒体14上侧设置有用于向放置内腔13内提供原材料的装纳倾倒装置91,从而利用上述装置实现了高效的搅拌功能。有益地,其中,搅拌连接装置90包括对称设置的装纳桶24,装纳桶24两侧端面设置有配合面23,,装纳桶24之间设置有将两侧的装纳桶24固定配合连接的连接组件,装纳桶24内设置有开口的容腔29,容腔29内转动的设置有搅动叶28,从而利用上述组件实现了容腔29内的材料高效搅拌。有益地,其中,连接组件包括固设于装纳桶24外表面的固定环块27,固定环块27上下对称设置,固定环块27一侧设置有与装纳桶24端面固定的连接板25,连接板25之间固设有中间导杆26,中间导杆26穿过固定环块27并与固定环块27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河道疏浚底泥透水砖制造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4),所述筒体(14)内设置有开口的放置内腔(13),所述放置内腔(13)两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装卡内腔(22),所述筒体(14)下侧设置有开口的底部开口连接腔(35),所述底部开口连接腔(35)与所述放置内腔(13)连通设置,所述装卡内腔(22)和放置内腔(13)内设置用于盛放搅拌原材料的搅拌连接装置(90),所述筒体(14)上侧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放置内腔(13)内提供原材料的装纳倾倒装置(91)。/n
【技术特征摘要】
1.河道疏浚底泥透水砖制造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4),所述筒体(14)内设置有开口的放置内腔(13),所述放置内腔(13)两侧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装卡内腔(22),所述筒体(14)下侧设置有开口的底部开口连接腔(35),所述底部开口连接腔(35)与所述放置内腔(13)连通设置,所述装卡内腔(22)和放置内腔(13)内设置用于盛放搅拌原材料的搅拌连接装置(90),所述筒体(14)上侧设置有用于向所述放置内腔(13)内提供原材料的装纳倾倒装置(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疏浚底泥透水砖制造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连接装置(90)包括对称设置的装纳桶(24),所述装纳桶(24)两侧端面设置有配合面(23),所述装纳桶(24)之间设置有将两侧的所述装纳桶(24)固定配合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装纳桶(24)内设置有开口的容腔(29),所述容腔(29)内转动的设置有搅动叶(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河道疏浚底泥透水砖制造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装纳桶(24)外表面的固定环块(27),所述固定环块(27)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固定环块(27)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装纳桶(24)端面固定的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之间固设有中间导杆(26),所述中间导杆(26)穿过所述固定环块(27)并与所述固定环块(27)固定,两侧的所述固定环块(27)之间固设有外螺纹杆(21),所述筒体(14)外表面设置有能够带动所述外螺纹杆(21)进行移动并且使所述搅动叶(28)进行转动的联动配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道疏浚底泥透水砖制造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联动配合结构包括与所述筒体(14)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