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包括混料仓、电动机和取样筒,所述混料仓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且混料仓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有搅拌叶,且搅拌叶与转轴之间为焊接,所述搅拌叶的末端设置有刮片,且刮片与搅拌叶之间为胶接,所述电动机安装于混料仓的底部,且混料仓的下方两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混料仓的外侧固定有支撑柱,且混料仓与支撑柱之间为铆接,所述搅拌叶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搅拌叶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前端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取样筒设置于固定环的内部,且取样筒的上方固定有伸缩杆。该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设置有取样筒便于对物料进行取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
本技术涉及混合机
,具体为一种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
技术介绍
混合机是利用机械力和重力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起来的机械,混合机可以将多种物料配合成均匀的混合物,如将水泥、砂、碎石和水混合成混凝土湿料等;还可以增加物料接触表面积,以促进化学反应;还能够加速物理变化,例如粒状溶质加入溶剂,通过混合机械的作用可加速溶解混匀,混合机械广泛用于各类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现有的混合机在混合搅拌的过程中其内壁容易粘黏物料造成结构影响混合机内部的容积,并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取样不便,也无法对特定深度的物料进行取样研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混合机在混合搅拌的过程中其内壁容易粘黏物料造成结构影响混合机内部的容积,并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取样不便,也无法对特定深度的物料进行取样研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包括混料仓、电动机和取样筒,所述混料仓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且混料仓的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有搅拌叶,且搅拌叶与转轴之间为焊接,所述搅拌叶的末端设置有刮片,且刮片与搅拌叶之间为胶接,所述电动机安装于混料仓的底部,且混料仓的下方两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混料仓的外侧固定有支撑柱,且混料仓与支撑柱之间为铆接,所述搅拌叶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与搅拌叶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前端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取样筒设置于固定环的内部,且取样筒的上方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设置有刻度值,且伸缩杆的顶端固定有手柄,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安装有弹簧,且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进料孔,所述取样筒的前方设置有取料腔。优选的,所述搅拌叶设置有三组,且搅拌叶末端的刮片呈弧形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两侧呈对称状均匀分布有固定杆,且固定杆通过螺钉与搅拌叶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手柄与伸缩杆之间呈垂直状结构,且伸缩杆的外侧等距分布有刻度值。优选的,所述弹簧之间关于取样筒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取样筒的两侧呈平行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取料腔的对称中心与进料孔的对称中心重合,且取料腔通过进料孔与混料仓的内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设置有取样筒便于对物料进行取样,取料腔通过进料孔与混料仓的内部相连通使得混料仓内部的原料可以通过进料孔和取料腔进入取样筒的内部,手柄便于使用者的拿取,伸缩杆的长度可以调节;进料口便于原料的进入,电动机能够运行带动转轴的旋转,从而使得转轴可以带动搅拌叶对混料仓内部的原料进行均匀的混合搅拌,进料口便于原料的进入,支撑柱能够对混料仓进行稳定的支撑和固定;固定杆能够对固定环进行固定,且固定杆可以通过螺钉与搅拌叶之间进行安装和拆卸,固定环呈环形状结构与取样筒的尺寸相吻合,固定环内侧的弹簧能够对取样筒的两侧进行均匀的固定,伸缩杆外侧的刻度值便于使用者了解取样筒进入混料仓的深度从而对不同位置的原料进行取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取样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料仓;2、进料口;3、转轴;4、搅拌叶;5、刮片;6、电动机;7、出料口;8、支撑柱;9、固定杆;10、固定环;11、手柄;12、取样筒;13、弹簧;14、进料孔;15、伸缩杆;16、刻度值;17、取料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包括混料仓1、进料口2、转轴3、搅拌叶4、刮片5、电动机6、出料口7、支撑柱8、固定杆9、固定环10、手柄11、取样筒12、弹簧13、进料孔14、伸缩杆15、刻度值16和取料腔17,混料仓1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2,且混料仓1的内部安装有转轴3,转轴3的外侧固定有搅拌叶4,且搅拌叶4与转轴3之间为焊接,搅拌叶4设置有三组,且搅拌叶4末端的刮片5呈弧形状结构,搅拌叶4设置有三组能够对原料进行均匀的混合搅拌,刮片5呈弧形状结构能够与混料仓1的内壁形状相适应,搅拌叶4的末端设置有刮片5,且刮片5与搅拌叶4之间为胶接,电动机6安装于混料仓1的底部,且混料仓1的下方两侧设置有出料口7,混料仓1的外侧固定有支撑柱8,且混料仓1与支撑柱8之间为铆接;搅拌叶4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杆9,且固定杆9与搅拌叶4之间为螺纹连接,固定杆9的前端固定有固定环10,固定环10的两侧呈对称状均匀分布有固定杆9,且固定杆9通过螺钉与搅拌叶4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固定环10的两侧呈对称状均匀分布有固定杆9能够对固定环10进行固定,固定杆9通过螺钉与搅拌叶4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便于固定杆9的安装和拆卸,取样筒12设置于固定环10的内部,且取样筒12的上方固定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外侧设置有刻度值16,且伸缩杆15的顶端固定有手柄11,手柄11与伸缩杆15之间呈垂直状结构,且伸缩杆15的外侧等距分布有刻度值16,伸缩杆15的外侧等距分布有刻度值16便于使用者了解取样筒12进入混料仓1的深度;固定环10的内壁安装有弹簧13,且固定环10的外侧设置有进料孔14,弹簧13之间关于取样筒12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且取样筒12的两侧呈平行状结构,弹簧13之间关于取样筒12的竖直中心线相对称能够对取样筒12的两侧进行均匀的固定,取样筒12的两侧呈平行状结构便于与弹簧13相接触,取样筒12的前方设置有取料腔17,取料腔17的对称中心与进料孔14的对称中心重合,且取料腔17通过进料孔14与混料仓1的内部相连通,取料腔17的对称中心与进料孔14的对称中心重合便于原料进入取样筒12中,取料腔17通过进料孔14与混料仓1的内部相连通使得混料仓1内部的原料可以通过进料孔14和取料腔17进入取样筒12的内部。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首先将需要进行混合的原料从进料口2中装入混料仓1内部,然后闭合进料口2,再启动电动机6,使得电动机6运行带动转轴3的旋转,然后转轴3带动搅拌叶4对混料仓1内部的原料进行均匀的混合搅拌,在混合搅拌的过程中,搅拌叶4末端的刮片5能够与混料仓1的内壁相贴合,并且可以将混料仓1的内壁粘住的原料刮下避免混料仓1的内壁结垢,在需要进行取样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取样的深度将固定环10外侧的固定杆9通过螺钉固定在不同高度的搅拌叶4之间,然后可以调整伸缩杆15的长度,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据伸缩杆15外侧的刻度值16了解取样筒12进入混料仓1的深度,再将取样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包括混料仓(1)、电动机(6)和取样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仓(1)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2),且混料仓(1)的内部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侧固定有搅拌叶(4),且搅拌叶(4)与转轴(3)之间为焊接,所述搅拌叶(4)的末端设置有刮片(5),且刮片(5)与搅拌叶(4)之间为胶接,所述电动机(6)安装于混料仓(1)的底部,且混料仓(1)的下方两侧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混料仓(1)的外侧固定有支撑柱(8),且混料仓(1)与支撑柱(8)之间为铆接,所述搅拌叶(4)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杆(9),且固定杆(9)与搅拌叶(4)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9)的前端固定有固定环(10),所述取样筒(12)设置于固定环(10)的内部,且取样筒(12)的上方固定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外侧设置有刻度值(16),且伸缩杆(15)的顶端固定有手柄(11),所述固定环(10)的内壁安装有弹簧(13),且固定环(10)的外侧设置有进料孔(14),所述取样筒(12)的前方设置有取料腔(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用均匀混合可取样的混合机,包括混料仓(1)、电动机(6)和取样筒(1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仓(1)的上方设置有进料口(2),且混料仓(1)的内部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侧固定有搅拌叶(4),且搅拌叶(4)与转轴(3)之间为焊接,所述搅拌叶(4)的末端设置有刮片(5),且刮片(5)与搅拌叶(4)之间为胶接,所述电动机(6)安装于混料仓(1)的底部,且混料仓(1)的下方两侧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混料仓(1)的外侧固定有支撑柱(8),且混料仓(1)与支撑柱(8)之间为铆接,所述搅拌叶(4)的外侧安装有固定杆(9),且固定杆(9)与搅拌叶(4)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杆(9)的前端固定有固定环(10),所述取样筒(12)设置于固定环(10)的内部,且取样筒(12)的上方固定有伸缩杆(15),所述伸缩杆(15)的外侧设置有刻度值(16),且伸缩杆(15)的顶端固定有手柄(11),所述固定环(10)的内壁安装有弹簧(13),且固定环(10)的外侧设置有进料孔(14),所述取样筒(12)的前方设置有取料腔(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晓栋,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莱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