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28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包括控制箱、夹具、匀刀、动力装置和支杆,所述控制箱呈梯形体结构,且正面倾斜向上,所述控制箱底部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所述控制箱顶部表面中心固定焊接有夹具,所述控制箱顶部表面后侧中心固定焊接有支杆,所述支杆呈圆柱形,且外侧表面光滑,所述支杆活动套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焊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顶端表面中心活动连接有匀刀,所述动力装置顶端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贯穿所述支杆内部中心与所述控制箱定性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固定焊接有握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带有调节功能,使用简洁,同时可将试管固定,搅拌均匀且方便的医学检验匀浆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医学检验中,需要将组织样品进行破碎、分散匀浆,使之成为均质的溶液,以便进行某种成分测定、生物体内化学物质及农药残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需要将生物体或部分组织匀浆来提取动植物体内酶和DNA、RNA等生命活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分析。为了保持组织中生物高分子结构与活性,必须在低温条件下对所取的动植物组织进行匀浆。而匀浆器是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对各种动植物组织材料或样品进行研磨、破碎、分散,使之成为均质匀浆液体,以便进行生物学分析、研究的试验器具。但是现有匀浆器是一种手握式玻璃匀浆器,由玻璃匀浆盆和盆内的玻璃研磨杆组成。手动匀浆器使用起来费力,经常使用会导致手腕酸痛,并且盛放样品的试管无法固定,搅拌起来比较麻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医学检验匀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调节功能,使用简洁,同时可将试管固定,搅拌均匀且方便的医学检验匀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包括控制箱、夹具、匀刀、动力装置和支杆,所述控制箱呈梯形体结构,且正面倾斜向上,所述控制箱底部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所述控制箱顶部表面中心固定焊接有夹具,所述控制箱顶部表面后侧中心固定焊接有支杆,所述支杆呈圆柱形,且外侧表面光滑,所述支杆活动套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固定焊接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顶端表面中心活动连接有匀刀,所述动力装置顶端电性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贯穿所述支杆内部中心与所述控制箱定性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固定焊接有握柄。优选的,所述夹具包括固定爪和底座,所述底座呈圆柱形,且顶面中心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半球形槽体,所述底座顶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固定爪,所述固定爪顶端固定焊接固定掌,所述固定掌内侧和外侧表面均呈弧形,所述固定掌内侧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所述转轴外侧表面套接有强力扭簧。优选的,所述支杆正面表面凸起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表面开设有螺旋向上的丝杆槽,所述支杆其他三侧表面均开设滑槽。优选的,所述连接轴顶端固定焊接有电机,所述支杆内部在位于所述电机下侧位置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外侧纹路与所述弧形凸起表面纹路相互啮合,所述动力装置套接于所述支杆位置的内侧凸起有三个滑块,三个所述滑块与三个所述滑槽相对应,且活动卡接于三个所述滑槽内部。优选的,所述握柄顶侧表面与底侧表面均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箱通过导线图所述握柄顶底端控制按钮电性连接,所述握柄末端套接防滑橡胶套。优选的,所述握柄顶侧表面与底侧表面均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箱通过导线图所述握柄顶底端控制按钮电性连接,所述握柄末端套接防滑橡胶套。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通过设置有夹具,可通过固定爪将试管牢靠的固定在控制箱顶部表面,通过在固定掌内侧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保证了试管不会损坏的同时,也确保了试管不会轻易发生位移,通过在底座中心位置开设有凹槽,使得试管在被固定之后很难发生偏移,提高了该装置的精准性和安全性,通过在连接轴顶部设置有电机,并与其内部丝杆相连,使得该装置在对匀刀进行调节时,更加方便快捷且准确,通过在支杆三面均开设有滑槽,并与连接轴内部的滑块相连接,确保了上下移动的顺滑性和稳定性,不会出现卡顿等现象,保证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在控制箱底部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保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强烈的抖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夹具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支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控制箱,2、夹具,3、匀刀,4、动力装置,5、导线,6、握柄,7、支杆,8、滑槽,9、弧形凸起,10、连接轴,11、电机,12、固定爪,13、底座,14、凹槽,15、转轴,16、固定掌,17、丝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夹具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支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箱1、夹具2、匀刀3、动力装置4和支杆7,所述控制箱1呈梯形体结构,且正面倾斜向上,所述控制箱1底部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所述控制箱1顶部表面中心固定焊接有夹具2,所述控制箱1顶部表面后侧中心固定焊接有支杆7,所述支杆7呈圆柱形,且外侧表面光滑,所述支杆7活动套接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一端固定焊接有动力装置4,所述动力装置4顶端表面中心活动连接有匀刀3,所述动力装置4顶端电性连接有导线5,所述导线5贯穿所述支杆7内部中心与所述控制箱1定性连接,所述连接轴10另一端固定焊接有握柄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夹具2包括固定爪12和底座13,所述底座13呈圆柱形,且顶面中心开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为半球形槽体,所述底座13顶面通过转轴15活动连接有固定爪12,所述固定爪12顶端固定焊接固定掌16,所述固定掌16内侧和外侧表面均呈弧形,所述固定掌16内侧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所述转轴15外侧表面套接有强力扭簧,所述支杆7正面表面凸起有弧形凸起9,所述弧形凸起9表面开设有螺旋向上的丝杆槽,所述支杆7其他三侧表面均开设滑槽8,所述连接轴10顶端固定焊接有电机11,所述支杆7内部在位于所述电机11下侧位置设置有丝杆17,所述丝杆17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电机1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7外侧纹路与所述弧形凸起9表面纹路相互啮合,所述动力装置4套接于所述支杆7位置的内侧凸起有三个滑块,三个所述滑块与三个所述滑槽8相对应,且活动卡接于三个所述滑槽8内部,所述握柄6顶侧表面与底侧表面均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箱1通过导线图所述握柄6顶底端控制按钮电性连接,所述握柄6末端套接防滑橡胶套,所述控制箱1后侧设置有三接口电源线,所述控制箱1额定电压为220V,所述电机11为AKM2G微型交流电机。本技术提供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在工作时,首先将该装置接通电源,之后将四支固定爪12向外侧扩张,同时将放置有需要研究液体的试管底端放置在凹槽14内部,同时慢慢放松固定爪12,将四支固定掌16卡紧在试管外侧表面,调整为竖直,不要过度倾斜,之后单手握住握柄6,根据需要,按动上端控制按钮或者下端控制按钮,使得电机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同时带动丝杆17转动,使得连接轴10向上或向下移动,同时带动匀刀3上下移动,调整其高度,到达合适位置之后,停止按动按钮,拧动控制箱1正面的旋钮,进行搅拌,搅拌完毕之后,只需按动握柄6上端按钮,将匀刀3向上移动,之后再次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1)、夹具(2)、匀刀(3)、动力装置(4)和支杆(7),所述控制箱(1)呈梯形体结构,且正面倾斜向上,所述控制箱(1)底部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所述控制箱(1)顶部表面中心固定焊接有夹具(2),所述控制箱(1)顶部表面后侧中心固定焊接有支杆(7),所述支杆(7)呈圆柱形,且外侧表面光滑,所述支杆(7)活动套接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一端固定焊接有动力装置(4),所述动力装置(4)顶端表面中心活动连接有匀刀(3),所述动力装置(4)顶端电性连接有导线(5),所述导线(5)贯穿所述支杆(7)内部中心与所述控制箱(1)定性连接,所述连接轴(10)另一端固定焊接有握柄(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箱(1)、夹具(2)、匀刀(3)、动力装置(4)和支杆(7),所述控制箱(1)呈梯形体结构,且正面倾斜向上,所述控制箱(1)底部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垫,所述控制箱(1)顶部表面中心固定焊接有夹具(2),所述控制箱(1)顶部表面后侧中心固定焊接有支杆(7),所述支杆(7)呈圆柱形,且外侧表面光滑,所述支杆(7)活动套接有连接轴(10),所述连接轴(10)一端固定焊接有动力装置(4),所述动力装置(4)顶端表面中心活动连接有匀刀(3),所述动力装置(4)顶端电性连接有导线(5),所述导线(5)贯穿所述支杆(7)内部中心与所述控制箱(1)定性连接,所述连接轴(10)另一端固定焊接有握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检验匀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2)包括固定爪(12)和底座(13),所述底座(13)呈圆柱形,且顶面中心开设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为半球形槽体,所述底座(13)顶面通过转轴(15)活动连接有固定爪(12),所述固定爪(12)顶端固定焊接固定掌(16),所述固定掌(16)内侧和外侧表面均呈弧形,所述固定掌(16)内侧表面设置有防滑橡胶层,所述转轴(15)外侧表面套接有强力扭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英李作英张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中医院遵义市传染病医院遵义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