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制品加工搅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27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制品加工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主体、搅拌装置、加热组件,所述搅拌罐主体包括主体外壳、保温夹层、储存内胆;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电机、电动升降连接杆、搅拌叶片,转动电机设置在主体外壳上,电动升降连接杆一端连接转动电机,另一端连接搅拌叶片;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膜、温度传感器、接触器。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转动电机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乳制品进行水平方向的搅拌,电动升降连接杆带动搅拌叶片上下运动,对乳制品进行竖直方向的搅拌,过滤孔对乳制品过滤操作,加热膜对乳制品加热处理,温度传感器控制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发生动作,使热水管与冷水管内的水流进入储存内胆内,对乳制品进行加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制品加工搅拌罐
本技术涉及乳制品搅拌
,具体的说是一种乳制品加工搅拌罐。
技术介绍
目前,轻工、化工、食品、制药行业都离不开搅拌罐,搅拌罐广泛于乳品行业、食品、制药、化工、饮料等工业部门,作为冷却、保温、杀菌处理或贮藏浆液的必须设备,在现有技术中,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搅拌罐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主要存在搅拌方式单一,加热温度不均匀,且不能自动加水,使得搅拌不够充分,影响乳制品的加工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乳制品加工搅拌罐。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乳制品加工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主体、搅拌装置、加热组件,所述搅拌罐主体包括主体外壳、保温夹层、储存内胆,保温夹层设置在主体外壳与储存内胆之间,储存内胆镶嵌在主体外壳内,主体外壳顶部设有进料口与进水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可螺旋搅拌的转动电机、可上下搅拌的电动升降连接杆、搅拌叶片、微控器、继电器,转动电机设置在主体外壳上,电动升降连接杆一端连接转动电机的转轴上,另一端连接搅拌叶片,且微控器、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制品加工搅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主体(1)、搅拌装置、加热组件,所述搅拌罐主体(1)包括主体外壳(2)、保温夹层(4)、储存内胆(3),保温夹层(4)设置在主体外壳(2)与储存内胆(3)之间,储存内胆(3)镶嵌在主体外壳(2)内,主体外壳(2)顶部设有进料口(23),主体外壳(2)侧边设有进水口(19),底部设有出料口(13);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可螺旋搅拌的转动电机(5)、可上下搅拌的电动升降连接杆(9)、搅拌叶片(16)、微控器(7)、继电器(6),转动电机(5)设置在主体外壳(2)上,电动升降连接杆(9)一端连接转动电机(5)的转轴上,另一端连接搅拌叶片(16),且微控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制品加工搅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主体(1)、搅拌装置、加热组件,所述搅拌罐主体(1)包括主体外壳(2)、保温夹层(4)、储存内胆(3),保温夹层(4)设置在主体外壳(2)与储存内胆(3)之间,储存内胆(3)镶嵌在主体外壳(2)内,主体外壳(2)顶部设有进料口(23),主体外壳(2)侧边设有进水口(19),底部设有出料口(13);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可螺旋搅拌的转动电机(5)、可上下搅拌的电动升降连接杆(9)、搅拌叶片(16)、微控器(7)、继电器(6),转动电机(5)设置在主体外壳(2)上,电动升降连接杆(9)一端连接转动电机(5)的转轴上,另一端连接搅拌叶片(16),且微控器(7)、继电器(6)设置在转动电机(5)上;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膜(15)、温度传感器(11)、接触器(12),加热膜(15)镶嵌在储存内胆(3)内壁上,温度传感器(11)与接触器(12)设置在储存内胆(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制品加工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3)连接有进料管道(8),进料管道(8)呈漏斗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制品加工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9)连接有三通阀门的出口端,三通阀门的进口端分别连接有热水管(17)与冷水管(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润扬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