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汽车装车站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9253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汽车装车站系统和方法,包括:储料仓,变频给料器,变频给料器与皮带机衔接,装车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缓冲仓、布料器、升降溜槽、汽车衡,皮带机和缓冲仓分别设有皮带机物料输送量检测器和缓冲仓物料储量检测器,布料器设有称重传感器和输料调速器,装车位上方设有装车状态监控器,装车位侧方设置车辆速度传感器,各个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储存、输送、装车、称重、记录、闸口等整套装车所需要的设备统筹安排并优化,减少了中间存储量,是建造成本明显降低,同时使用网络将各个独立的设备有机连接,形成完整的智能化自动装车网络,并利用这套网络优化装车过程,形成独特的智能化装车方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汽车装车站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化汽车装车站系统和方法,是一种运输自动化机械设备,是一种散装物料智能化的装车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车装车站是一些设备简单的组合而成。这些组合在一起的设备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信号联系,需要使用有线电话或对讲机等语音通话系统传递信息,在通过人工操作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配合,这种人工的方式不但需要较多的人员,还容易出现人为的错误,因此效率低下。在储装散装物料方面,由于无法准确的把握装车车辆的载重量,为保证装车时有充分的待装物料储备,避免等待,通常情况下将储存待装车物料的缓冲仓设计的比较大,一般至少要大于两个单台装车量。缓冲仓的增大意味着整个钢结构架高度的增加,由于需要考虑安全、强度等问题,钢结构架的增加意味着装车站建造成本的增加,因此,如何提高装车系统的效率和降低建造成本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化汽车装车站系统和方法。所述的系统和方法将储存、输送、装车、称重、记录、闸口等整套装车所需要的设备联系在一起,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汽车装车站系统,包括:储料仓,所述的储料仓底部设有变频给料器,所述的变频给料器与皮带机衔接,所述的皮带机的机头设置于装车机顶端,所述的装车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与皮带机头衔接的带有缓冲仓闸门的缓冲仓、布料器、升降溜槽;所述的升降溜槽的下方的装车位设有汽车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机和缓冲仓分别设有皮带机物料输送量检测器和缓冲仓物料储量检测器,所述的布料器设有称重传感器和输料调速器,所述的装车位上方设有装车状态监控器,装车位侧方设置车辆速度传感器;所述的变频给料器、皮带机物料输送量检测器、缓冲仓物料储量检测器、称重传感器、物料调速、装车状态监控器、车辆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汽车装车站系统,包括:储料仓,所述的储料仓底部设有变频给料器,所述的变频给料器与皮带机衔接,所述的皮带机的机头设置于装车机顶端,所述的装车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与皮带机头衔接的带有缓冲仓闸门的缓冲仓、布料器、升降溜槽;所述的升降溜槽的下方的装车位设有汽车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机和缓冲仓分别设有皮带机物料输送量检测器和缓冲仓物料储量检测器,所述的布料器设有称重传感器和输料调速器,所述的装车位上方设有装车状态监控器,装车位侧方设置车辆速度传感器;所述的变频给料器、皮带机物料输送量检测器、缓冲仓物料储量检测器、称重传感器、物料调速、装车状态监控器、车辆速度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车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车位前方设有命令显示屏和语音提示器,所述的命令显示屏和语音提示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车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车位进口设有进口闸、装车位出口设有出口闸,所述的进口闸、出口闸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车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口闸的闸前设有车号识别器、车型识别器,所述的车号识别器、车型识别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车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型识别器是视频监视器或雷达组件,或者是视频监视器与雷达组件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车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口闸的闸后设有出口监视器,所述的出口监视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车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口闸的闸后设有装载信息交互设施,所述的装载信息交互设施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车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载信息交互设施带有显示屏和信息卡读写器,或者打印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车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车状态监控是视频监视器或雷达,或者是视频监视器与雷达的组合。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9所述装车站系统的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顺李旭袁华张绪帅常杰云刘辉栗伟孙丁丁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