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式炉窑尾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924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式炉窑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所述处理塔内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圆孔,所述第三挡板顶部固定设置有鲍尔环填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阻挡、经过依次减小的圆孔分流以及经过交错的圆孔延长尾气运动时长,转动杆带动扇叶转动进一步将尾气打乱,减缓尾气流速,尾气在经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时与雾化处理液接触时间变长,吸收效果提高,鲍尔环填料层极大的减缓了气体以及处理液在调料层中的流动速度,两个扇叶减缓流速后与处理液反应,最后被完全吸收,处理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式炉窑尾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式炉窑尾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炉窑是窑的一种,属于火焰窑和电热窑,按煅烧物料品种可分为陶瓷用窑炉、水泥窑、玻璃窑、搪瓷窑等,按热源面向坯体状况可分为明焰窑、隔焰窑和半隔焰,按坯体运载工具可分为有窑车窑、推板窑、辊底窑、辊道窑、输送带窑,步进梁式窑和气垫窑等,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的进步,炉窑也朝着大型化、高效化和长寿化发展,逐步炉窑结构的优化,隔热保温效果的提高,炉窑材料的使用年限的增长,同时炉窑内衬用耐火材料也有了较大的变化,长寿命新型、高效耐火材料,以及更好的内衬保护节能涂料逐渐被应用,炉窑能效和寿命逐步提高;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炉窑尾气处理方法大多为液体吸收法,其主要通过喷淋的处理液与尾气接触达到吸收的目的,但是由于喷淋的处理液下落很快,气体的流速很快,通常导致尾气没有充分与处理液接触被吸收,进而处理效果不佳,实用性较差。在所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式炉窑尾气处理装置,通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阻挡、经过依次减小的圆孔分流以及经过交错的圆孔延长尾气运动时长,转动杆带动两个扇叶转动进一步将尾气打乱,减缓尾气流速,尾气在经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时与雾化处理液接触时间变长,吸收效果提高,鲍尔环填料层极大的减缓了气体以及处理液在调料层中的流动速度,两个扇叶减缓流速后与处理液反应,最后被完全吸收,处理效果更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式炉窑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所述处理塔内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圆孔,所述第三挡板顶部固定设置有鲍尔环填料层,所述处理塔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扇叶,所述处理塔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端部以及转动杆外部均固定设置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处理塔底部靠近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缓冲罐,所述缓冲罐远离处理塔的一端连接有输气管,所述处理塔远离电机的一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处理塔之间连接有吸液管以及输液管,所述输液管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雾化球。优选的,所述处理塔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部固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吸液管延伸至出水管内。优选的,所述缓冲罐与处理塔之间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处理塔顶部固定设置有排气管。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与横板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与横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顶部的多个圆孔直径依次减小。优选的,所述电机外部固定设置有机罩,所述机罩与处理塔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机罩内。优选的,所述处理塔靠近水泵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电机、水泵以及电磁阀均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顶部的多个圆孔、第二挡板顶部的多个圆孔以及第三挡板顶部的多个圆孔相交错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缓冲罐实现空气相互对流,减小尾气流速,尾气经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阻挡、经过依次减小的圆孔分流以及经过交错的圆孔延长尾气运动时长,实现将尾气流速进一步降低,转动杆带动两个扇叶转动进一步将尾气打乱,进一步减缓尾气流速,尾气在经过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时与雾化处理液接触时间变长,吸收效果提高,鲍尔环填料层由于环壁开孔使得气、液体的分布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尤其是环的内表面积能够得以充分利用,极大的减缓了气体以及处理液在调料层中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得气体与处理液充分反应,气体经过两个扇叶减缓流速后与顶部的处理液反应,最后被完全吸收,处理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的B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挡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处理塔;2、吸液管;3、水泵;4、输液管;5、扇叶;6、转轴;7、电机;8、缓冲罐;9、输气管;10、鲍尔环填料层;11、第三挡板;12、第二挡板;13、第一挡板;14、圆孔;15、雾化球;16、横板;17、齿轮;18、转动杆;19、轴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循环式炉窑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1,所述处理塔1内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2以及第三挡板11,所述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2以及第三挡板11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圆孔14,所述第三挡板11顶部固定设置有鲍尔环填料层10,所述处理塔1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板16,所述横板16底部连接有转动杆18,所述转动杆18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扇叶5,所述处理塔1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端部以及转动杆18外部均固定设置有齿轮17,两个所述齿轮17相互啮合,所述处理塔1底部靠近电机7的一端设置有缓冲罐8,所述缓冲罐8远离处理塔1的一端连接有输气管9,所述处理塔1远离电机7的一端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与处理塔1之间连接有吸液管2以及输液管4,所述输液管4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雾化球1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处理塔1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部固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吸液管2延伸至出水管内,便于排液。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罐8与处理塔1之间连接有进气管,所述处理塔1顶部固定设置有排气管,实现进气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式炉窑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塔(1)内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2)以及第三挡板(11),所述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2)以及第三挡板(11)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圆孔(14),所述第三挡板(11)顶部固定设置有鲍尔环填料层(10),所述处理塔(1)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板(16),所述横板(16)底部连接有转动杆(18),所述转动杆(18)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扇叶(5),所述处理塔(1)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端部以及转动杆(18)外部均固定设置有齿轮(17),两个所述齿轮(17)相互啮合,所述处理塔(1)底部靠近电机(7)的一端设置有缓冲罐(8),所述缓冲罐(8)远离处理塔(1)的一端连接有输气管(9),所述处理塔(1)远离电机(7)的一端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与处理塔(1)之间连接有吸液管(2)以及输液管(4),所述输液管(4)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雾化球(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式炉窑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塔(1)内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2)以及第三挡板(11),所述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2)以及第三挡板(11)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圆孔(14),所述第三挡板(11)顶部固定设置有鲍尔环填料层(10),所述处理塔(1)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横板(16),所述横板(16)底部连接有转动杆(18),所述转动杆(18)底部固定设置有两个扇叶(5),所述处理塔(1)一端固定设置有电机(7),所述电机(7)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端部以及转动杆(18)外部均固定设置有齿轮(17),两个所述齿轮(17)相互啮合,所述处理塔(1)底部靠近电机(7)的一端设置有缓冲罐(8),所述缓冲罐(8)远离处理塔(1)的一端连接有输气管(9),所述处理塔(1)远离电机(7)的一端设置有水泵(3),所述水泵(3)与处理塔(1)之间连接有吸液管(2)以及输液管(4),所述输液管(4)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雾化球(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式炉窑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塔(1)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部固定设置有电磁阀,所述吸液管(2)延伸至出水管内。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西建苏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越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