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对地卫星在无陀螺条件下的轮控姿态恢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飞行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对地卫星在无陀螺条件下的轮控姿态恢复方法。
技术介绍
卫星主要通过推力器与飞轮作为执行机构进行姿态控制,推力器用于姿态建立初期大量、粗精度控制,飞轮用于长期稳态控制,具有控制精度高、不消耗燃料工质等优点。当卫星在轨由于某种故障导致姿态失稳时,需要及时对姿态进行恢复,若采用推力器进行姿态恢复需要消耗额外工质,且在故障情况下有使星体产生大角速度的风险,因此使用飞轮进行姿态恢复是一种既安全又实用的方法。在卫星发生姿态失稳情况时,会造成帆板不对日,导致整星能源下降,因此如何用尽量少的系统配置快速恢复帆板对日姿态是首要工作,现有的姿态恢复方式有利用磁控方法进行姿态稳定,该种方式虽然功耗小但耗时长;也有利用飞轮进行姿态恢复,但使用陀螺、星敏等姿态测量机构,这种方法系统配置较多,且不适用于敏感器发生故障的情况;另外,当前的控制方法对于存在大惯量差的卫星有一定局限,尤其是对日定向后进行俯仰轴对地时,由于主惯量差较大引起的重力梯度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对地卫星在无陀螺条件下的轮控姿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n(1)在卫星姿态失稳情况下,首先对所有接入系统飞轮进行回零操作,消除由于飞轮角动量交换带来的角速度变化;/n(2)根据星体表面装的0-1式太阳敏感器进行捕获太阳,使太阳出现在帆板对应面;假设帆板在星体-Y面,当太阳出现在-Y方向模拟式太阳敏感器的视场后,利用模拟式太阳敏感器的输出分别对滚动轴与偏航轴进行控制,以完成对日定向;/n在启动俯仰轴控制时,利用轨道信息计算太阳矢量与磁场矢量在轨道系分量,利用磁强计与太阳信号测量其在本体系分量,利用双矢量定姿算法可以计算得到卫星俯仰姿态角,对俯仰姿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对地卫星在无陀螺条件下的轮控姿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在卫星姿态失稳情况下,首先对所有接入系统飞轮进行回零操作,消除由于飞轮角动量交换带来的角速度变化;
(2)根据星体表面装的0-1式太阳敏感器进行捕获太阳,使太阳出现在帆板对应面;假设帆板在星体-Y面,当太阳出现在-Y方向模拟式太阳敏感器的视场后,利用模拟式太阳敏感器的输出分别对滚动轴与偏航轴进行控制,以完成对日定向;
在启动俯仰轴控制时,利用轨道信息计算太阳矢量与磁场矢量在轨道系分量,利用磁强计与太阳信号测量其在本体系分量,利用双矢量定姿算法可以计算得到卫星俯仰姿态角,对俯仰姿态角进行差分得到俯仰姿态角速度;
(3)根据俯仰角估值θ,对俯仰轴进行分段控制,角动量指令计算如下:
其中,θ1为分段阈值,Kpy和Kdy分别为俯仰轴比例、微分控制系数,为俯仰角速度估值,Hy(kT)为俯仰轴角动量控制指令,Hymax为根据飞轮能力设置的角动量指令上限,若由非对地定向模式进入对地定向模式,对累加值进行清零;
(4)若进入地影区前处于太阳捕获阶段,则对飞轮角动量指令进行回零,待进入光照区重新进行太阳捕获;若当前处于对日定向阶段,则将飞轮角动量指令保持,待进入光照区若-Y向有太阳信号则继续对日定向,若无太阳信号则重新进行太阳捕获;若当前处于对地定向阶段,则将滚动与偏航向飞轮角动量指令保持,俯仰向继续进行控制,待进入阳照区若-Y向有太阳信号则继续对地定向,若-Y向无太阳则将俯仰方向角动量指令回零重新进行太阳捕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对地卫星在无陀螺条件下的轮控姿态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滚动轴控制如下:
当时,进行开环控制,控制指令角动量如下计算:
Hx(kT)=-hbuhuo
当时,进行开环控制,控制指令角动量如下计算:
Hx(kT)=hbuhuo
当连续一段时间tx满足时,进入滚动闭环控制,控制指令角动量如下计算:
其中T为控制周期,hbuhuo为设定的用于进行太阳捕获的飞轮角动量目标值;Hx(k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桦,杜耀珂,王文妍,朱郁斐,何煜斌,完备,崔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