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17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6
一种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上罩和底座形成了一个密闭的舱室,通过深入圆孔内的带有密封手套的手,在该密闭的舱室内完成滤芯的拆装,避免了滤芯上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逃逸,避免了更换滤芯的医护人员感染病毒。底座设有凸板和三角板,三角板与底座之间形成液体密封池,三角板的坡面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在30‑75度之间,上罩的四个侧面的底部呈斜坡状,坡度与三角板的坡面坡度相等,不仅解决了上罩与底座之间的密封,更是解决了上罩难以对其安装在底座上的难题。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设有紫外线灯,紫外线具有杀毒灭菌的功能,进一步防止病毒逃逸和细菌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滤器滤芯更换操作台,具体涉及一种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更换滤芯操作台。
技术介绍
某些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如冠状病毒等会以飞沫、气溶胶的形式传播,对于感染上这些病毒的患者的救治,一般采用隔离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安置在密闭的传染病隔离病房内,隔离病房的通风采用空气过滤器过滤的方式,进行新鲜空气的置换。进入传染病隔离病房内的医护人员,尤其是在做有暴露的高风险操作时,如行气管切开术、气管插管等,容易喷溅产生气溶胶,要身穿防护服、带呼吸器全面罩及呼吸器全面罩专用送风机。呼吸器全面罩送风机通过呼吸管连接到呼吸器全面罩,为医护人员提供氧气,呼吸器全面罩送风机内安装有滤芯,通过滤芯对空气进行过滤净化,过滤掉病毒。医护人员出舱后需要脱掉防护服和防护面罩,更换送风机内的滤芯。对于隔离病房空气过滤器,一般由专业的环境净化企业进行定期更换。但对于呼吸器全面罩送风机则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更换。医护人员在更换呼吸器全面罩送风机滤芯时,因为滤芯上吸附着带有传染性的病毒,医护人员受病毒感染的风险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结合临床经验提出一种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包括上罩和底座,上罩扣在底座上;所述上罩由四个侧面及一个上面围成,在侧面上开有2个圆孔。所述上罩至少一个面由透明材料制成。优选的四个侧面和上面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如玻璃,塑料等。圆孔开在分别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或2个圆孔开在同一个侧面上,或上面上,圆孔的位置便于双手操作。进一步的,所述侧面上设有凸管,凸管内有中空的通道,凸管的一端与侧壁密封固定连接,中空的通道与所述圆孔相对应,中空的通道的直径与圆孔的直径相等且两者相通;还包括与凸管、圆孔相配套的长袖手套以及用于将长袖手套固定密封在凸管上的密封扎带,所述长袖手套由塑料或硅胶材料制成,长袖手套的数量和圆孔的数量相等。所述长袖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长袖部,长袖部与手套本体为一体结构,长袖部为中空的圆筒,圆筒的直径大于凸管内通道的直径,所述长袖部外翻套在凸管上,用密封扎带将长袖部束缚密封在凸管的外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凸管的外壁上开有圆环槽,用密封扎带在圆环槽处将长袖部束缚密封在凸管的外壁上;所述长袖手套还包括外翻部,所述外翻部呈喇叭状,与长袖部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四条边的边部设有凸板和三角板,凸板、三角板分别与底座密封固定连接,凸板、三角板与底座之间形成液体密封池,三角板的坡面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在30-75度之间;所述上罩的四个侧面的底部呈斜坡状,坡度与三角板的坡面坡度相等;所述上罩的四个侧面插入液体密封池,在液体密封池内注入液体实现底座与上罩的密封。进一步的,还包括瓶装消毒液、滤芯密封收集盒,消毒液、滤芯密封收集盒放置在底座上,滤芯密封收集盒包括密封盒本体和盒盖。进一步的,还包括紫外线杀毒装置,所述紫外线杀毒装置包括紫外线灯、供电系统、电缆及开关,所述紫外线灯、供电系统、电缆及开关分别固定安装在上罩的内部,紫外线灯通过电缆、开关与供电系统电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一方面,上罩和底座形成了一个密闭的舱室,通过深入圆孔内的带有密封手套的手,在该密闭的舱室内完成滤芯的拆装,避免了滤芯上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逃逸,避免了更换滤芯的医护人员感染病毒。另一方面,底座设有凸板和三角板,三角板与底座之间形成液体密封池,三角板的坡面与底板之间的夹角在30-75度之间,上罩的四个侧面的底部呈斜坡状,坡度与三角板的坡面坡度相等,不仅解决了上罩与底座之间的密封,更是解决了上罩难以对其安装在底座上的难题。此外,本技术还设有紫外线灯,紫外线具有杀毒灭菌的功能,进一步防止病毒逃逸和细菌扩散。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有图管的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结构示意图;图3为手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带液体密封池的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结构示意图;图5为底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底座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包括上罩1和底座2,上罩1扣在底座2上;所述上罩1由四个侧面及一个上面围成,在侧面上开有2个圆孔3。所述上罩至少一个面由透明材料制成。优选的四个侧面和上面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如玻璃,塑料等。圆孔开在分别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或2个圆孔开在同一个侧面上,或上面上,圆孔的位置便于双手操作。还包括瓶装消毒液4、滤芯密封收集盒5,消毒液4、滤芯密封收集盒5放置在底座2上,滤芯密封收集盒包括密封盒本体和盒盖5-2。在更换呼吸器全面罩专用送风机滤芯或滤棉时,第一步,将送风机置于底座上,进一步的将瓶装消毒液、滤芯收集盒也一并置于底座上。第二步,将上罩罩在底座上,形成一个密闭的舱室。第三步,医护人员将手,较佳的带着医用手套,通过上罩侧壁上的圆孔伸入罩内,在舱室内拆开送风机,取出滤芯或滤棉,将滤芯或滤面丢入滤芯收集盒内。第四步,将消毒液倒入滤芯收集盒,将盒盖5-2盖在密封盒本体上密封。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包括塑料袋,将瓶装消毒液、滤芯收集盒、塑料袋一并置于底座上,塑料袋铺在滤芯收集盒内,取出滤芯后置入滤芯收集盒,再将消毒液倒入滤芯收集盒,实际上是倒入塑料袋内,最后将塑料袋收口扎进。本实施例产品上罩和底座形成了一个密闭的舱室,通过深入圆孔内的带有密封手套的手,在该密闭的舱室内完成滤芯的拆装,避免了滤芯上的病毒以气溶胶的形式逃逸,降低了更换滤芯的医护人员感染病毒的机率。但存在一些缺点,圆孔处依然暴漏,气溶胶有可能从圆孔处逃逸,此外底座与上罩的接缝处,如果密封不严,也很容易造成病毒气溶胶逃逸。实施例2:如图1、2、3所示,一种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包括上罩1和底座2,上罩1扣在底座2上;所述上罩1由四个侧面及一个上面围成,在侧面上开有2个圆孔3。所述上罩至少一个面由透明材料制成。优选的四个侧面和上面均由透明材料制成,如玻璃,塑料等。还包括瓶装消毒液4、滤芯密封收集盒5,消毒液4、滤芯密封收集盒5放置在底座2上,滤芯密封收集盒包括密封盒本体和盒盖5-2。进一步的,所述侧面上设有凸管6,凸管6内有中空的通道,凸管6的一端与侧壁密封固定连接,中空的通道与所述圆孔3相对应,中空的通道的直径与圆孔的直径相等且两者相通。当然,中空的通道也可以呈圆台状,这样可以更方便的将手伸入孔内。还包括与凸管6、圆孔3相配套的长袖手套7以及用于将长袖7手套固定密封在凸管6上的密封扎带8,所述长袖手套7由塑料或硅胶材料制成,长袖手套7密封。所述长袖手套7包括手套本体7-1和长袖部7-2,长袖部7-2与手套本体7-1为一体结构,长袖部7-2为中空的圆筒,圆筒的直径大于凸管6内通道的直径,所述长袖部7-2外翻套在凸管6上,用密封扎8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罩和底座,上罩扣在底座上;所述上罩由四个侧面及一个上面围成,在侧面上开有2个圆孔;所述上罩至少一个面由透明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罩和底座,上罩扣在底座上;所述上罩由四个侧面及一个上面围成,在侧面上开有2个圆孔;所述上罩至少一个面由透明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上设有凸管,凸管内有中空的通道,凸管的一端与侧壁密封固定连接,中空的通道与所述圆孔相对应,中空的通道的直径与圆孔的直径相等且两者相通;
还包括与凸管、圆孔相配套的长袖手套以及用于将长袖手套固定密封在凸管上的密封扎带,所述长袖手套由塑料或硅胶材料制成,
所述长袖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长袖部,长袖部与手套本体为一体结构,长袖部为中空的圆筒,圆筒的直径大于凸管内通道的直径,所述长袖部外翻套在凸管上,用密封扎带将长袖部束缚密封在凸管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杜绝带有病毒的气溶胶逃逸的安全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管的外壁上开有圆环槽,用密封扎带在圆环槽处将长袖部束缚密封在凸管的外壁上;所述长袖手套还包括外翻部,所述外翻部呈喇叭状,与长袖部密封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艳金柯孔婉茹石丽萍褚敏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