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书文专利>正文

一种自适应吸收惯性力的非牛顿流体斥力回位多人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113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吸收惯性力的非牛顿流体斥力回位多人把手,包括把手外架,所述把手外架顶部安装有吸收回位机构,所述把手外架中部靠下的位置安装有转动机构,所述把手外架通过转动机构转动连接有可调把手,所述可调把手内部开设有多人握持槽,所述把手外架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架,所述连接机架顶部在吸收回位机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交配件技术领域。该自适应吸收惯性力的非牛顿流体斥力回位多人把手,吸收回位机构采用的多组缓冲结构配合吸收,可以适应多个方向的惯性力,对多个方向的惯性力均可以吸收,更加适应公交车行驶时不确定的方向的惯性力场景,更大的扶手范围配合防滑垫,握持手感更好,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吸收惯性力的非牛顿流体斥力回位多人把手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配件
,具体为一种自适应吸收惯性力的非牛顿流体斥力回位多人把手。
技术介绍
挂环扶手是公交车常用的帮助乘客保持平衡的辅助装置,现有的挂环扶手主要包括连接绳索和把手,公交车扶手都是直接通过连接带将把手连接到公交车横杆上,当公交车在移动时,乘坐人员会在车体移动的时候有一个惯性力导致乘坐人员站立不稳,需要扶手保持平衡,人在往不同方向移动时候都会拉动扶手;例如在专利号为200820191351.5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可升降公交扶,包括有上扶手杆、下扶手杆和扶手柄,上扶手杆通过其上的内螺纹与下扶手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合,下扶手杆与扶手柄固定连接,上扶手杆内顶部通过拉绳与下扶手杆顶部相连,拉绳的长度小于上扶手杆内螺纹的高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不同身高的乘客使用,但其为固定扶手,容易对乘客造成伤害。又例如在专利号为CN201811261197.9的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可多种形式切换的公交车用双人扶手,可以公交车上两个人使用,方便使用,也更为美观,并且可以多种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吸收惯性力的非牛顿流体斥力回位多人把手,包括把手外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外架(1)顶部安装有吸收回位机构(2),所述把手外架(1)中部靠下的位置安装有转动机构(3),所述把手外架(1)通过转动机构(3)转动连接有可调把手(4),所述可调把手(4)内部开设有多人握持槽(5),所述把手外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架(6),所述连接机架(6)顶部在吸收回位机构(2)下方,所述吸收回位机构(2)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下套(7),所述固定杆下套(7)顶部设置有固定杆上套(8),所述固定杆下套(7)与固定杆上套(8)外边侧设置有对接板,所述固定杆下套(7)与固定杆上套(8)的对接板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吸收惯性力的非牛顿流体斥力回位多人把手,包括把手外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外架(1)顶部安装有吸收回位机构(2),所述把手外架(1)中部靠下的位置安装有转动机构(3),所述把手外架(1)通过转动机构(3)转动连接有可调把手(4),所述可调把手(4)内部开设有多人握持槽(5),所述把手外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机架(6),所述连接机架(6)顶部在吸收回位机构(2)下方,所述吸收回位机构(2)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下套(7),所述固定杆下套(7)顶部设置有固定杆上套(8),所述固定杆下套(7)与固定杆上套(8)外边侧设置有对接板,所述固定杆下套(7)与固定杆上套(8)的对接板之间通过连接栓(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吸收惯性力的非牛顿流体斥力回位多人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回位机构(2)包括机构架(21),所述机构架(1)两侧设置有边侧架(22),所述机构架(21)中部开设有内槽,所述机构架(21)的内槽内部滑动连接有内部活动架(23),所述内部活动架(23)内侧与机构架(2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阻尼缓冲弹簧(24),所述内部活动架(23)顶部与机构架(1)的内槽顶部之间设置有非牛顿流体填充块(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适应吸收惯性力的非牛顿流体斥力回位多人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边侧架(22)内部开设有边侧槽,所述边侧架(22)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书文
申请(专利权)人:胡书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