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凯专利>正文

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102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包括肘臂套,顶支杆,侧支杆,杠杆,指套,掌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肘臂套顶部设有顶支杆,侧部设有侧支杆,侧支杆与顶支杆呈90°分布;所述顶支杆上铰接有杠杆,杠杆的后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掌托,杠杆的前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指套;所述侧支杆通过拉绳与指套连接;该锻炼器通过灵活的设计使其更加能够符合人体工学,极大的增强了锻炼的灵活性、舒适性;此外,对于力度的把握,患者可以瞬间完成调节,非常的方便,进可能的减少康复过程中繁琐的操作和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
技术介绍
桡神经(radialnerve),是由第5~8对颈神经和第1对胸神经的前支进入后束发出而形成。损伤后的主要运动障碍是前臂伸肌瘫痪,表现为抬前臂时呈"垂腕"状态,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臂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挠神经肘上水平损伤患者伸掌指关节、伸腕关节无力,长时间受屈肌腱牵拉垂指垂腕得不到及时功能锻炼会造成腕关节和手部关节粘连,即使后期进行神经功能恢复或功能重建手术,也因为腕关节和指间关节粘连其治疗效果不佳。对于手功能的锻炼,传统的支具使用灵活性、舒适性、科学性不能更好的符合人体工学要求,特别是未重视伸腕功能锻炼,导致腕关节在伸到中立位时被支具自身限制而不能有限背伸;传统的支具锻炼时较为僵硬,能够完成的锻炼动作有限且舒适感较差,这对于手功能存在障碍的人说,不仅难度较大而且难以坚持,过程较为痛苦。其次,由于患者群体年龄、岁数、患病轻重程度不一等因素,导致对于手功能锻炼器的锻炼力度要求不同,而且随着康复训练的程度、时间不同,对于锻炼力度的需求也在改变,想要保持最佳锻炼需求,需要患者不断的调整,而大多数患者由于操作繁琐而不愿去频繁的调整,导致康复锻炼效果差,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该锻炼器通过灵活的设计使其更加能够符合人体工学,极大的增强了锻炼的灵活性、舒适性;此外,对于力度的把握,患者可以瞬间完成调节,非常的方便,进可能的减少康复过程中繁琐的操作和痛苦。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包括肘臂套,顶支杆,侧支杆,杠杆,指套,掌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肘臂套顶部设有顶支杆,侧部设有侧支杆,侧支杆与顶支杆呈90°分布;所述顶支杆上铰接有杠杆,杠杆的后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掌托,杠杆的前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指套;所述侧支杆通过拉绳与指套连接。优选地,所述肘臂套为塑料,低温热塑板、橡胶等任意具有一定强度的材质制成,在肘臂套上均匀的设有散热孔,肘臂可以通过魔术贴捆带将其固定在小臂上,肘臂套沿轴向为开放式结构。进一步,所述肘臂套与小臂接触面设有垫层,垫层为纱布、海绵层、棉布等任意柔和布料。优选地,顶支杆上设有至少一组卡槽。优选地,所述杠杆上设有拱起点,拱起点卡合在卡槽内,避免支杆沿卡槽内滑动。优选地,所述杠杆的后端横向的设有横梁,横梁两端通过拉绳分别与掌托两端连接。优选地,所述拉绳为弹力绳和非弹力绳两种。进一步,所述弹力绳包括乳胶管、拉簧、弹力带等。优选地,所述指套设有五个,杠杆前端连接有四个,侧支杆上连接有一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本申请中的屈指力量与伸腕力量可以自由转换,伸指力量与屈腕力量进行自由转换。转换量的多少依据患者自身需要受患者自身随意和瞬间调控。在屈伸手指手腕的力量问题上一般不需要在功能锻炼器上对支具做调节,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符合人体工学,正常人体自然放松状态屈指时伴随着伸腕动作出现,对于桡神经肘上水平损伤患者本支具屈指时自然加强伸腕力量,促进和加强伸腕动作完成;其次是正常人体自然放松状态屈腕时伴随伸指动作出现,对于桡神经肘上水平损伤患者本支具自然加强伸指力量,促进和加强伸指动作完成。本申请舒适性强,本支具不限制手腕屈伸互动,相反能够促进腕关节功能锻炼,更有效促进腕关节恢复,经临床患者使用,恢复过程舒适,周期短,增加佩戴舒适性和实用性。本支具背伸力量分别分担给手指及手腕(传统支具仅将背伸总力量施加到手指,再由手指将部分力量传递到手腕,使手腕完成背伸动作。这会造成手指关节伸直力量太强而引起手指不适),增加患者手指手腕活动的灵活性及可操控性、舒适性。神经支配各关节活动,某一关节功能锻炼反刺激对应神经恢复,该支具对于手指与手腕屈伸活动分别细化,既可同伸也可同屈、既可单屈也可单伸,由于其中力量的自由转换更有利于促进其所支配神经恢复。本支具屈伸总力量受顶支杆上的杠杆支点调控,患者可以自由调节支点高度来实现手腕部屈伸总力量,可调节性快而实用,拖动支点即可,减少传动旋钮式调节繁琐的环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杠杆结构示意图。图中,肘臂套1,顶支杆2,卡槽2-1,侧支杆3,杠杆4,拱起点4-1,指套5,掌托6,拉绳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考图1-2,本申请设计了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主要包括肘臂套1,顶支杆2,侧支杆3,杠杆4,指套5,掌托6;其特征在于:肘臂套1顶部设有顶支杆2,顶支杆2既可以镶嵌固定在肘臂套1内,也可以通过铆钉固定在肘臂套1上,还可以在肘臂套1上加装滑轨,将顶支杆可滑动的安装在滑轨内,使在肘臂套1上可以前后滑动;本申请中附图所指示的通过铆钉固定;在肘臂套1的侧部固定有侧支杆3,顶支杆2与侧支杆3夹角为90°,侧支杆3即可设置在右侧,也可以设置在左侧,两侧分别适配左右手;穿戴时,肘臂套1套在小臂上,然后利用魔术贴与小臂捆绑固定。其中,在顶支杆2上铰接有杠杆4,使得杠杆4能够围绕铰接点进行转动;杠杆4的后端通过拉绳7连接有掌托6,杠杆4的前端通过拉绳7连接有指套5;穿戴时,掌托6位于手掌的掌心面,指套5分别套在手指上;为更加的方便穿戴和与患者小臂更好的贴合,肘臂套沿轴向为开放式结构。其中,侧支杆3通过拉绳7与指套5连接,穿戴时该处指套5套在大拇指上。在本申请中,肘臂套1为塑料,低温热塑板、橡胶等任意具有一定强度的材质制成,目的是为能够稳定固定在小臂上;考虑到夏天天气炎热,在肘臂套1上均匀的设有散热孔,用以加强夏季散热,尽量增强患者穿戴的舒适性。考虑到塑料或者低温热塑板等材料比较僵硬,捆绑在皮肤上可能造成皮肤不适,在肘臂套1与小臂接触面设有垫层,垫层为纱布、海绵层、棉布等任意柔和布料,垫层皆可以固定在肘臂套1的内壁,也可以独立存在,在穿戴肘臂套1之前可以先在胳膊上裹一层海绵层,当然还可以直接隔着衣服进行穿戴。在本申请中,顶支杆2上设有至少一组卡槽2-1(本申请中图示设置有三组)作为杠杆4的支点;同时考虑到杠杆4安装在卡槽2-1内时可能沿卡槽2-1内滑动,因此在所述杠杆4上设有拱起点4-1,拱起点4-1卡合在卡槽2-1内,该方式便能够避免杠杆4的滑动问题。在本申请中,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包括肘臂套,顶支杆,侧支杆,杠杆,指套,掌托;其特征在于:/n所述肘臂套顶部设有顶支杆,侧部设有侧支杆,侧支杆与顶支杆呈90°分布;/n所述顶支杆上铰接有杠杆,杠杆的后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掌托,杠杆的前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指套;/n所述侧支杆通过拉绳与指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包括肘臂套,顶支杆,侧支杆,杠杆,指套,掌托;其特征在于:
所述肘臂套顶部设有顶支杆,侧部设有侧支杆,侧支杆与顶支杆呈90°分布;
所述顶支杆上铰接有杠杆,杠杆的后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掌托,杠杆的前端通过拉绳连接有指套;
所述侧支杆通过拉绳与指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肘臂套为塑料,低温热塑板、橡胶材质制成,在肘臂套上均匀的设有散热孔,肘臂通过魔术贴捆带将其固定在小臂上,肘臂套沿轴向为开放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肘臂套与小臂接触面设有垫层,垫层为纱布、海绵层、棉布等任意柔和布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神经损伤手功能锻炼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凯
申请(专利权)人:周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