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以污染气体排放量少、高能效、低噪声、低运行成本的显著优点,正逐步取代普通的燃油汽车。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中,电动汽车以“零排放”等优点成为汽车市场的新兴宠儿。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企业的广泛参与下,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迅猛,相应的配套充电设施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但现有的充电设施大多使用功能比较单一,结构简单,电缆不能收卷,不仅影响使用寿命以及美观,严重的还会造成危险发生,同时设在高处的充电设备不易维护和检修,充电使用中没有安全保护设施,给用户带来了充电不便的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桩,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主机身,所述主机身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收纳室,所述收纳室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控电机箱,所述收纳室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控电机箱固定连接的导滑块,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主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身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收纳室,所述收纳室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控电机箱,所述收纳室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控电机箱固定连接的导滑块,所述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螺杆,所述收纳室的上侧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内设有底部与所述升降螺杆顶部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一带轮,所述主机身的底部端面内还设有开口向下的收线槽,所述收线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收线轮,所述第一内腔的上侧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左侧设有第三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设有第一控制机构,所述第三内腔内设有第二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主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身内设有开口向下的收纳室,所述收纳室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控电机箱,所述收纳室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控电机箱固定连接的导滑块,所述导滑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升降螺杆,所述收纳室的上侧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内设有底部与所述升降螺杆顶部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一带轮,所述主机身的底部端面内还设有开口向下的收线槽,所述收线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收线轮,所述第一内腔的上侧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左侧设有第三内腔,所述第二内腔内设有第一控制机构,所述第三内腔内设有第二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机构用以控制所述收线轮收线工作,所述主机身的左侧端面内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设有插接有充电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一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轮上设有电缆,所述电缆远离所述收线轮一侧与所述充电枪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腔右侧壁内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三内腔之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左侧段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三内腔内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内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花键配合连接的第一卡齿盘,所述第一卡齿盘的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右侧端面上固设有与所述第一卡齿盘配合连接的卡槽环形块,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卡齿盘之间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带轮的后侧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设有第三带轮,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内腔的右侧还设有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转轴右侧端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三内腔的底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顶部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底部末端与右侧的所述第一带轮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卡齿盘内设有截面为T型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