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电液复合式车姿调节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088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置电液复合式车姿调节单元,它主要由主体执行机构、附加油室、驱动传动机构组成。其中驱动传动机构控制主体执行机构实现车姿调整的同时,附加油室内的油液保证主体执行机构内腔充满油液,当车姿调节完成时主体执行机构内腔封闭,且由于主体执行机构内滚珠丝杠进给方式没有自锁特性,车姿调节单元所受力均由主体执行机构内腔油液承担。由于各调节单元独立布置于悬挂系统中相应弹性减震元件上端,通过改变单元自身长度实现车姿调节功能,解决了传统车姿调节系统结构复杂、车内占用空间大、可维修性差及可靠性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电液复合式车姿调节单元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外置电液复合式车姿调节单元。
技术介绍
针对装甲车辆复杂的工作环境及空满载变化较大等因素考虑,为提高其地形适应能力,通常需要附加一套液压车姿调节系统。传统装甲车辆的液压车姿调节系统将液压源、驱动系统、阀块及管路置于车体内部,通过调节与其相连悬挂系统中油气弹簧的油液实现车姿调节。这种方式虽然具备响应速度快、调节精度高等优点,但存在结构复杂、车内占用空间大、可维修性差及可靠性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置电液复合式车姿调节单元,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传统车姿调节系统结构复杂、车内占用空间大、可维修性差及可靠性低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置电液复合式车姿调节单元,包括一个主体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主体执行机构一侧装有一个附加油室,另一侧布置有驱动传动机构;其中:主体执行机构包括滚珠丝杠、滚珠、螺母活塞、缸筒,滚珠丝杠上端外端齿穿过缸筒顶部与驱动传动机构输出端内齿啮合,滚珠丝杠下端与螺母活塞上端通过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电液复合式车姿调节单元,包括一个主体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主体执行机构一侧装有一个附加油室,另一侧布置有驱动传动机构;其中:主体执行机构包括滚珠丝杠、滚珠、螺母活塞、缸筒,滚珠丝杠上端外端齿穿过缸筒顶部与驱动传动机构输出端内齿啮合,滚珠丝杠下端与螺母活塞上端通过滚珠配合在一起,螺母活塞上端面开有过油孔,螺母活塞上端与缸筒内壁密封配合在一起,下端与弹性减震元件上端固联;缸筒上端与驱动传动机构固定在一起,缸筒一侧设有过油孔,用于与一个常闭式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的一端固联、电磁换向阀另一端固联有附加油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电液复合式车姿调节单元,包括一个主体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主体执行机构一侧装有一个附加油室,另一侧布置有驱动传动机构;其中:主体执行机构包括滚珠丝杠、滚珠、螺母活塞、缸筒,滚珠丝杠上端外端齿穿过缸筒顶部与驱动传动机构输出端内齿啮合,滚珠丝杠下端与螺母活塞上端通过滚珠配合在一起,螺母活塞上端面开有过油孔,螺母活塞上端与缸筒内壁密封配合在一起,下端与弹性减震元件上端固联;缸筒上端与驱动传动机构固定在一起,缸筒一侧设有过油孔,用于与一个常闭式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的一端固联、电磁换向阀另一端固联有附加油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电液复合式车姿调节单元,其特征在于,滚珠丝杠上端侧面凹槽布置有密封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电液复合式车姿调节单元,其特征在于,螺母活塞上端外侧通过密封件及导向带与缸筒内壁配合在一起,下端通过止口处外螺纹与弹性减震元件上端固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电液复合式车姿调节单元,其特征在于,缸筒上端止口与驱动传动机构输出端下端面配合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置电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徐震宇王利涛吴娟朱振雷孙玉龙张君康艳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