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导引导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导引导管。
技术介绍
神经介入术是指使用一些微导管、微导丝、支架、微弹簧圈等特制材料通过全身相通的血管到达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由于神经介入的特殊性,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较为准确的测量或判断目标血管的直径和长度。目前临床上多是采用机器自带标准测量或体表放置金属球矫正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用到的一些耗材存在多种的规格,特别是长度上的区别,在造影过程中由于显示仪器存在放大效果、不同厂家的设备显示效果不同,而体表又存在投影误差,因此给操作者造成困惑,无法准确精确判断病变位置神经血管的长度,而且操作较为麻烦,耗时较长,不同方法间差距较大,有时只能依靠术者的经验判断,造成手术失败或手术时间延长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随着介入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类诊疗导管特别是导引导管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体介入诊疗手术中。一般而言,因为人体解剖结构的差异,医生往往需要借助各种不同形状、结构、尺寸的介入诊疗导管来建立患者体内病变部位与体外的通道。然而,在临床使用时,即便开发出各种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导引导管,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手柄(3)和弯折部(1)的主体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和主体部(2)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层(11)、加强层(12)、拉线腔(13)和外层(14),所述内层(11)内部为介入腔,所述拉线腔(13)内部设置有拉线(8),拉线(8)的顶端连接有拉手(9),所述手柄(3)上端侧面设置有若干卡槽(10),所述拉手(9)与卡槽(10)相互卡合,所述手柄(3)内部设置有中空管道,所述中空管道中设置有导管接头(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导引导管,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手柄(3)和弯折部(1)的主体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和主体部(2)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层(11)、加强层(12)、拉线腔(13)和外层(14),所述内层(11)内部为介入腔,所述拉线腔(13)内部设置有拉线(8),拉线(8)的顶端连接有拉手(9),所述手柄(3)上端侧面设置有若干卡槽(10),所述拉手(9)与卡槽(10)相互卡合,所述手柄(3)内部设置有中空管道,所述中空管道中设置有导管接头(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上设置有侧孔(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1)中设置有细标记环(6)和粗标记环(7)。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