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专用于硅水凝胶接触镜模具的注塑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04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专用于硅水凝胶接触镜模具的注塑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料粒子混匀后,进行烘干;S2、对注塑系统进行预加热处理;S3、将步骤S1中烘干干燥好的原料添加至经步骤S2预加热处理后的螺筒中,将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将熔融状态下的原料通过热流道喷嘴喷射注入到注塑模具中;S4、原料注入完成后,加热注塑模具,让原料粒子保持在熔融状态;S5、通过排气孔将注塑模具内多余气体排出;S6、通过均匀注射进行保压;S7、将注塑模具冷却12‑15s后,趁热打开动模,即可得到阳模或阴模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注塑工艺能够有效降低最终产品出现气泡、溶接痕、飞边等现象的的几率,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于硅水凝胶接触镜模具的注塑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硅水凝胶接触镜模具的注塑工艺
技术介绍
硅水凝胶镜片制备主要通过设计的高精密度的模芯,通过专用的塑料粒子进行注塑阳模和阴模,再由阳模和阴模进行合模制备做成的。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现有硅水凝胶镜片制作用的阳模和阴模注塑工艺中,由于压力及模具结构的影响,会导致模具中的热熔胶体分散不均匀,而且阳模和阴模内部容易出现气泡、溶接痕、飞边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硅水凝胶接触镜模具的注塑工艺,能够提高制备过程中模具内热熔胶体的分散均匀度,降低出现气泡、溶接痕、飞边等现象的几率,有利于提升制作成型的模具品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专用于硅水凝胶接触镜模具的注塑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料粒子混匀后,吸入烘料机的料筒中进行烘干;S2、对注塑系统中的螺筒、热流道喷嘴以及注塑模具中的定模、动模进行预加热处理;S3、将步骤S1中烘干干燥好的原料添加至经步骤S2预加热处理后的螺筒中,将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将熔融状态下的原料通过预加热处理过的热流道喷嘴喷射注入到预加热处理后的注塑模具中;S4、原料注入完成后,加热注塑模具,让原料粒子保持在熔融状态;>S5、打开注塑模具的排气孔,通过排气孔将注塑模具内多余气体排出后,关闭排气孔;S6、通过均匀注射进行保压;S7、将注塑模具冷却12-15s后,开模,趁热打开动模,取出成型工件,即可得到阳模或阴模成品。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1中的烘料温度设定为100~110℃,烘料时间设定为2~3h。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螺筒第一段预加热至200℃,螺筒第二段预加热至210℃,螺筒第三段预加热至2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热流道喷嘴预加热至2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2中的注塑模具的定模和动模预加热至3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4中注塑模具的加热温度为130-15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S7中开模压力设定为60kg/cm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注塑工艺按照混匀、烘干、预热、加热并注入、排气、保压、冷却及开模步骤所形成,通过对混匀的原料进行烘干,去除原料粒子中的水分,防止水分对后续注塑质量产生影响;通过步骤S5中的排气过程,可以使得熔融原料内部的气体充分跑出来,结合步骤S6的保压,降低最终产品出现气泡、溶接痕、飞边等现象的的几率,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一种专用于硅水凝胶接触镜模具的注塑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料粒子混匀后,吸入烘料机的料筒中进行烘干;S2、对注塑系统中的螺筒、热流道喷嘴以及注塑模具中的定模、动模进行预加热处理;S3、将步骤S1中烘干干燥好的原料添加至经步骤S2预加热处理后的螺筒中,将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将熔融状态下的原料通过预加热处理过的热流道喷嘴喷射注入到预加热处理后的注塑模具中;S4、原料注入完成后,加热注塑模具,让原料粒子保持在熔融状态;S5、打开注塑模具的排气孔,通过排气孔将注塑模具内多余气体排出后,关闭排气孔;S6、通过均匀注射进行保压;S7、将注塑模具冷却12-15s后,开模,趁热打开动模,取出成型工件,即可得到阳模或阴模成品。其中,所述步骤S1中的烘料温度设定为100~110℃,烘料时间设定为2~3h。所述步骤S2中的螺筒第一段预加热至200℃,螺筒第二段预加热至210℃,螺筒第三段预加热至220℃。所述步骤S2中的热流道喷嘴预加热至215℃。所述步骤S2中的注塑模具的定模和动模预加热至30℃。其中,所述步骤S4中注塑模具的加热温度为130-150℃。所述步骤S7中开模压力设定为60kg/cm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专用于硅水凝胶接触镜模具的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将原料粒子混匀后,吸入烘料机的料筒中进行烘干;/nS2、对注塑系统中的螺筒、热流道喷嘴以及注塑模具中的定模、动模进行预加热处理;/nS3、将步骤S1中烘干干燥好的原料添加至经步骤S2预加热处理后的螺筒中,将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将熔融状态下的原料通过预加热处理过的热流道喷嘴喷射注入到预加热处理后的注塑模具中;/nS4、原料注入完成后,加热注塑模具,让原料粒子保持在熔融状态;/nS5、打开注塑模具的排气孔,通过排气孔将注塑模具内多余气体排出后,关闭排气孔;/nS6、通过均匀注射进行保压;/nS7、将注塑模具冷却12-15s后,开模,趁热打开动模,取出成型工件,即可得到阳模或阴模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于硅水凝胶接触镜模具的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原料粒子混匀后,吸入烘料机的料筒中进行烘干;
S2、对注塑系统中的螺筒、热流道喷嘴以及注塑模具中的定模、动模进行预加热处理;
S3、将步骤S1中烘干干燥好的原料添加至经步骤S2预加热处理后的螺筒中,将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将熔融状态下的原料通过预加热处理过的热流道喷嘴喷射注入到预加热处理后的注塑模具中;
S4、原料注入完成后,加热注塑模具,让原料粒子保持在熔融状态;
S5、打开注塑模具的排气孔,通过排气孔将注塑模具内多余气体排出后,关闭排气孔;
S6、通过均匀注射进行保压;
S7、将注塑模具冷却12-15s后,开模,趁热打开动模,取出成型工件,即可得到阳模或阴模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于硅水凝胶接触镜模具的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烘料温度设定为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诺森武汉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